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北省枣树生产发展预测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一、我省枣树生产的发展与现状枣树是我省的古老果树之一.据文献记载,我省红枣栽培历史至少在两千年以上,如《元和郡县图志》中记有枣强县名的由来, "枣木强盛,故曰枣强",可见枣强县在汉朝时期已经盛产红枣.又《抱朴子》曰: "尧山有历枣."尧山,山名,今河北省隆尧县.《晋节·地理志》记有"安平信都大枣."指安平国信都县有大枣,信都县即今


对棉花枯萎病早期抗病性鉴定的几点体会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枯、黄萎病,是世界上产棉国家棉花生产上极其严重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因为这两种病害的传播危害,年损失皮棉在200万担左右.该病在我省蔓延迅速,据1982年普查结果,发生面积高达256.8万亩,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23.4%.为了控制枯、黄萎病的蔓延危害,世界各产棉国都在致力于探索防治措施.我国的实践证明,选育、


日本方头甲生物学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日本力头甲Cyboc ephalu s nipponicu s Endrody-Younga属鞘翅目,方头甲科Cybocephalidae,是桑盾蚧主要捕食性天敌之一.本文介绍1980-1981年在我所研究的结果,包括分布与寄主、生物学特性、捕食量及如何利用等问题.一、分布与寄主据记载该虫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在我国自黑龙江至广东均有分布,范围甚


小麦化学杀雄试验总结
《华北农学报 》 1984 北大核心
摘要: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在许多作物上利用杂种优势是夺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关于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在国内外受到普遍重视.其主要方式:一是通过"三系"配套选育遗传上的雄性不育系来解决制种去雄问题,由于未能获得强有利的恢复基因而长期不能应用于大田生产;二是利用化学药剂去雄配制杂科.它具有制种


鸭梨中冠园修剪技术研究
《河北农学报 》 1983 北大核心
摘要:梨树历来以主干分展及变则主干形的树形摸式进行整形修剪.在幼龄阶段短截较多,修剪量很大,往往造成树体生长慢、结果晚、产量低.自1970年以来,我们在缩小株行距的中冠园中试用梨树双层半圆形的整形方式及多留长放的修剪方法.1973年开始进行系统研究.九年来,通过对比试验,从中看出双层半圆形及多留长放修剪是目前中冠园的一个较好的整形修剪方法.它适应梨树生长结果习性,可以收到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骨架牢固的效果.现将试验研究经过及效果介绍如下,供研究修剪理论及生产应用的参考.
关键词: 技术研究 梨树 长放修剪 修剪方法 处理 单果重 生长结果习性 整形修剪 结果量 二年生


关于棉花纤维物理性能测试几个问题的商榷
《河北农学报 》 1983 北大核心
摘要:棉纤维物理性能是棉花科研的重要调查项目,测试方法是否合理,测得的数据是否准确,一关系到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该文针对我省几年来棉花纤维物理性能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同志们商榷.一、关于确定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测试年限问题.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气候因素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很大,同一棉花品种在不同年份纤维品质差异明显.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1977?1982年测试的鲁棉一号六年资料,平均细度为5,917米/克,其中最大
关键词: 测试结果 棉花品种 纤维品质 测试人员 棉花纤维 断裂长度 单纤维强力 物理性能测试 纺织纤维 纤维物理性能


桃小食心虫在大枣产区越冬及发生期观察
《河北农学报 》 1983 北大核心
摘要:枣树桃小食心虫(桃蛀果蛾 Carposinaniponensis walsingham)在我省西部山区大枣产区发生普遍而严重,是为害枣果降低红枣产量的重要害虫.据在曲阳、阜平、唐县等几个大枣重点产县的调查,虫果率一般在50-60%,发生严重年份达80-90%.被虫为害的枣果减轻的重量约达30%.在枣果生长期,由于桃小食心虫的为害,常使枣果早期落掉,无食用价值,因虫为害而落果的数量约占全树枣果总数的30%以上,严重者达50%,是当前枣树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越冬茧 西部山区 枣树 发生期 出土 枣桃小食心虫 大枣 枣果 越冬幼虫 土壤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