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育成粳稻品种(系)品质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种子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育成的粳稻品种(系)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各品种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育成的品种碾磨品质和蒸煮品质基本达到国家优质稻一级标准,而众多品种(系)外观品质只能勉强达到三级标准,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太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值累计贡献率达75.917%,得到了5个主要因子,即外观因子、碾磨因子、适口性因子、蒸煮因子和粒型因子。因为宁夏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相关性和5个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所以首先应注重垩白粒率和蒸煮品质的选择,以提高宁夏水稻品质育种效率。


“户太8号”葡萄日光温室引种栽培研究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调节宁夏设施葡萄栽培品种结构,丰富葡萄品种,于2009年从山东寿光引进"户太8号"葡萄品种,经过2a的设施栽培试验,证明"户太8号"葡萄口感好,香味浓,酸甜适口,结果能力强,丰产、早产,对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表现很强的抗病性。1试验地概况试验园位于宁夏吴忠市东塔乡。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84.6 mm,年蒸发量1 813.3mm,年平均气温9.3℃,全年日照2 974.4h,活动积温,无霜期。土壤属黄河


不同玉米品种的生物性状及光合特性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11
摘要: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下马关镇五里墩村,对引进的12个玉米品种的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产量等生物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的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产量在5 250 kg/hm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玉米品种的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等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值分别大于18μmol/(m2.s)、4.5 mmol/(m2.s)和165mmol/(m2.s),表现出较好的光合特性。可见,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适合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


追寻的脚步——宁夏农科院信息所“十一五”发展与创新
《宁夏农林科技 》 2011
摘要: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现有在编职工27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含在读)5人、本科学历17人,高级职称13人、其中研究员6人;自治区313人才1人,宁夏


毛乌素沙漠直播造林技术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11
摘要:沙漠中常见的造林方式有直播造林、扦插造林和植苗造林,根据试验与生产实践,对这3种造林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毛乌素沙漠地区直播造林取得了较大成功。文章以横山县为例,介绍了毛乌素沙漠直播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基于“3414”模型研究宁夏盐池县玉米氮磷钾施肥效应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在盐池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地力贡献率为54.84%,说明土壤属于中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 751.45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12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1 023.45 kg/hm;施用纯K 75kg/hm2的增产效应为236.7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P>N×K>P×K。施氮(N)量为360 kg/hm2,施磷量(P)为107.81 kg/hm2,施钾量(K)为4.30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7 652.23 kg/hm2。玉米产量与N、P、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为玉米生产施肥提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