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杏新品种京绯红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绯红(Prunus armeniaca L.)杏由晚熟品种串枝红和极早熟品种骆驼黄通过人工杂交育成.果实圆形,果顶凹,缝合线深度中等,两侧果肉较对称;平均单果质量74.5 g,最大单果质量92.6 g.果皮底色橙黄,着中等面积片状红色;果肉橙黄色,汁液、纤维含量中等,果实硬度中等偏硬,味酸甜,略有香气;半离核,苦仁.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3.5%,果糖含量0.804%、葡萄糖含量1.50%、蔗糖含量6.14%、苹果酸含量0.795%、柠檬酸含量0.756%.在北京地区,4月上中旬盛花期,花期5~7d.4月中下旬展叶,11月中下旬落叶,年生育期约210 d.成熟期介于双亲之间,北京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约90 d,大约比串枝红提前1周、晚于骆驼黄3周,可持续采摘2周左右.果实较硬、耐贮运、供应期长.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北京地区及具有相似气候的地区种植.


基于数据同化系统的作物产量预测研究进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数据同化系统融合了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势,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状况的有力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同化算法的发展情况、多源遥感数据在数据同化上的应用潜力、数据同化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同化系统的尺度效应4方面进行论述。并且针对农业应用现状,提出未来应充分挖掘多源遥感数据、多作物生长模型集合和数据算法的优势,最终实现以机理模型为纽带的作物估产模式,并为制定田间管理策略、规划粮食产业布局和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产量 数据同化系统 多作物生长模型集合 多源遥感数据


一次性接触施控释尿素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育秧箱接触施肥是一种轻简高效的控释肥施肥技术,将控释肥在水稻育秧时一次性集中施于种子附近,水稻根系紧密包裹住控释肥,水稻带肥移栽.在接触施肥条件下,研究控释尿素不同施用量以及不同育苗方式下的秧苗素质,并比较控释尿素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水稻育秧箱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常规氮肥施用量(180 kg/hm2,折合每盘控释尿素1 509 g)为基准,按照常规育秧方式设置不同控释尿素氮用量(FFP,25%CRU、50%CRU、75%CRU、100%CRU),同时在50%CRU基础上设置另外2种育苗方式处理,即50%CRU+S1、50%CRU+S2处理,进行育秧试验,针对不同控释肥用量,模拟箱式育秧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控释尿素用量为755 g时(50%CRU),水稻出苗率为83%,且秧苗素质、秧苗生长发育均最佳,与常规育秧(FFP)相比,秧苗的地上部干重、充实度、壮秧指数分别提高22.50%、54.55%、70.00%;秧苗的根长、根系活力、苗高分别增加20.53%、67.00%、36.80%.当育秧盘控释尿素用量超过755 g时,育苗土含水量较低,土壤电导率(盐度)过高,导致秧苗素质显著降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FFP)相比,50%CRU、75%CRU、100%CRU处理的水稻,其成熟期叶绿素含量、株高、茎蘖数分别提高9.68%~10.04%、7.60%~9.57%、13.02%~15.72%,生育期延长8~10 d,每穗实粒数、产量分别增加13.71%~30.64%、18.88%~43.68%.施用控释尿素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其中100%CRU处理的产量最高.育秧盘控释尿素接触施肥量为755 g(50%CRU)时,水稻秧苗素质、秧苗生长发育显著优于常规育秧;当育秧盘控释尿素量高于755 g(75%CRU、100%CRU)时,水稻的出苗率、秧苗素质下降,2组优化处理在育苗阶段未表现出优势.育秧盘控释尿素接触施肥量为1 509 g(100%CRU)时,水稻的产量最高,施用控释尿素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因此,综合考虑秧苗素质和水稻产量,土壤肥力较低时采用100%CRU,尽管出苗率低,秧苗素质有一定下降,但是后期由于水稻自身适应,可获取最高产量;土壤肥力较高时,适宜采用50%CRU处理,秧苗素质最佳,而且能维持较高的产量.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京农72
《麦类作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农72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培育的常规小麦新品种,2008年以我所自主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品种京冬17作母本,抗倒、抗病、抗逆、广适小麦品种济麦22为父本进行有些杂交(京冬17/济麦22),经常规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23年1月和5月分别通过了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京审麦20230001和国审麦20230187。1特征特性京农72为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为253~263d,抽穗期、成熟期比对照中麦175晚3d。


