科研产出
激素浓度组合对成熟油梨枝条伸长和生根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了建立抗根腐病成熟油梨砧木的快繁技术体系,通过设置不同浓度(0.1、0.5、1.0、1.5、2.0、2.5、3.0 mg/L)的细胞分裂素(meta-topolin, MT)与不同浓度(0.1、0.5、1.0、1.5 mg/L)的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的组合试验,研究适宜于成熟油梨外植体伸长的培养条件;同时设置不同浓度(0.5、1.0、1.5、2.0、2.5、3.0 mg/L)的吲哚-3-丁酸(indole-3-butyric acid, IBA)的生根培养基,探究最适油梨外植体生根的培养条件。研究发现,伸长试验30 d时(D30)油梨外植体株高增量和茎粗增量的效应量依次是MT浓度×GA3浓度>MT浓度>GA3浓度;对D30叶片增量的效应量依次是MT浓度>MT浓度×GA3浓度>GA3浓度。结果表明,在该研究的测试范围内,最适于伸长的激素浓度组合是MT2 mg/L、GA3(0.5~1.0)mg/L,而在测试的IBA浓度范围内均没有观察到根系的生长。通过显微结构观察发现,MT浓度为1 mg/L处理的油梨外植体茎木质部(木质部厚度为171.6μm)生长优于MT浓度为0.1 mg/L的处理(木质部厚度为95.3μm),这对后期的成功驯化有一定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成熟油梨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借鉴。


木薯MeHsfB3b转录因子与MeFKBP20蛋白互作关系验证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激转录因子 MeHsfB3b 是调控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重要节点,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获得 MeHsfB3b的候选互作蛋白MeFKBP20,该蛋白属于FKBP型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家族.本研究克隆获得MeFKBP20 基因全长为 561 bp,编码 186 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 19.99 kDa,具有FKPB_C结构域.表达模式分析发现:MeFKBP20基因在木薯成熟叶片及根部高表达,在幼叶和叶柄的表达量较低;并能够迅速响应病原菌XpmCHN11 诱导,持续保持较高的表达丰度,推测其参与了木薯响应病原菌侵染的过程.利用酵母双杂交点对点、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明MeHsfB3b蛋白通过在 201~241 aa区域与MeFKBP20 蛋白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解析MeHsfB3b基因调控木薯对细菌性枯萎病的抗病机理.
关键词: 热激转录因子 FKBP型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酵母双杂交 双分子荧光互补


UPLC-MS/MS法测定22种农产品中杀螺胺乙醇胺盐残留
《分析测试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22种农产品中杀螺胺乙醇胺盐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使用1%甲酸乙腈提取,利用弗罗里硅土进行净化,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离子源负电离方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2种农产品基质中杀螺胺乙醇胺盐在0.005~0.10 μg/m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茶叶中的检出限为0.003 mg/kg,定量下限为0.01 mg/kg,在其它基质中的检出限为0.002 mg/kg,定量下限均为0.005 m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7.3%~11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符合残留分析方法要求.该方法简单快速,试剂消耗较小,可满足农产品中杀螺胺乙醇胺盐的检测需求.
关键词: UPLC-MS/MS QuEChERS 杀螺胺乙醇胺盐 残留 农产品


广藿香内生真菌Fusarium falciforme R16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藿香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重要南药,为了探究其内生真菌的代谢属性及其抗菌作用,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法从广藿香植物花组织中分离和鉴定内生真菌,采用硅胶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柱色谱分离方法对广藿香内生真菌Fusarium falciforme R16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和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从内生真菌Fusarium falciforme R16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醇(1)、2-羟乙基-联二苯(2)、4-甲基-5,6-2H-吡喃-2-酮(3)、苯乙酸乙酯(4)、苯甲醚(5)、4-bromostilbene-O-methyl isopropionate (6)、2-甲基-1,4-苯二酚(7)、N-(4-羟苯乙基)-2-苯乙酰胺(8)、乙酸-4-戊烯酯(9)、2-(4-甲氧基苯)-2-丙醇(10)、4-methylideneoxane (11)和2-四氢萘酚(12)。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5,7和1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化合物11和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弱的抑制活性,本研究结果为真菌抗菌活性物质发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广藿香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部门决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究
《中国农业会计 》 2024
摘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部门决算信息化建设也在逐步推进.将决算纳入一体化系统,实现决算编报的全流程自动化,是当前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预算管理一体化会给决算管理带来诸多影响,如何抓住机遇、推进部门决算系统建设,这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本文在分析预算管理一体化对部门决算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推进部门决算信息化管理以及提高决算编审质量和效率的应对措施.


