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柠条锦鸡儿CkCDPK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载体构建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钙依赖蛋白激酶作为一个关键的信号传导器,通过调控和参与植物体内的代谢途径等方式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索柠条锦鸡儿相关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柠条锦鸡儿中克隆了1个CDPK类基因的CDS,命名为CkCDPK.通过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包含1 71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7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4.03 ku,蛋白质等电点(PI)为9.12.结构分析显示,CkCDPK含有N端可变区、蛋白激酶区、4个EF手型结构和类似钙调素等结构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CkCDPK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量,结果显示,NaCl胁迫和干旱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单峰趋势,其中,盐胁迫6 h、干旱胁迫4 h表达量最高,外源ABA诱导下该基因的表达量基本呈逐渐上升趋势.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柠条锦鸡儿的抗逆性调控.构建植物超表达载体pCAMBIA3301-CkCDPK,可为进一步研究CkCDPK基因在柠条锦鸡儿抗逆性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柠条锦鸡儿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 逆境胁迫 载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硒肥对胡麻子粒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晋亚10号胡麻为试验材料,研究盛花期和青果期两次喷施不同剂量的硒肥对胡麻子粒硒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富硒胡麻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供试硒肥有机硒含量6g/L,共设置6个硒肥剂量,分别是1 500mL/hm~2(T1)、3 000mL/hm~2(T2)、4 500mL/hm~2(T3)、6 000mL/hm~2(T4)、7 500mL/hm~2(T5)和清水对照(T0).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能显著提高胡麻子粒硒含量,且随着硒肥喷施量的增加,胡麻子粒中的硒含量逐步增加,T5处理胡麻子粒中硒含量最高,达0.507mg/kg,是对照组胡麻含硒量的18.1倍.适量喷施硒肥能显著提高胡麻产量,具体表现是随着硒肥喷施量的增加,胡麻子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小,T4处理产量最高,达858.2kg/hm~2,比对照增产9.5%.结论:喷施合适剂量的硒肥可以提高胡麻子粒硒含量和产量,且对胡麻品质影响较小.综合分析,以有机硒含量6g/L的硒肥在盛花期和青果期进行两次喷施,6 000mL/hm~2为胡麻叶面喷施硒肥的最佳施用量.

关键词: 胡麻 硒肥 子粒硒含量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MS诱变刺荞的形态突变体鉴定与分析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苦荞EMS突变体库和为苦荞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准备基础材料,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刺荞种子,对获得的M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并对部分M2代材料播种家系进行验证.对M2代全生育期田间表型进行观察鉴定,共获得480份突变体材料,包括子粒、叶片、茎秆及生育期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尤其是首次发现了子粒多棱苦荞新材料,并发现了自然突变中少见的变异类型,如子粒开裂等变异类型.所构建的刺荞EMS突变群体较理想,可望有效用于苦荞功能基因组研究和苦荞遗传改良.

关键词: 苦荞 EMS 突变体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节水冬小麦新品种——长6794

麦类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679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用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引进的多穗优质丰产品系京农CR188做母本,用自育的节水、抗病、灌浆快、落黄好的大粒丰产品种长6452做父本进行杂交,后代在水、旱地两种条件下交叉选育于2011年稳定出圃,后经多年多点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试验选育而成的冬小麦优质节水新品种。其于2018年5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80071。2015年12月申请品种权保护,申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麦-玉轮作体系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氮肥周年运筹对冬小麦-夏玉米连作体系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2015~2017年在山西运城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肥水平下两季作物氮肥配比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周年氮肥投入水平(300、450、600kg/hm~2),3种小麦玉米氮肥分配比例(4∶6、5∶5、6∶4),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单季作物产量均以450 kg/hm~2水平最高,且施肥量过多均不利于单季作物粒重的增加。周年作物产量以中氮水平450kg/hm~2下氮肥按5∶5分配在麦、玉两季时产量最高;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生物量、植株总吸氮量不断增加,而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反而降低。氮肥利用率以施氮450 kg/hm~2水平最高,且在中高氮水平下,氮肥一半或重施在小麦上,更有利于作物周年生物量的增加和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综合考虑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周年施氮以450 kg/hm~2而且小麦玉米分配比例为5∶5效果最佳。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周年氮肥运筹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分配比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周期处理蛹对梨小食心虫羽化及交配繁殖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的蛀果类害虫,发生期和危害范围的分布较广。在不同分布区和发生期内接受的光周期均不同。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具体表现在其羽化和交配行为的发生时间随接受光照时长而波动。为了探究不同光周期刺激蛹对梨小食心虫羽化以及对随后交配繁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别设置L:D为0:24、2:22、4:20、8:16、12:12、15:9、16:8、20:4、22:2、24:0共10种比例的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的蛹进行处理,并将成功羽化的成虫置于自然环境下配对,观察并记录蛹历期、交尾日龄、交配持续时间、交配率、繁殖量和成虫寿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对梨小食心虫蛹进行处理,除繁殖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在8L:16D时蛹期最短,交配率和繁殖量在全暗时最低,交尾日龄在全光时最高。雌虫寿命在12L:12D时最长,雄虫寿命在2L:22D时最长。【结论】蛹接受不同光周期刺激后,不仅对羽化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对其交配繁殖也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方式会带来不同分布区世代数、世代周期和发生量上的差异,并且与纬度关系密切。在自然环境中,光周期除带来温度变化间接影响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外,同样可以对其发生进行直接调节,并且梨小食心虫对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预判性。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光周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番茄昆虫群落组成及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设施番茄栽培环境下,采取5点取样法调查黄板诱集的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群落特征指数对昆虫各群落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昆虫各群落特征的时间动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设施番茄诱集昆虫隶属7个目16个科。其中粉虱科Aleyrodidae为优势害虫;在天敌昆虫中蚜小蜂科Aphelinidae为优势种。设施番茄的害虫防治可以分为2段,其中番茄生长初期应充分发挥天敌昆虫的生物防治作用,但是番茄生长中后期,随着害虫数量的剧增,昆虫群落极为不稳定,此时应以化学防治措施为主。

