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气候变暖情况下播期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陇东旱塬区主栽玉米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4月5日至5月5日设置7个播期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玉米各生育阶段积温存在差异,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受播期影响显著,播期提前或推后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陇东旱塬春玉米产量,但播期提前较推后可以获得更高产量。株高随播期的推迟增高,穗长、穗粒数、秃尖长等果穗性状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从研究结果来看,陇东旱塬4月5~20日播种春玉米均可获得较高产量,但4月5日播期耗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关键词: 春玉米 气候变暖 陇东旱塬区 积温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草根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多.福.溴菌腈、百菌清、咪鲜胺、代森锰锌和恶霉灵9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甘草根腐病的主要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9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的EC50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福.溴菌腈<多菌灵<百菌清<嘧菌酯<甲基硫菌灵<恶霉灵<代森锰锌。咪鲜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02mg/L;代森锰锌最弱,EC50值为117.175mg/L。其中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福.溴菌腈的EC50均小于1mg/L。

关键词: 甘草 根腐病 尖镰孢菌 杀菌剂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旱作区不同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垄膜覆盖沟播、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铺穴播、全膜平铺沟播等4种地膜覆盖方式,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对谷子光合作用、生长速度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种植提高了谷子生长期间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抽穗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光合速率比露地种植的高9.8%~28.5%,水分利用效率比露地的提高3.0%~18.1%;同时,地膜覆盖种植明显加快了谷子生育期间的生长速度,在苗期至成熟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平均生长速度较露地快28.7%~35.5%。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增产显著,产量在3 429.00~4 233.60kg.hm-2之间,比露地沟播种植方式增产30.87%~61.57%。

关键词: 谷子 覆盖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规程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摘要: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种子分散式粒播的小麦栽培技术。该技术可避免小麦群体争肥、争水、争光照,实现分蘖粗壮、根系发达、增加穗粒重、提高抗倒伏能力,具有精准播种、苗齐苗匀苗全、培育壮苗、播后镇压、保墒壮苗、沟播沟灌、节水效果明显、抗旱、抗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生防菌对连作马铃薯的促生防病效果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摘要:在定西市半干旱区马铃薯连作田进行了新型生防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生防菌改善了连作马铃薯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有效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薯块商品性,具有较好的促生防病效果,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新型生防菌 促生作用 防病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及其恢复系F19为原始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析方法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第1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分别为0.9314和1.1549,均使恢复性增加。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分别为–0.5276和–0.1930,均使恢复性降低。多基因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分别为–2.4038和0.1036。主基因的遗传率高达97.57%,表现出很高的遗传力,说明在早期世代就可对恢复性进行有效选择。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性 数量遗传 主基因+多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胡麻胶后三唑酮沉积量和残留量的变化及其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添加胡麻胶后三唑酮沉积量和残留量的变化及其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胡麻胶具有提高三唑酮沉积量和残留量的作用,药后第3天残留量的提高幅度最大。w=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在900g/hm2剂量下,于900L/hm2药液中加入600g/hm2胡麻胶,沉积量为1.291 9mg/kg,较不加胡麻胶提高24.86%;药后第3天的残留量为0.675 2mg/kg,较不加胡麻胶提高111.99%。胡麻胶具有提高三唑酮对小麦条锈病防效的作用,施药后第7天的防效为87.34%,较不加胡麻胶提高8.23%。

关键词: 胡麻胶 三唑酮 沉积量 残留量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食用向日葵杂交种GKS09-2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3

摘要:向日葵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抗干旱、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是世界第4大油料作物。我国种植面积100万~120万hm2,仅次于大豆、花生和油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向日葵也是一种很好的植物蛋白资源,其子仁粗蛋白质含量在25%~35%。营养学研究表明,葵花子仁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钾、磷、钙、镁、硒微量元素及维生素E、维生素B1等营养元素,有防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苹果醋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酿酒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鲜榨苹果汁发酵苹果醋产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33种化合物,各分属于酸类、醇类、醛酮类、酯类、酚类、烃类以及少量其他化合物,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8.42%,其中乙酸(33.59%)、苯乙醇(15.07%)、3-甲基丁酸(10.84%)、2-苯乙基乙酸酯(10.41%)、3-甲基-1-丁醇乙酸酯(5.24%)等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可作为该工艺发酵苹果醋的风味特征物质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发酵苹果醋 挥发性成分 GC-MS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加强河西灌区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示范应用的建议

甘肃农业 2013

摘要:由甘肃省农科院小麦所育成的适宜河西不同次生态不同灌溉水胁迫条件下种植的稳定新品种36个。经过实践证明,这类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实现了设计的专用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综合节水农业生产措施之一的生物节水储备了新的技术。

关键词: 春小麦 节水专用型 品种示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