电驱动偏摆式天然橡胶割胶装置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针对当前胶工流失严重、割胶作业难以实现机械化等问题,设计一种电驱动偏摆式割胶装置.以理论分析结合数学建模为基础进行,通过Adams与ANSYS建立传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阐述运动特征规律,来验证模型的构建准确性,分析传动部件在运动情况过程下的应力分布、动态特性及振动机理,为便携式割胶装置的设计以及后期改进提供参照途径.通过运动学分析,刀片摆幅、传动结构受力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分别为4%和3%;在数值模拟中传动结构的最大应力出现在Y型驱动叉与刀座的连接处,XYZ三个方向面的等效应力均小于材料屈服极限,故不会发生失效与出现共振;通过试验分析,偏摆式割胶装置样机相较于传统人工割胶刀,在割胶速度、耗皮厚度以及割胶深度上的平均值相差分别为42.3%、4.3%、0.6%,其中割胶速度差异较为显著.割胶装置的理论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样机加工制造的试验情况基本符合.


7种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理化指标及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怒江州泸水市草果果粉为原料,探究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色差、挥发油含量、含水量、粒径、表面微观结构等理化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草果果粉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7 种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色差值△E为(19.17±0.29)~(25.15±0.17),L*值在(72.50±0.23)~(76.87±0.07)范围内,a*值为(5.17±0.05)~(6.97±0.15),b*值为(12.35±0.43)~(16.91±0.43);挥发油含量为(0.76±0.01)~(1.30±0.26)mL/100 g;含水量为(11.13%±0.12%)~(15.05%±0.23%);粒径方面NL5、NL6 草果果粉粉体颗粒差异最大.7 种不同果型草果果粉中共检测出 31 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 17 种,主要为醛类和醇类物质,包括反-2-癸烯醛、桉叶油醇、柠檬醛、香叶醇、乙酸香叶酯等.其中 NL2 草果果粉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最多,共 28 种,且反-2-癸烯醛相对含量最高,为 22.24%±2.29%,NL5 草果果粉中桉叶油醇的相对含量最高,为 17.52%±2.16%.因此,不同果型草果果粉在色差、挥发油含量、含水量、粒径、表面微观结构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挥发性成分既有共性特征又有差异性.该研究结果可为优质纯天然草果果粉的生产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机器视觉的甘蔗多刀切种装备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甘蔗切种机伤芽率高、切种效率低的难题,设计了一台基于机器视觉的甘蔗多刀切种装备。装备采用传送链横向输送甘蔗,由相机采集整张甘蔗图像并识别茎节位置,根据农艺的要求确定双芽段蔗种切割点位置;上位机通过TCP通信将切割点位置发送给PLC,进而由PLC控制5把切刀横向定位及同步切割。由于装备的核心是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甘蔗茎节进行识别,因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甘蔗茎节实时识别新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装备的茎节识别率为95.3%,切刀平均定位精度为0.07%,可满足优质双芽段蔗种的农艺需求。


椰枣幼苗地上部和根部显微结构观察和植物激素相关差异基因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枣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木本粮食作物之一,其地上部和根部形态显微结构差异明显,然而内在的差异转录机制不清楚。为探明椰枣幼苗地上部和根部差异机制,本研究对椰枣幼苗的地上部和根部进行转录组测序,重点分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水杨酸和茉莉素相关基因。结果表明,地上部和根部形态与显微结构差异明显,叶片具有圆球形的叶肉细胞,茎中有较为密集的细胞核,根的中间为中柱。转录组分析发现,共有7 101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3 042个,下调4 059个。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前5条通路中的第2条途径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合成途径。地上部生长素TIR1,赤霉素GID1、DELLA、TF,水杨酸NPR1、PR-1基因高表达;而根部生长素AUX1、PIN,细胞分裂素AHP、B-ARR、A-ARR、BIN3,水杨酸TGA,茉莉素JAZ,脱落酸PP2C、ABF、SnRK2基因高表达。椰枣幼苗的地上部和根部的植物激素相关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参与调控椰枣幼苗的发育机制不同,为后续外源激素调控椰枣幼苗地上部和根的生长发育提供基础。


农业科研单位全成本核算探析
《中国农业会计 》 2024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农业科研单位已逐渐具备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基础,当前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全面开展全成本核算理论研究,并依据财政部出台的一系列成本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合理、及时地构建起与农业科研相匹配的全成本核算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全成本核算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阐述农业科研单位全成本核算的概念、实施的必要性,并总结出实用的操作指南,最后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观念、方法和信息化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成本管理建设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