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芥菜型油菜再生体系的影响因素
《西北农业学报 》 1999 CSCD
摘要:对新疆芥菜型油菜4个单、双低品系子叶柄再生频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子叶柄日龄、6-BA、AgNO3、卡那霉素浓度及基因型等因素对不定芽的再生率有很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萌发4~5d的幼苗子叶柄再生频率最高;6-BA、AgNO3。对不定芽分化的促进效果在不同品系中有较大差异。通常浓度为4~6mg/L;不同品系对卡那霉素的耐受力有很大不同,其中新95-A在Kan15mg/L时仍有4.17%的绿苗率;再生芽生根较容易,移栽成活率较高。


严格种子标准化,确保安全供种
《新疆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种子质量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作物获得高产与优质不仅要依赖于品种遗传基础与栽培环境的优良,同时亦依赖于种子质量的优劣,一个优良品种种性必须以种子质量的合格为保证。生产实践证明,即使品种优良和栽培环境良好,若种子质量低劣,仍可导致减产和品...


温室蔬菜斑潜蝇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新疆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对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温室蔬菜斑潜蝇危害程度、寄主范围、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斑潜蝇幼虫、蛹、成虫进行了防治技术研究,筛选了防治药剂,探索了防治技术,为大田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葡萄干表面破损程度观测及评估
《新疆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根据葡萄干表面破裂后其表皮和内部某些化学物质能与一些化学试剂发生特异显色反应的原理,摸索出两种快速观测葡萄干表皮破损的方法,可以对葡萄干表面破损部位给予准确定位,并用加权平均数来表示相对破损程度。
关键词: 葡萄干,表皮破裂率,显色反应


林丹毒土防治黄地老虎药效及土壤中的残留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用林丹毒土防治棉苗后期黄地老虎的危害,剂量分别为有效成分150,300和450g/hm2。结果表明,剂量有效成分300g/hm2防效好,棉花多头率控制在5%以内,在黄地老虎发生严重的情况下,未出现新的多头株棉。残留试验表明,林丹有效成分450g/hm2在土壤中降解较快,两年测定,12天后降解率分别达77.3%和73.3%,60天后林丹残留量分别为0.063和0.085mg/kg。
关键词: 林丹毒土,棉花,多头株率,残留动态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趋势及研究现状
《新疆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从新疆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危害及研究现状角度,阐述了新疆在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病原菌生理小种或生理型、致病力及其他生理性状方面的研究,并提出棉花枯、黄萎病研究与防治中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棉花枯、黄萎病,生理性状,防治策略


特用玉米营养价值及综合加工利用
《新疆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特用玉米糯玉米、甜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爆裂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笋玉米、黑玉米和青饲青贮玉米的特征特性、营养价值和综合加工利用情况,为新疆特用玉米的科研、推广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用玉米,营养价值,综合加工


特早熟玉米杂交种冀承单3号的引进和推广
《新疆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据新疆气候资料,1961~1980年的20年里,北疆的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乌苏、精河、石河子等县市的天山北坡平原区,从7月5日~10月5日92天里,历年≥10℃积温为1844~2107℃,平均1975℃。昭苏县、吉木乃县、托里县和巴里坤县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