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宁夏育成粳稻品种(系)品质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育成的粳稻品种(系)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各品种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育成的品种碾磨品质和蒸煮品质基本达到国家优质稻一级标准,而众多品种(系)外观品质只能勉强达到三级标准,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太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值累计贡献率达75.917%,得到了5个主要因子,即外观因子、碾磨因子、适口性因子、蒸煮因子和粒型因子。因为宁夏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相关性和5个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所以首先应注重垩白粒率和蒸煮品质的选择,以提高宁夏水稻品质育种效率。

关键词: 宁夏 粳稻 品质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户太8号”葡萄日光温室引种栽培研究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调节宁夏设施葡萄栽培品种结构,丰富葡萄品种,于2009年从山东寿光引进"户太8号"葡萄品种,经过2a的设施栽培试验,证明"户太8号"葡萄口感好,香味浓,酸甜适口,结果能力强,丰产、早产,对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表现很强的抗病性。1试验地概况试验园位于宁夏吴忠市东塔乡。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84.6 mm,年蒸发量1 813.3mm,年平均气温9.3℃,全年日照2 974.4h,活动积温,无霜期。土壤属黄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枸杞鲜果乙烯释放速率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摘要:新鲜枸杞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呼吸释放乙烯。通过气相色谱柱将乙烯和空气分离,在氢火焰电离检测器(FID)检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0.2~10.0μL/L,相关系数R2=0.999 6。其中实验5个平行样品测定RSD﹤5.0%,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检出限为0.050μL/L。

关键词: 乙烯 释放速率 枸杞鲜果 气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的生物性状及光合特性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摘要: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下马关镇五里墩村,对引进的12个玉米品种的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产量等生物学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的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产量在5 250 kg/hm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玉米品种的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等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值分别大于18μmol/(m2.s)、4.5 mmol/(m2.s)和165mmol/(m2.s),表现出较好的光合特性。可见,强盛12号、长城799、先锋335、郑单14号适合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生物性状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西夏区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摘要:分析了银川市西夏区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揭示了肉牛养殖中存在的肉牛良种工建设滞后、养殖资金短缺、饲养水平低、产业链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肉牛 养殖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追寻的脚步——宁夏农科院信息所“十一五”发展与创新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摘要: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现有在编职工27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含在读)5人、本科学历17人,高级职称13人、其中研究员6人;自治区313人才1人,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夏干旱区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耗水强度整体随着生育期的延后逐渐增大,在结果盛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各个生育期各处理日耗水强度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水量达到563 mm时,完全能满足黄瓜水分需求,产量最高,且水分利用率达到33.4 kg/m3。

关键词: 黄瓜 灌水量 耗水规律 水分利用效率 日光温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乌素沙漠直播造林技术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摘要:沙漠中常见的造林方式有直播造林、扦插造林和植苗造林,根据试验与生产实践,对这3种造林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毛乌素沙漠地区直播造林取得了较大成功。文章以横山县为例,介绍了毛乌素沙漠直播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直播造林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3414”模型研究宁夏盐池县玉米氮磷钾施肥效应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在盐池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地力贡献率为54.84%,说明土壤属于中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 751.45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12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1 023.45 kg/hm;施用纯K 75kg/hm2的增产效应为236.7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P>N×K>P×K。施氮(N)量为360 kg/hm2,施磷量(P)为107.81 kg/hm2,施钾量(K)为4.30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7 652.23 kg/hm2。玉米产量与N、P、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为玉米生产施肥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玉米 肥料效应 测土配方 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间套复种大豆生产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宁夏农林科技 2011

摘要:简述了宁夏间、套复种大豆生产的发展现状及在宁夏的种植模式,并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豆 间作 套种 复种 种植模式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