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薏苡Waxy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薏苡Waxy基因是控制薏苡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作用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改良糯性新材料提供理论支撑,以薏苡的嫩茎为实验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薏苡Waxy基因,使用NCBI、DNAMAN及ExPYSy等一系列在线软件及工具,对薏苡Waxy基因的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表明薏苡Waxy基因有13个内含子,全长1 845 bp,编码由614个氨基酸,属于糖基转移酶超家族,薏苡与高粱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达93%;该蛋白其中α螺旋占35.18%,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33.22%,保守性较强,通过对该蛋白保守性分析发现:糖基转移酶、糖原/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合成酶催化区3个保守性结构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的诊断试验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7
摘要:为了诊断贵州某山羊养殖基地发病羊的病因,试验应用PCR检测及血清学诊断方法,对采集的患羊病理样本进行了确诊。结果表明:该羊场发生的是绵羊肺炎支原体Y98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混合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紫心甘薯种质资源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引进和选育的23份贵州紫心甘薯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形态标记方法,研究了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以期为紫心甘薯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3-24-2’和‘13-24-7’的欧氏距离最近为0.25;‘13-4-2’和‘13-24-2’的欧氏距离最远为5.62。可将23份贵州甘薯种质资源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16份;第二类包括6份;第三类只有1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性饲料的概念及研究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7
摘要:对功能性饲料的概念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与充足的基本营养相比,功能性饲料是含有功能性成分,能促进动物健康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动物产品品质,改善动物福利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且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类新型保健饲料。功能性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性饲料产品的研发上,而对于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功能性成分组成、配伍机理等了解不多,而且这些功能性成分本身在植物中含量就很低,在饲料行业的广泛使用还需要生物工程和化学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将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剑江沿阶草建坪质量评定
《耕作与栽培 》 2017
摘要:为筛选适宜的观赏剑江沿阶草建植方法及为新品种合理栽培、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相同方法不同株行距建植剑江沿阶草草坪,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建植草坪的成坪时间、盖度、密度、质地、观赏性5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处理Ⅰ关联度(0.8929)与理想处理最为接近,综合性状优良,其次是处理Ⅱ(0.8232)综合性状表现居中,处理Ⅲ(0.6830)与理想处理相差最大。结果表明,处理Ⅰ(株行距14cm×14cm即49株丛/m~2)建坪效果最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火龙果花药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及遗传稳定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成年态火龙果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再分化较困难,进而影响到遗传转化效率。以红皮紫红肉的"紫红龙"火龙果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了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低温预处理时间、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配比对花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初期至单核靠边期的花药,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23.9%,但未能诱导出胚状体;而4℃低温预处理48 h,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32.8%;最适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2.0 mg/L 6-BA+1.0 mg/L 2,4-D+60 g/L蔗糖,诱导率为37.4%,胚性愈伤组织为黄绿色、致密状,外表有颗粒状突起。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以MS+0.4 mg/L TDZ+0.8 mg/L KT效果较好,增殖系数达9.1倍以上。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为MS+0.4 mg/L TDZ+0.5 mg/L 2,4-D+0.6 mg/L NAA时,愈伤组织再分化率达36.7%。通过火龙果花药诱导出愈伤组织,增殖获得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不定芽,经SRAP分子标记检测遗传性一致,能为火龙果基因工程育种和种苗快速繁育提供新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模糊计算的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锦屏县为例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摘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4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隶属度对贵州省锦屏县2011-2015年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锦屏县土地可持续性由2011年的基本可持续转变为2013年的中度可持续,最后到2015年转变为可持续状态,研究期内锦屏县土地利用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一直处于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但因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对土地科技水平与研发投入不高,总体还处于一个略低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更新土地新型利用方式,以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科植物多花木蓝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植物保护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活性追踪下,采用柱层析分离多花木蓝籽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抑菌活性物质。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牛津杯法,选取稻瘟病菌、辣椒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梨黑星病菌为测试真菌,青枯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胞杆菌为测试细菌,测试了一级柱层析各流分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A-4和A-5流分对所有测试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梨黑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好,抑制率分别达到77.66%和74.67%;对青枯菌的抑菌圈最大,分别为1.37cm和1.66cm。分离出2个活性化合物,经13 C、1 H NMR波谱方法鉴定,为BalansenateⅠ、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生测结果显示2个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抑菌活性,其对金黄葡萄球菌活性最好,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MBC)浓度均只为250mg/L和500m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