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分对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效果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水基成膜法研制出低成本、易降解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应用性能测试、不同田间持水量下土壤培养及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养分释放规律与生物学效应,试验表明:微水溶性包膜材料致密、整体厚薄较均一,其吸水性、透水性能优良,且具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在田间持水量50%、60%、70%条件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与水分呈正相关关系,24 d后硝态氮含量呈高于尿素处理趋势。在田间持水量50%、60%、70%三种水分条件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处理油菜产量均高于尿素处理,在70%田间持水量下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处理增加了Vc含量,但没有显著增加油菜含氮量、硝酸盐含量和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硫供应对章丘大葱生长和含硫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章丘大葱为材料,并以珍珠岩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硫供应水平对大葱营养生长前期的干物质累积及含硫有机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硫供应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大葱生长和含硫有机物含量。在硫不足(SO42-0.01 mmol/L)和硫充足(SO42-4.00 mmol/L)供应条件下,随氮供应水平提高,大葱植株干物重明显增加,当供氮水平为N 6.0 mmol/L时,植株干物重及吸硫量达到最大;增加硫素供应可显著提高植株的硫含量和总硫量。然而,硫供应不足时,随着供氮水平提高,植株含硫有机物含量逐渐下降;反之,充足供硫条件下,随着氮供应水平的提高,大葱含硫有机物含量出现先增加后降低。当供氮水平为N 12.0 mmol/L时,含硫有机物含量最高,达到7.23μmol/g,FW。过量氮供应(N 24.0 mmol/L)则抑制植株生长,降低含硫有机物含量。因此,充足供硫条件下,氮素调控水平对保证大葱高产和高含硫有机物含量至关重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迪链霉菌A02抗真菌活性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生物工程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迪链霉菌A02是从京郊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植物病原真菌高效拮抗菌株。为了明确其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利用大孔树脂和硅胶吸附柱层析、HPLC循环制备分离等方法,从菌株A02发酵液中分离获得了纯度达99.845%以上的单一组分活性化合物。经紫外光谱、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和解析,确定了该活性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65,分子式为C33H47NO13,化学结构与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纳他霉素相同。这一结果揭示了利迪链霉菌产生抗真菌天然产物的新功能,并为纳他霉素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季节对糯玉米淀粉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分析了淀粉在春季和秋季的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生长季节不影响淀粉的结晶类型,供试糯玉米淀粉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均表现出典型的"A"型衍射特征。然而,淀粉的晶体结构和糊化特性在生长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和春季糯玉米淀粉相比,秋季糯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尖峰强度、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崩解值。糯玉米淀粉的回复值较低,且秋季糯玉米淀粉显著低于春季糯玉米淀粉。淀粉的结晶度、尖峰强度和糊化特征值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结晶度和各尖峰强度呈两两显著正相关。结晶度和峰值黏度、崩解值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85),和谷值黏度、糊化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55),和回复值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9)。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在不同生长季节中的变化主要由淀粉晶体结构(结晶度和尖峰强度)变化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抗病毒基因zym-CH的比较图谱定位
《园艺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瓜抗ZYMV-CH(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中国株系,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CHINA)野生种质P.I.595203和感病自交系98R为试材构建F2群体和F2:3群体,采用BSA法筛选与抗病基因zym-CH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利用以F2S8群体(P.I.296341-FR×97103)构建的西瓜参考遗传图谱进行zym-CH的比较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考遗传图谱已经定位的RAPD和SSR标记中,RAPD标记b13-1400与zym-CH的遗传距离为25.6cM;SSR标记MCPI-14和MCPI-26与zym-CH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7cM和87cM,比较分析发现这些标记在两个图谱上的分布呈共线性关系。