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土旱塬黑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0年(1979~2008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黄土旱塬黑垆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不同土壤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SNP和MNP处理可提高土酶蔗糖酶活性,比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19.98%、19.14%;土壤脲酶活性单施M效果最佳,较对照提高30.72%,MNP和SNP处理优于其它处理;MNP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效果最好、增幅196.5%,单施M和SNP效果次之;单施N可提高土壤蛋白酶活性,较对照增加28.3%,而施P有抑制黄土旱塬黑垆土蛋白酶活性的作用。脲酶与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41,过氧化氢酶与碱性磷酸酶、脲酶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长期有机-无机NP肥配施是促进黄土旱塬黑垆土土壤良性循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施肥管理措施。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相关性 土壤酶活性 耕地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与葫芦素B含量的关系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通过测定3种不同抗性甜瓜属作物根系中葫芦素B含量的差异,探讨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与葫芦素B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接种根结线虫前,供试材料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以酸黄瓜的最高(1.31μg/g),非洲角次之(0.85μg/g),北京截头最低(0.35μg/g),表明酸黄瓜中葫芦素B的本体含量较高;接种根结线虫后,酸黄瓜、非洲角、北京截头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升高至3.88、2.67和0.49μg/g,较相应未接种对照分别升高了2.57、1.82和0.14μg/g,表明酸黄瓜经线虫诱导后葫芦素B含量上升较大.(2)酸黄瓜受线虫危害低于非洲角并显著低于北京截头,说明酸黄瓜的抗线虫能力较强;供试材料受害程度与葫芦素B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作物的抗线虫能力与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含量越高,抗性越强.研究认为,酸黄瓜的高葫芦素B含量是其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化学证据.

关键词: 酸黄瓜 南方根结线虫 抗病性 葫芦素B 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光合响应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酸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度抗性,明确其抗性的光合响应特性,为进一步抗性基因的分离及功能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苗期人工接种技术,研究线虫侵染对抗、感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线虫侵染使抗病材料酸黄瓜叶绿素(Chl)含量降低幅度显著小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酸黄瓜Chl随氮素含量降低较北京截头平缓;抗、感材料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下降,酸黄瓜胞间CO2浓度(Ci)下降,而北京截头Ci上升,酸黄瓜Gs对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持续下降的反应较北京截头敏感;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幅度酸黄瓜小于北京截头,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升高幅度酸黄瓜显著高于北京截头;酸黄瓜Pn/Ci初始斜率变化不大,而北京截头Pn/Ci急剧降低。【结论】酸黄瓜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小,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使线虫侵染对酸黄瓜植株生长造成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酸黄瓜 南方根结线虫 抗性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蚜虫为害对五个燕麦品种苗期体内几种物质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蚜虫为害后燕麦苗期植株体内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的变化,评价这4种物质与燕麦抗蚜性的关系,探索燕麦抗蚜的生化机制,为选育抗蚜燕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田间具有不同抗蚜表现的5个燕麦品种,待幼苗长至3叶期接蚜,分别于接蚜时和接蚜后不同时间测定其体内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的含量,与同期未接蚜植株做比较。[结果]随着感蚜时间增加,每个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作为抗蚜物质的总酚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也有所增加。[结论]说明燕麦的抗蚜性与其体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酚类物质含量有关。

关键词: 燕麦 抗蚜性 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砂田西瓜土壤温度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传统砂田增温保墒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对土壤的增温效果,提高砂田生产效率,在甘肃皋兰干旱山区的砂田上进行全地膜覆盖(FM)、起垄覆膜(RM)、半地膜覆盖(HM)、和不覆膜(CK)4种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各覆膜处理在5cm、10 cm、15 cm、20 cm、25 cm土层的日地温、西瓜各生育时期平均地温及积温均为全覆膜>起垄覆膜>半覆膜>不覆膜,但随着土层的加深,增温效果逐渐减弱。各覆膜处理西瓜果实比不覆膜处理提前10 d左右成熟,并且西瓜产量和品质均以全覆膜(FM)最优,其产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传统半覆膜提高26%和10%。

关键词: 砂田 西瓜 覆膜方式 土壤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设想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

摘要:近年来,现代农业在飞速发展,随之形成了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资源。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从而为现代农业的再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支撑。分析了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的设想,最大限度地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资源建设、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

关键词: 农业科学技术档案资源 安全管理 有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H处理对甜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诱导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在甜瓜抗病性诱导中的作用,以抗白粉病甜瓜品种Tam Dew和感病品种卡拉克赛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苯丙噻二唑(BTH)喷雾或白粉菌接种后甜瓜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BTH处理或白粉菌接种均可诱导甜瓜叶片SOD、PAL活性升高,抑制CAT活性,导致叶组织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增加,BTH喷雾+白粉菌接种比二者单独处理效果更好。结果表明,BTH处理后叶片O2.-产生速率提高和H2O2积累是甜瓜抗白粉病能力提高的重要机制,BTH通过诱导ROS代谢酶活性调节H2O2含量,且BTH诱导的甜瓜抗病性与品种的基础抗性有关。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苯丙噻二唑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

财会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为确保科研项目经费准确合理的使用和科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经费管理 对策与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作物秸秆饲草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农区重要的饲草料,对秸秆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应用化学分析法对玉米、小麦、裸燕麦、谷子、糜子、高粱6种作物秸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钙、铁和磷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作物秸秆中,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最高(77.2 g/kg);糜子秸秆的粗脂肪含量最高(21.7 g/kg);粗纤维含量最低(312.8 g/kg);谷子秸秆的钙和铁含量最高(分别为4.76 g/kg和598.66 mg/kg);玉米秸秆的磷含量最高(0.84 g/kg)。采用有机物质消化率对6种作物秸秆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排序为糜子(52.22%)>玉米(48.07%)>高粱(44.86%)>谷子(41.28%)>小麦(30.91%)>燕麦(29.41%)。

关键词: 作物秸秆 营养品质 有机物质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2005-2006年在甘肃陇东旱塬研究了21个冬小麦品种的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之间的差异。产量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供试的21个品种之间籽粒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但其田间耗水量的概论值P=0.277,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之间籽粒产量、田间耗水量的差异表现在水分利用效率的异同上,品种(系)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5),品种之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为11.2%,这进一步证实,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小麦品种之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可达到66%,即达到相同产量的不同品种小麦,耗水量可相差66%,或在相同耗水量时产量可增加2/3。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