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维氏气单胞菌菌蜕疫苗免疫后鲤免疫应答与hepcidin基因表达特征
《微生物学通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讨接种维氏气单胞菌菌蜕疫苗后鲤的应答反应特征及与甲醛灭活苗的效果比较,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接种疫苗后鲤(Cyprinus carpio)的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hepcidi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在开始实验的第1、15和29天使用菌蜕疫苗(CLGs)和甲醛灭活疫苗(FKC)对鲤进行注射3次免疫,并设一个注射磷酸缓冲液(PBS)的对照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从第一次免疫后每隔7 d从每个重复中随机取三尾鱼进行取样,对血清抗体滴度、相对免疫保护率(RPS)、溶菌酶(LZM)、呼吸暴发、补体C3、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及hepcidin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二次免疫后,CLGs组抗体凝集效价达2~6-2~8,显著高于FKC和PBS组(P<0.05),且其呼吸暴发、LZM、MPO含量和hepcidin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PBS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PBS组(P<0.05);CLGs组C3含量在35和42 d显著低于PBS组(P<0.05);FKC组MPO含量和hepcidin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菌蜕组(P<0.05)。CLGs组的RPS为57.70%,FKC组RPS为30.77%。【结论】接种一定强度维氏气单胞菌菌蜕疫苗,能够提高鲤血清抗体效价和呼吸暴发、LZM、MPO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hepcidin基因表达,而且整体免疫效果好于甲醛灭活苗。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菌蜕 鲤(Cyprinus carpio)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hepcidin基因


航空施药雾滴沉积特性光谱分析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获取航空施药雾滴沉积的连续分布特性,弥补传统离散样点取样方式检测不足,提升航空施药雾滴沉积特性检测准确性,该文结合光谱分析和荧光激发技术设计研发了基于光谱分析的航空施药沉积特性检测系统。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装置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3部分。配置质量分数1.0%的荧光示踪剂溶液,采用农用植保无人机现场喷洒作业,同步放置雾滴获取介质和水敏试纸样本采集雾滴分布,系统采集雾滴获取介质的光谱特征曲线。与水敏试纸图像分析获取的雾滴沉积特性参数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雾滴获取介质上的荧光示踪剂在450~460 nm和500~520 nm波段范围内产生显著荧光效应,其光谱平均值与雾滴沉积特性参数呈显著正相关。计算出450~460 nm和500~520 nm波段范围光谱平均值,建立雾滴沉积特性参数的检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模决定系数达0.80以上,验证决定系数达0.83以上,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拟合结果。
关键词: 航空 喷雾 农药 喷雾模型 光谱分析 荧光激发 雾滴沉积


温室内土壤-气溶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7
摘要:目的研究温室内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土壤和气溶胶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温室内土壤、气溶胶样品中的17种四环素类AR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分析ARGs在土壤样品、不同切割粒径下的气溶胶样品中的分配分布特征。结果研究显示土壤及气溶胶中Tet(32s)检出率为100%,其次是Tet(A)、Tet(W)。随着气溶胶采样的切割粒径变小,检出的四环素类ARGs种类增加,丰度提高。PM2.5中的Tet(32s)平均丰度分别是土壤、TSP、PM10中的571.8倍、4.66倍和0.80倍。细胞保护是温室内四环素类ARGs的主要抗性机制。结论气溶胶和土壤均为ARGs的储库,不同切割粒径的气溶胶样品中ARGs的富集程度差别较大。鉴于气溶胶ARGs流动扩散能力强,比土壤ARGs的潜在风险更大,因此气溶胶ARGs亟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气溶胶 土壤 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 温室


我国蔬菜育苗装备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机化研究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育苗呈规模化发展,传统人工培育种苗已无法满足集约化高效育苗的发展需要,开发和应用工厂化育苗成套设备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蔬菜育苗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在对我国设施育苗发展规模和机械化作业需求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育苗生产中播种、嫁接、秧苗筛选、基质处理及穴盘清洗等劳动密集环节的机械装备的研究和应用状况进行介绍,通过比较现存相关产品的工作原理、作业性能和适用范围,分析不同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从我国设施育苗发展现状、现存技术难点及经济效益3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机械化育苗设备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客观问题,最后从农艺生产标准化、政策支持、示范宣传及技术攻关等不同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机械化育苗设备推广应用的对策。


