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起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摘要: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发展的大敌,预防乳房炎的发生,是当前奶牛场十分重要的工作。2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奶牛场曾发生一起奶牛乳房炎,使用中药和多种常规抗生素治疗均无效。畜主送检2份奶样,笔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球拟酵母菌引起的乳房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边瘤胃赖氨酸对奶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日期一致原则,均匀分成4组,试验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Lys)对乳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0添加组)不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试验Ⅰ组添加10g/(头·d)、试验Ⅱ组添加20g/(头·d)和试验Ⅲ组添加30g/(头·d).试验结果显示:经过饲喂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显著提高;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含量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乳成分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摘要:试验对内蒙古包头市某奶牛场饲养的451头生产奶牛的1 728个乳区进行检测、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252头,阳性率为55.9%;有效乳区1 728个,阳性乳区480个,乳区阳性率为27.8%。从检测为隐性乳房炎阳性的乳区乳汁中分别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菌中传染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检出率高。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看,头孢唑啉和沙星类药物除了沙门氏菌以外对其他菌均高度敏感,常用药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狼毒中草药对链球菌有一定的敏感性,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不好,对棒状杆菌和沙门氏菌没有抑菌作用;乳炎金针为中西药合剂,对6种致病菌抑菌效果都比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动物营养学发展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摘要:时至今日,国际动物营养学已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最终实现由传统动物营养学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向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动物营养学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历史转变。正确认识当前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形势及其历史任务对于最终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不断推进动物营养学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犬细小病毒(CPV)内蒙古分离株的体外培养特性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摘要:采用F81细胞系作为传代细胞,对分离的CPV流行毒株进行培养,考察其培养特性及传代细胞毒的特性。结果表明,按1%同步接毒,CPV组织提纯毒在F81传代细胞株连续盲传6代后开始适应;以该细胞毒按2%同步接毒,继代8~14代,病毒能够得到稳定增殖扩繁,HA血凝效价可达到(1:256)~(1:1024),TCID50在103.8~104.30.1/mL,而且细胞毒与CPV抗体有良好的血清学特异性;将不同较高代次细胞毒灭活后制备灭活抗原,以5mL/只剂量对犬免疫,21d后血清抗体效价可达到(1:16)~(1:32),表明制备的细胞毒免疫原性良好。从不同代次细胞毒的HA血凝效价和免疫抗体HI效价测定结果看,病毒传代扩繁以8~14代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进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的思考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摘要:阐述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了发展我国农业信息产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发展农业信息产业的对策。认为十五大的召开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成立,对加快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的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饲养过程中环境污染和化学性投入品对原料奶安全的风险分析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摘要:1污染的环境因素(水、土壤、空气)对奶牛健康和原料奶质量的影响评估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养殖区域布局不合理,养殖场靠近其他污染源及人畜混居普遍存在;养殖场粪尿无害化处理比例太小;小城镇与农村聚居点产生大量生活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导致的工业污染严重;许多大中城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萨福克肉羊杂交效果的试验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0
摘要:1试验依据和目的萨福克肉羊品种具有早熟、体大、肌肉发育良好的特点。该试验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些特点,通过与其他品种母羊杂交,提高后代羔羊生长发育速度和产肉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