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技术在花椰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天津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阐述了组织培养、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对今后生物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波尔山羊胚胎克隆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波尔山羊早期胚胎卵裂球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比较受体卵母细胞来源以及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卵裂球对核移植重构胚的融合率的影响,研究Vero细胞对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检测重构胚发育成为个体的能力。结果表明:以体内成熟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做核移植受体,重组卵的融合率分别为85.7%和88.7%,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来源于8,16,32细胞阶段的卵裂球做核供体,重组卵的融合率分别为91.6%,86%,89.2%,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融合后的重构胚与Vero细胞单层共培养,卵裂率65.5%和桑椹胚率32.7%均高于单纯TCM199培养的53.1%和10.6%(P<0.05);移植18枚融合后的重构胚于2只受体山羊输卵管,结果未获得妊娠;移植经体内培养得到的3枚桑椹胚于受体山羊子宫内,获得妊娠1只,总体的妊娠率为33%(1/3),怀孕的受体羊维持妊娠到期,产下1只母羔,初生重3.45 kg,一周岁时体重达到42.5 kg。通过自然交配产下一对波尔山羊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菜豆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对天津地区保护地菜豆菌核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此菌在多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菌落生长温度为18~23℃。菌丝生长的适宜湿度为90%~100%;在所测试的碳源中,病原菌对乳糖利用最好;在供试的氮源中,对硫酸铵利用最好;菌丝在pH3~10均可生长,生长的最佳pH值为6.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轮回选择改良结球甘蓝中心柱长
《江苏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蓝的中心柱是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由14个杂交品种F1合成了C0群体,以改良中心柱性状同时兼顾单球重为目标,进行两轮轮回选择。结果显示:中心柱长以及中心柱长/球高得到了极显著的降低,分别较基础群体每轮降低0.66 cm(9.23%)和0.05(8.62%),第1轮的选择效果优于第2轮,且单球重没有明显降低。经过两轮选择,群体中目标改良性状遗传基础变窄的趋势并不明显,而优良个体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多。因此在甘蓝育种中采用轮回选择对中心柱长和单球重等性状进行群体改良是经济、有效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村建设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天津科技 》 2007
摘要:1生物质能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概况生物质能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农村的生物质能资源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农作物秸杆、人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几大类,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生物质能可转化为电力、燃气和液体燃料等多种高品位能源,可替代各种常规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是我国开拓新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