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互联网+"可有效提高农业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介绍了农业大数据发展现状,总结分析现阶段农业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存在数据孤岛、数据系统扩容能力弱、数据服务类型单一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从设计原则、思路、框架及功能模块对农业大数据平台进行设计,根据多源接入、标准处理、分级使用、开放应用的原则,构建了历史数据提取、异源数据共享、数据直采的数据采集功能,数据标准化汇集、多源数据验证细化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功能应用,建立创新数据应用模式,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效率助力。


基于节水的北京设施蔬菜生产效率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蔬菜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北京市郊区县设施蔬菜用水现状与农户节水行为的调研,采用DEA方法对采用节水技术的北京设施蔬菜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基于节水的京郊设施蔬菜生产效率为0.900,处于较高水平,但设施黄瓜和设施茄子仍存在10.212%、0.285%的节水提升潜力;基于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畦灌等技术设施蔬菜生产已发挥最佳投入产出的配置效率,但基于沟灌、膜下沟灌、膜下微喷的设施蔬菜仍存在2.902%、12.162%和2.792%的节水提升潜力。结论表明,不同的设施蔬菜品种、节水技术选择对于设施蔬菜生产效率存在差异性,通过调整结构和创新技术,可提升设施蔬菜节水效率。


基于开花期氮素营养指标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预测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粒蛋白含量(grain protein content,GPC)是衡量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及时准确的预测小麦GPC有利于小麦的分类收割和分级存储。为了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氮素营养指标作为中间变量来反演小麦GPC,该文研究分别以开花期植株氮素累积量(plant nitrogen accumulation,PNA)、植株氮素含量(plant nitrogen content,PNC)、叶片氮素累积量(leaf nitrogen accumulation,LNA)和叶片氮素含量(leaf nitrogen content,LNC)4个氮素营养指标为中间变量,并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算法实现4个氮素营养指标的估测,最后构建及评价基于开花期"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氮素营养指标(nitrogen nutrition index,NNI)-GPC"模式的冬小麦GPC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通过分析植被指数与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性,选择植被指数MSAVI、PSRI、DVI、RDVI和GNDVI作为氮素营养指标模型的构建变量;2)运用SVM方法构建的VI-NNI模型中LNC的建模精度与验证精度相对最优,其建模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和验证集标准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d error,n RMSE)及验证标准化平均误差(normalized average error,NAE)分别为0.820、9.553%、-1.4%,验证结果稳定性较好;3)构建NNI-GPC模型中PNC的建模精度与验证精度相对最好,其建模R~2和验证n RMSE及NAE分别为0.653、9.843%、-0.3%;4)最终构建的VI-NNI-GPC模型中,以开花期PNC为中间变量的模型建模及反演精度最好,其建模R~2和验证n RMSE及NAE分别为0.631、8.564%、-0.9%。以氮素营养指标为中间变量的GPC遥感反演是可行的,并且比较4个氮素营养指标为中间变量反演GPC,PNC具有较高精度的预测结果,为精确反演GPC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遥感 模型 支持向量机 籽粒蛋白质含量 氮素营养指标 冬小麦


基于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的中国农业增长的演进特征
《自然资源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论文基于偏离-份额法的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从份额分量、结构分量、净竞争分量和资源配置分量4方面系统研究了1985—2014年间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及结构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农业增加值呈现阶段式增长,种植业和牧业是导致农业增长的主要产业,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区域。2)八大粮食生产区农业产业份额分量均表现出先剧烈波动、后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势总体较弱且进一步下降;净竞争分量变化具有波动性,种植业、渔业促进区域农业总体竞争力的作用增强,林业和牧业的促进作用减弱;种植业和林业改善区域农业资源配置效应的作用增强,牧业和渔业则相对减弱。3)建议各区域结合产业发展优势,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农产品流通与技术合作,促进地区农业稳定发展。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及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经济学 动态偏离-份额法 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 农业增长 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