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果内核桃举肢蛾低龄幼虫防治研究初报

林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核桃是山区主要经济树种之一,由于核桃举肢蛾(Atrijuglous hetaonei yang)的为害,使核桃大幅度减产、变质,甚致绝收。过去的防治目标集中在果外的各个虫态的防治,防止幼虫蛀入果内,一旦蛀入,多采取摘掉或拾毁虫果,减少了当年的收入,或者是刨树盘树上、树下多次喷药防治成虫,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核桃多分布在山区,刨树盘难;干高冠大的树不易喷药,加上山区缺水,连续喷药不易做到。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1988-1991年,我们作了用高压注射机将久效磷注射到树干内,防治果内低龄幼虫的研究。

关键词: 核桃举肢蛾 高压注射 低龄幼虫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翅蝽和黄斑蝽生物学特性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经1989~1991年研究表明:在冀中南地区,茶翅蝽每年发生1~2代,黄斑蝽为1代。两者均在4月上旬~6月中旬出蛰,在8月下旬~10月下旬开始越冬。越冬代成虫平均寿命,茶翅蝽为301d,黄斑蝽328.5d,茶翅蝽第一代为31.65d。两种蝽象的主要寄主为泡桐、梨、桃、苹果和杨等。在同一时期不同寄主或不同时期同一寄主上的种群数量差别很大。成虫扩散距离,茶翅蝽2km、黄斑蝽3km。同时还研究了蝽象的产卵量、生活史、危害习性和寄生天敌等,针对这些生物学特性,提出了“综合措施、联合行动”的新防治策略,并取得了显著防治效果。

关键词: 茶翅蝽 黄斑蝽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型化学杀雄剂——ES对母本植株性状影响的研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小麦新型化学杀雄剂——ES(专利申请号92103773-2)杀雄后母本植株性状观察表明:(1)ES 是理想的小麦杀雄剂,自造孢时期至减数分裂期间,在每公顷1.5t 溶液剂量下,以6000mL/L 浓度喷施,可诱导95%~100%的雄性不育,天然异交率达80%以上,人工饱合授粉结实率达90%以上;(2)植株受药后,一般株高降低10~15cm,母本穗层恰处在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负氧离子对蚕主要性状的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笔者采用AS系列负氧离子发生器,使蓖麻蚕、家蚕1-5龄幼虫生活在空气含负氧离子浓度>5×10~4N/cm~3的蚕室里,从生态、生理角度进行测试研究,并探讨在养蚕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取得以下结果。 1.负氧离子组蓖麻蚕、家蚕比对照组生长发育速度极显著地加快(P<0.01),幼虫期分别减少43.2h和25.7h。养蚕期的缩短,能节省用工,降低成本。而蚕茧质最经多重比较非但不减且略有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富士苹果幼树根系分布及年生长特性研究

中国果树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作者用壕沟法和随机取样法对红富士苹果幼树根系进行了为期2a(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连年秋后改土施肥条件下,根的数量以20-40 cm土层中最多,其次是0-20 cm,其他土层随土层加深呈递减状态;在未改土施肥状况下,根量由浅到深呈递减状态。在20-40cm土层中,年周期内新根总量出现2次高峰,第1次出现在7-8月间,第2次出现在12-1月间。文内还讨论了改土与施肥技术。

关键词: 苹果 幼树期 根系 分布 年生长特性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士苹果幼树喷施多效唑及其与乙烯利和环剥配合试验

中国果树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富士苹果近几年发展迅速,河北省已有2.7万hm~2(公顷)左右。在冀中南地区,幼树生长旺盛,枝量少,枝类不合理,不易成花结果。因此控制其旺长,增加枝量,改善枝类组成,促进花芽形成是幼树早期丰产的重要问题。已有资料证实,多效唑可以控制苹果树的营养生长,但对应用浓度、时期及花芽形成的作用报道不一;乙烯利有提高金冠等苹果品种枝量的作用;环剥可以促进苹果花芽形成。我们设想三者配合使用有可能解决富士苹果幼树早期丰产的问题。因此我们于1989-1990年对富士苹果幼树进行了本项试验。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石家庄郊区西营果园进行,该园土质沙壤,土层浅,下为纯沙。供试树为长富2品种,海棠砧,行株距5m×3m,1989年树龄为3年生,生长旺盛,未结果,年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桑树茎尖组培快繁效率的关键因素

华北农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桑树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桑树组培快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采用低pH、软琼脂培养基加不沉滤纸托的方法,可较好地解决外植体褐变对分化的不良影响;在培养基中去掉肌醇、提高BA浓度(1.5mg/L)并配以黄化处理,可提高继代增殖率;采用“驯化+选择”的方法以食用蔗糖代替果糖,可大幅度降低培养成本;IAA与IBA配合使用使试管苗生根率达100%;移植前“增光降温”炼苗,结合在全光喷雾苗床上过渡,使移栽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且可大大提高效率.

关键词: 桑树 茎尖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灌水定额对追施尿素肥效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壤质潮土上,以田间小区试验和~(15)N标记尿素示踪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小麦产量、追肥肥效、追肥氮的利用率及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追肥的情况下,高额灌溉较适额节水灌溉增产并不显著。追施尿素之后进行高额灌溉,产量反而比适额灌溉处理有所降低。每次灌水105mm处理,追肥利用率最高,损失率最低。灌水60mm和150mm处理,追肥利用率分别比浇水105mm降低4.74%和0.64%,损失率分别增加4.63%和5.54%。高额灌溉使肥效降低的原因,是由于肥料氮在土体中淋溶过深,有效性降低。在肥料氮的淋溶深度不超过40cm时,其肥效降低不显著。淋溶到40cm以下的肥料氮素,其利用率可降低7.23%~12.36%,其肥效降低13.99%~22.49%。

关键词: 灌水定额 小麦 追肥 ~(15)N尿素 肥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密植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导向

北方果树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栽培的大趋势,我国尚处于落后的位置(表1)。近年来国内苹果密植栽培发展较快,这是因为;(1)密植经济效益高,虽然其初建园时投资较大,但其结果早、产量高且田间管理方便;(2)只要管理得当,矮化密植园的经济寿命并不比稀植园短;(3)通过多年的探索,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矮化密植苹果管理技术,今后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将逐步发展。现将苹果密植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简述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旗叶保卫细胞长度的分布

植物学通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植物叶表皮的气孔是蒸发植物体内水分的主通道,而小麦叶片气孔则是由两个哑铃状的保卫细胞组成,这种保卫细胞的长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为了摸清保卫细胞长度在小麦旗叶上的分布规律,以便进一步研究小麦旗叶的水分生理,1989年我们采用叶片保卫细胞长度观测法,对14个小麦基因型4200个旗叶保卫细胞进行了长度测量,现将测量结果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