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斯洛伐克104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及评价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我国冬小麦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提供物质保障,对引进的104份斯洛伐克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资源主要表现为株高偏高、穗子较大、千粒质量偏低的特点,且株高、穗长与千粒质量三性状均与对照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6个性状变异系数幅度为0.08~0.37,变异系数的顺序为株穗数>株高=主茎穗粒数>千粒质量>穗长>小穗数,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份冬性种质与40份春性种质的千粒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穗粒数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株穗数、穗长和小穗数差异不显著;株高与株穗数、株高与穗长、穗长与小穗数、穗长与穗粒数、小穗数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千粒质量、穗粒数与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104份种质分为4类;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种质3份,可直接作为亲本材料应用于黄淮冬麦区的小麦遗传改良研究。

关键词: 斯洛伐克 冬小麦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及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覆膜、灌溉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返青期至拔节期0~5,5~10 cm土壤含水量,增加小麦株高。灌溉可显著增大扬花期小麦旗叶SPAD值,但覆膜处理对旗叶SPAD的影响不明显。灌溉可因增加小麦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覆膜也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但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增产幅度和原因不同,其中不灌溉条件下覆膜可比不覆膜增产19%,其增产因素主要是增加了千粒质量;在灌溉条件下覆膜可比不覆膜增产25%,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在华北灌区小麦覆膜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覆膜 灌溉 冬小麦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抗线虫葡萄砧木新品种9365-43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摘要:葡萄砧木新品种9365-43是由L514-10与V.champinii c9038杂交获得,对根结线虫、剑线虫、柑桔根线虫和根腐线虫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具有抗葡萄根瘤蚜的特性,生根能力强,嫁接亲和力高,雌能花,是一个非常优良的砧木新品种,2009年获得美国专利(专利编号:US PP20051 P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9365-43 抗线虫 抗根瘤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量元素在国红苹果园土壤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摘要:研究了国红苹果园中幼龄树和成龄树不同土层的土壤中常量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幼龄和成龄国红苹果园土壤的磷元素含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钾、钙、镁元素含量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变化较平稳,40~60 cm土层波动性较大;氮元素整体上均呈波浪式起伏的变化规律。典型性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幼龄和成龄果园土壤磷元素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其他4种元素之间无相关性。

关键词: 常量元素 国红苹果 土壤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打梱包膜青贮技术

家畜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秸秆机械打捆包膜技术可实现青饲料收获(切碎)、打捆以及对成型的饲料进行拉膜包膜,整个工作流程可在田间一次完成。该技术为玉米青饲料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储藏技术,适合我国大部分畜牧场和奶牛场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打捆包膜技术 玉米秸秆 青贮饲料 打捆 包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盟促进农村社会化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4

摘要:欧盟农村发展计划及其农村发展行动联合计划(Leader计划),有效促进了欧盟农村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的合作,推动了农村社会化创新,是欧盟推动农村发展的一种创新陛政策实践。通过对欧盟Leader计划、欧盟农村发展计划及推动农村社会创新的政策措施等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推动我国农村社会化创新的建议: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推进农村社会创新;利用经济刺激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生态补偿,引导农民保护环境;建立公私合作伙伴机制,促进农村社会化创新。

关键词: 欧盟 农村社会化 科技创新 政策举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承德地区优质芝麻新品种引进及丰产技术示范

中国种业 2014

摘要:承德市位于冀北山区,农业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农作物种植面积31.6万hm2,南北纵横200km,海拔1200~2000m,无霜期95~150d,≥10℃积温1800~3600℃。农业生态类型具有呈阶梯式变化的显著特点。目前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为玉米,部分地区种植食用菌、马铃薯、水稻,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较小,所以引进示范推广芝麻等油料作物对调整种植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硫代葡萄糖苷总量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HPLC方法分析了作图群体双亲及F283个单株的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在已构建的高密度甘蓝遗传图谱的基础上,运用MapQTL 4.0软件对结球甘蓝F2群体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进行QTL定位和分析。最终检测到3个控制甘蓝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性状的QTLs(分别位于LG7上的qGS-7-1和位于LG8上的qGS-8-1、qGS-8-2),其贡献率分别为13.6%,7.5%,5.6%。并得到同时控制硫代葡萄糖苷含量QTLs共分离的分子标记me27-em25-2和E38M55-7,均可为辅助选育富含硫代葡萄糖苷甘蓝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结球甘蓝 硫代葡萄糖苷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直播抗虫棉生产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我们从2003~2013年分别在衡水武强、武邑、景县,沧州河间、献县、南皮、东光、盐山,邢台威县、南宫、清河、临西、新河、广宗、平乡,邯郸馆陶、肥乡、邱县等地对棉花种植情况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在深入棉田和棉农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广大棉农对实用简化栽培技术的迫切需求,为此,我们针对棉农在抗虫棉种植中的误区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西瓜间作夏玉米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4

摘要:河北省东南部的曲周县大河道乡后老营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西瓜生产专业村。2010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在后老营村建立了"西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连续4年对各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优化,给乡亲们真正带来了实惠。其中的"春西瓜间作夏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