板栗花发育B类基因CmPI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PISTILLATA(PI)基因作为控制花器官发育的B类功能基因中的一员,在花器官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探究PI基因在板栗花发育中的功能,对板栗花器官B类基因PISTILLATA(PI)进行鉴定和功能分析。【方法】在板栗基因组数据中检索PI同源基因CmPI,并克隆编码区序列。利用在线工具对CmPI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CmPI在板栗不同组织及不同花发育时期的时空表达模式。构建35S::CmPI-GFP融合载体,瞬时转化烟草叶片,进行基因表达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将过表达载体35S::CmPI转入野生型拟南芥获得过表达植株,验证CmPI在花发育中的功能。【结果】克隆到的板栗CmPI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630 bp,编码209个氨基酸,有高度保守的MADS域(MADS-box)和K域(K-box),属MADS的Ⅱ型亚家族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CmPI主要在板栗雄花中表达。在拟南芥中过表达CmPI导致萼片转变为花瓣样组织。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mPI过表达拟南芥中除C类基因AtAG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外,其他A类、B类、E类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结论】鉴定到的MADSbox基因CmPI为板栗花发育B类基因,可导致萼片花瓣化,可能是抑制雌花苞片进一步发育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板栗 花器官 B类基因 基因功能验证 PISTILLATA


簇生朝天椒新品种国塔612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国塔612是以MS两用系18-Y420为母本,以自交系18-Y4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簇生朝天椒一代杂种.中熟,生长势强,坐果集中,分枝能力强,有效分枝8~10个.果实簇生,单簇8~12个果,单株结果数80~100个,青熟果绿色,商品果红色;果实指形,纵径约7.5 cm,横径约1.2 cm,果肉厚约0.15 cm,单果质量约7 g,VC含量1 176.0 mg·kg-1(FW),辣椒素含量740.83 mg·kg-1(DW),辣味浓,抗烟草花叶病毒(TMV),中抗疫病,干鲜两用,脱水快,易干制,鲜椒产量1 560 kg·(667 m2)-1 左右,干椒产量390 kg·(667 m2)-1 左右,适合河南地区露地种植.


基于CRITIC-TOPSIS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分区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揭示四川省会理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障碍因素,划定耕地质量提升类型区,并提出耕地质量提升措施,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构建会理市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赋值法量化评价指标,利用CRITIC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TOPSIS模型计算耕地质量指数贴近度,并引入障碍度模型识别耕地质量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会理市耕地质量指数平均贴近度为0.527,平均等级为5.52等,耕地质量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总体以中等地为主,仍有大量低等地,耕地质量分布差异明显;高等地主要分布在市域中南部,中等地分布在市域中部以及北部,低等地分布在市域北部和南部。低等地与中等地均存在重度障碍因素,总体以土壤有机质为主,土壤酸碱度、道路通达度为辅的障碍因素影响面积最大。结合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中低等地障碍因素诊断结果,以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将会理市分为重点提升区、优先提升区、一般提升区、综合提升区、保护提升区共5个类型区,并提出相应耕地质量提升措施,进而为会理市耕地质量提升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耕地质量评价 CRITIC-TOPSIS模型 提升分区 会理市


从内审视角优化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以某农科院下属研究所为例
《中国农业会计 》 2024
摘要: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如何保障农业科技经费顺利运转,是当前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当前一些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够科学、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经费使用效益。本文以某市农科院下属某研究所为例,从内审视角出发,指出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立足该单位实际,提出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途径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