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杂草科学 》 2015
摘要:为筛选适合甘薯田高效、安全的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甘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甘薯移栽后土壤处理,50%乙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3%二甲戊灵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甘薯田杂草防除效果均达到80%以上,其中50%乙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理想,并且对甘薯产量无不良影响,适宜在甘薯移栽后土壤处理。甘薯生长期阔叶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480 g/L灭草松水剂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达85%以上,并且对甘薯产量无不良影响;56%2甲4氯钠可溶性粒剂、2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甘薯的安全性较差,生产不宜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果实裂果影响因子及预防措施
《现代农村科技 》 2015
摘要:桃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实表面开裂,即为裂果。裂果不仅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在遇降雨天气,还易腐烂,导致完全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桃产业的发展,以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河北省桃产区果实裂果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桃果实的品质和销售,给果农带来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棉套作模式下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纯氮施用量45、90、135、180、225、270和315 kg/hm2计7个处理,以不施用氮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孕穗期小麦旗叶SPAD、植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植株氮素含量和吸收量、籽料氮素含量和吸收量、小麦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氮处理的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植株干重、植株氮素含量和吸收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小麦籽粒氮素吸收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施氮量22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次之。施氮处理的上述指标值均跃CK,除植株干重外,施氮量180~315 kg/hm2处理的其他指标值差异均不显著,且基本显著跃其他施氮处理。施氮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和生产效率均约CK,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施氮量270和315 kg/hm2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显著约其他施氮处理,氮素生产效率显著约施氮量45~180 kg/hm2处理。综合考虑产量和成本,认为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小麦季的适宜施氮量为180~225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果实发育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桃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对大久保桃果实发育期N、P、K、Ca、Mg 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单果累积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随果实膨大均呈递减趋势,但对应单果中的矿质元素积累量却不断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除K元素以外,N、P、Ca、Mg含量之间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与单果重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但果实内矿质元素积累量与单果重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Ca元素积累量与单果重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其它4种元素与单果重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抗旱高产稳产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一衡6632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衡6632冬小麦新品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双向选择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110036185.8)经多年定向培育而成.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13018,同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13009.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高产稳产 节水抗旱 国家发明专利 定向培育 双向选择 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山县核桃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河北果树 》 2015
摘要:平山县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麓,自然条件优越,林果资源丰富。平山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是河北省核桃主产区之一,被列为全国绿色原料(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据河北省林业局统计,2013年平山县核桃栽培面积23 734 hm2,位列涉县之后,居河北省各市县第2位;产量达11 000 t,居河北省第3位。1.1平山县核桃栽培品种平山县核桃栽培以种植实生苗、改接优良品种为主,主要选择丰产性好、抗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