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防木霉菌Tr9701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生防木霉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生防木霉菌属于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木霉菌属,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该菌以小麦粉和豆粉浸出液培养基生长最适,在小麦粉和PDA培养基上孢子生成最快、产生孢子量多,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溶液中萌发效果最好;20~30℃为其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木霉菌菌落生长和孢子可以耐受45℃的高温,致死温度为55℃持续15 min;适宜pH为5~8;短时间紫外线照射不会对生防木霉菌的生长和孢子着生产生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体重差异不显著并安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小尾寒羊4只,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脂肪酸钙、植物脂肪粉、硬脂肪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干物质采食量及营养物质全消化道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pH值及氨浓度影响均不显著;在干物质采食量方面,脂肪酸钙组的采食量最高,硬脂肪组最低。但各处理与对照组以及各处理组之间,脂肪酸钙组与植物脂肪粉组的蛋白消化率比对照组要低,且在0.05水平上有差异;硬脂肪组蛋白消化率比脂肪酸钙组和植物脂肪粉组要高,其中硬脂肪组与植物脂肪粉组在0.05水平有差异;各处理组脂肪消化率均比对照组脂肪消化率要高,而且在0.05水平有差异,但处理组之间在0.05水平上无差异;植物脂肪粉组ADF和NDF比对照组消化率要低,且在0.05水平上有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讨黄瓜枯萎病菌DNA遗传多态性研究的可能性
《天津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综述了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的鉴定方法,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上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我国黄瓜枯萎病菌分子标记研究的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芹菜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及其植物学特征
《天津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在芹菜自交系01-3采种田中发现雄蕊发育异常的雄性不育株,开花后花药瘦小干瘪,不能产生正常花粉,没有散粉过程,花丝较短,而雌蕊和蜜腺发育正常,结籽性能良好,其农艺性状与正常植株一样,表现优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高色素基因hp1和hp2分子标记的筛选(英文)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色素基因hp1和hp2能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类胡萝卜素总量,对于以提高番茄红素含量为目标的品质育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这2个基因的突变位点为目标,成功地筛选出了对hp1和hp2分别具有高度特异性的2对引物。由于这样的分子标记实际上就是功能基因本身局部片断的扩增结果,所以能非常可靠地直接鉴别该功能基因,F2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分离比例与2对基因的独立分配比例完全一致。以这两对引物所产生的分子标记为依据,已经合成了含有hp1和hp2的双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