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F-T合成尾气分析方法的改进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

摘要:合成反应是F-T合成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其入口合成气和循环气的分析至观重要。本文对传统的分析方法加以改进,以氢为载气、用6820以外标法单独测定CO2含量,用甲烷关联法处理数据,可以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关键词: F-T合成 尾气分析 气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布氏菌二号菌苗对山羊的免疫试验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山羊对口服和气雾猪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怀孕期比非怀孕期免疫效果更好,免疫山羊一般有64%~89%获得保护。应用饮服免疫方法更适合广大牧区特点,方法简便,对羊群放牧、健康没有不良影响,也不引起妊娠羊流产,因此内蒙古在病羊群中广泛饮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1年1次,连续3~4年,就可控制山羊布氏菌病的流行。

关键词: 猪布氏菌二号菌苗 山羊 免疫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肉羊生产发展现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对我国及国外肉羊生产现状、国内外肉羊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肉羊业生产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肉羊 品种 杂交 生产性能 遗传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乳房炎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通过对32头泌乳奶牛饲喂生化黄腐酸的对比试验表明,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乳房炎、隐性乳房炎有效预防率达100%,治愈率达80%;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3.84%(P<0.05);校正体重后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4.94%(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79%(P<0.05);每头奶牛每年增加的经济效益=产奶量提高效益+牛奶级别提高效益+防治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减少的牛奶损失=881.45元+400元+377.86元=1659.31元,增收效益显著。

关键词: 生化黄腐酸 标准乳 产奶量 乳房炎 泌乳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饲喂50%泌乳浓缩料饲养效果对比试验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奶牛养殖是一个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复杂饲养过程,而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奶户们仍沿用传统的饲养方式,粗饲料之间、精粗饲料之间合理搭配、营养的平衡供给等技术尚未普及,满足不了奶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随之带来奶牛产奶量与质量都不高、营养代谢病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奶牛的生产潜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直接影响养殖效益。该试验旨在探讨在粗饲料品质评定基础上,探讨饲用50%奶牛泌乳浓缩料对奶牛产奶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奶牛业高效益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饲料中乳酸菌代谢及其青贮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在青贮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不同其产酸能力也不同,而且会产生不同的抑菌物质和芳香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乳酸菌在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会代谢产生乳酸等芳香物质,对青贮饲料的品质有很大影响;乳酸菌还会产生细菌素及其他抑菌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就青贮过程中乳酸菌代谢及其对青贮品质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青贮饲料 乳酸菌 细菌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棘球蚴病的防控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棘球蚴病是带科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牛、羊、猪及人等多种哺乳动物的肝、肺及其他内脏器官内所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对棘球蚴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治及预防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棘球属绦虫 棘球蚴病 诊治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氨酸锌对绵羊羊毛生长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选用9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1.5岁内蒙古细毛羊羯羊,进行补饲不同锌源对羊毛生长影响的研究。试验羊分为3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无机锌组(基础日粮+氧化锌+蛋氨酸)、蛋氨酸锌组(基础日粮+蛋氨酸锌)。试验采用羊毛划线染色法确定不同时期的毛长和毛重,比较不同组羊毛的数据。结果表明,氧化锌组和蛋氨酸锌组的羊毛长度低于对照组,但2组的毛重都高于对照组,3组间羊毛毛长和毛重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蛋氨酸锌 绵羊 毛长 毛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10,c12-CLA对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脂类代谢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首先建立了30日龄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块体外培养体系,共设2个处理,处理1为阴性对照(添加0.1mmol/l牛血清白蛋白,BSA),处理2添加100μmol/l的t10,c12-CLA,每个处理设6个平行,接种时即加入BSA与t10,c12-CLA进行处理至第10d,试验结束后收集细胞保存备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试剂盒检测研究t10,c12-CLA对猪皮下和背最长肌脂肪代谢关键酶(FAS、ME、LPL、HSL)和激素(INSR、GHR)及甘油三酯(TG)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μmol/lt10,c12-CLA显著降低了猪皮下脂肪TG含量并提高了猪背最长肌的TG含量(P<0.05);(2)100μmol/lt10,c12-CLA显著抑制了猪皮下脂肪FAS、INSR与背最长肌HSL和LPL的基因表达,促进了猪皮下脂肪HSL和背最长肌INSR的基因表达(P<0.05);(3)本研究结果从脂肪代谢关键酶类与调控激素方面揭示了t10,c12-CLA对猪皮下和背最长肌组织脂肪代谢与沉积的差异性调控机制,进一步证实了t10,c12-CLA抑制猪皮下脂肪沉积同时提高肌内脂肪含量。

关键词: t10,c12-CLA 背最长肌 皮下脂肪 脂肪代谢关键酶 调控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mRNA在牛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摘要: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5)基因主要在哺乳动物卵巢中表达,对卵泡的发育和分化起重要作用。研究根据其他物种BMP15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牛卵巢中提取总RNA,扩增出BMP15 cDNA序列;将此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中,经PCR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分析验证,符合BMP家族基因结构特征,然后根据此序列构建cRNA探针,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牛卵巢BMP15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牛BMP15基因,在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早期表达,在初级和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中也表达,在次级卵泡晚期也有表达,同时BMP15基因在透明带周围表达,这可能是透明带周围细胞中的BMP15基因渗透到透明带中。

关键词: BMP15基因 RT-PCR 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