根据zym-CH与标记b13-1400、MCPI-14和MCPI-26之间的遗传关系,将西瓜抗病毒病基因zym-CH初步定位在西瓜参考遗传图谱3号连锁群105cM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花期生理形态指标与卫星遥感光谱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冬小麦花期长势遥感监测的精确性与普适性,在集丘陵地、河滩地及平原地为一体的冬小麦种植区域设计了田间试验,利用卫星影像信息结合地面GPS定点试验数据,在分析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冬小麦花期LAI和生物量两个主要群体长势指标可行的基础上,对卫星遥感光谱信息与冬小麦花期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片水分含量和叶片氮素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与LAI、叶片氮素含量和叶片水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好,RVI(比值植被指数)与生物量和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好,GVI(绿度植被指数)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较好,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NDVI、RVI及GVI是较为理想的可用于监测冬小麦花期生理形态指标的敏感遥感指数。进一步以这些敏感遥感指数作为因变量建立了冬小麦花期生理形态指标的遥感监测模型。利用本模型可以反演多个生理形态指标,便于对冬小麦花期的长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对日光温室独本菊品种‘神马’干物质分配影响的模拟
《植物生态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定量研究氮素对日光温室独本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该研究以独本菊品种‘神马’为试验材料,于2005年10月~2006年7月在北京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氮素水平的栽培试验,以生理辐热积为发育尺度,定量分析了氮素对独本菊品种‘神马’干物质分配指数动态的影响,建立了氮素对日光温室独本菊品种‘神马’干物质分配影响的模拟模型,并用与建立模型相独立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独本菊品种‘神马’叶片累积氮含量最大值出现在现蕾期,现蕾期叶片累积氮含量适宜值为1.62g·m–2。模型对日光温室独本菊品种‘神马’各器官干重预测结果较好,茎、叶和花干重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4、0.97和0.94,相对预测误差分别为10.3%、5.76%和4.02%。该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根据温室内的气温、太阳辐射、日长和现蕾期叶片累积氮含量预测日光温室独本菊品种‘神马’各个器官干重随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从而为日光温室独本菊品种‘神马’生产中氮素的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密度条件下不同生态区变换地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玉米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吉林省、北京和河南省3个生态环境中对同一来源于X系单交种的早代S1、S2和S3等后代群体进行变换地选择,研究在90000株/hm2的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各世代群体的非有利基因型植株的淘汰效果和入选优良植株的选择效果,并对不同生态区的变换选择途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河南省生态环境下对影响产量潜力的子粒败育、果穗畸形植株淘汰效果较为突出。北京和吉林省生态环境对影响抗旱和耐低N等抗性性状的雌雄不协调植株淘汰效果突出;在S3代入选植株的平均粒重高达130g/穗,显示出较高的单株产量潜力,其相关农艺性状和果穗产量性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3个生态环境中,河南省环境胁迫性最强,入选果穗最少,入选果穗平均单穗粒重最低,对玉米植株与产量间接相关的抗性选择更有利;吉林省和北京则入选果穗多,入选果穗的平均粒重相对较高,对玉米产量直接性状选择更为有效。因此,在北京、吉林省和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变换地选择育种可以选出产量潜力高、综合抗性理想的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吉单261和京单28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显著下降;基础荧光显著增加,最大荧光、可变荧光和PSⅡ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随着光强增加,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下降幅度明显加剧;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增加幅度则明显减缓。表明水分胁迫使玉米叶片光合性能减弱,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减少,光合电子传递能力下降,PSⅡ潜在活性受到抑制,过多的光能多是以非光化学猝灭等其他形式耗散掉,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抗枯萎病相关EST-SSR的信息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诱导的抑制差减杂交cDNA文库测序获得的4 000条EST进行分析,经过前处理后拼接得到1 487条unigene序列,全长为759 kb。在其中978条unigene序列中共检索出2 136个EST-SSR,出现频率为53.4%。EST-SSR的平均分布距离和平均长度分别是1/0.36 kb、19.59 bp。EST-SSRs中的重复单元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二者在总EST-SSRs中的出现频率为98.08%。GA/TC和GAA/TTC是二、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类型,分别占二、三核苷酸重复的25.78%和12.97%。西瓜抗枯萎病相关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为进一步建立西瓜EST-SSR标记和探索其在西瓜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