关键词: 设施番茄 昆虫群落 时间动态 系统聚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气象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互作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与生育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互作关系,为气候变化下黄淮旱地小麦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7年国家黄淮冬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在不同区域试验点的农艺性状与降水资料,结合地理时空分布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和出苗-成熟期总降水的关系.[结果]空间分布上,黄淮旱地小麦实际单位面积产量、千粒重呈现由西部旱薄地向东部旱肥地增加的趋势.西部旱薄地的株高相对较高,中东部旱肥地的株高相对较低.中东部以北的黄淮旱地不同生育阶段的总降水普遍较低,中东部以南的黄淮旱地不同生育阶段的总降水相对较高.时间变化上,河南、山西和陕西的中西部旱地的出苗-成熟期总降水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出苗-抽穗期总降水与实际单位面积产量、株高、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黄淮旱肥地的株高和有效穗数决定了产量变异的53.2%,黄淮旱薄地的株高和千粒重决定了产量变异的67%.[结论]建议黄淮旱肥地冬小麦育种以适当增加株高,提高花前高效利用有限降水的能力和增加穗部发育为主.黄淮旱薄地育种以稳定株高,提高花后转运干物质的效率和收获指数为主.

关键词: 黄淮旱地 冬小麦 农艺性状 出苗-成熟期总降水 时空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粪肥对'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探讨施用蚯蚓粪肥配缓释肥对'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为'玉露香梨'果园推广施用蚯蚓粪肥提供数据支撑.连续3年对'玉露香梨'果园设置不施肥、施牛粪堆制肥和施蚯蚓粪肥配缓释肥3种施肥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果实品质和土壤综合肥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施用牛粪堆制肥相比,梨园施用蚯蚓粪肥和缓释肥,果糖含量提高1.93%,维生素C提高10.90%,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20.99%;土壤有机质提高19.59%,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6.087μmol/g),脲酶活性显著提高(1.249 mg/g).土壤综合肥力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果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玉露香梨'果园连续施用蚯蚓粪配施缓释肥4 kg/株,较施用牛粪堆肥组,提高了土壤的综合肥力,在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的同时,亦提高了'玉露香梨'的果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改善了'玉露香梨'的果实品质.

关键词: '玉露香梨' 蚯蚓粪 果实品质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海藻糖对高温胁迫下双孢蘑菇菌株生长的促进效应与耐高温株系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外源海藻糖,提高菌种抗高温能力,筛选耐高温品种。【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海藻糖生产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提高抗高温势能,并根据不同品种在高温下的生长表现筛选耐高温品种(株系)。【结果】在添加外源海藻糖的培养基中,绝大多数品种在高温下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强且丰厚。供试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可分3个类型:第1种类型是接种后菌丝萌发较快,第1周迅速生长,第2~3周生长缓慢,如Baichagu、2796系列的2796-Gaoyou、2796-4-9、Accc系列的Accc-52327、Accc-50842-411等品种;第2种类型品种接种后菌丝萌发较慢,第1周生长较缓,第2周迅速生长,如U3-4-22、日本引进品种JP-100和JP-118、F56系列;第3种类型是第1周菌丝体基本上不萌发,而在第2周后期,特别是第3周开始加快生长速度,如Accc-50554、Accc-50442-515、Mohuanong-2796-1等。【结论】筛选株系的结果表明,F56的2个株系,在小麦和玉米粒2种培养基质中生长良好,特别是在玉米粒培养基质中满袋率高达100%。2796-Gaoyou的株系,在小麦培养基质中满袋率达50%~85%以上,Ac-cc-50554的Accc-50554-1株系满袋率高达100%,其他所有株系也都在70%以上。

关键词: 海藻糖 双孢蘑菇 耐高温品种 生长促进 品种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