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白粉病流行过程的系统分析及防治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小麦白粉病流行过程的系统分析,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了分区;建立了秋苗病情与10月雨量、11月平均气温,早春病叶率与秋苗病叶率,全程病情与3月平均气温以及病害潜育期与温度的回归模型;定量地描述了利用品种抗性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提出小麦白粉病综合防治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黄陂县滩坡草场综合开发利用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在人口急剧增长,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开发和提高草地生产潜力已被世界先进国家誉为“绿金勘探”。 一些牧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原苏联、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草原大国,开发建设人工草地占天然草地总面积的10%左右。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南方草山草坡建设。在开发面积成片的山地草场之后,注意到低海拔草地,尤其是滩涂草场的优势。这些草场具有土质肥沃,交通便利,离大中城市近、人口素质高,较易建设成效益好的商品生产基地。


调整品种结构 提高稻米质量
《湖北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是我省首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播种面积约3900万亩,占粮食总播面的50%,年产稻谷约175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70%。稻米是我省人民的主粮,除自给有余外,每年还可调销外省15亿kg,外销能力在主产稻米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中居首位。


早熟早稻“4023”秋种救灾情况及问题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4023”作早稻种植于4月初播种,5月上旬栽秧,7月15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05天,与二九青相同。1990年参加湖北省早稻早熟组预试,亩产462kg,比二九青增产20%。1991年参加湖北省早稻早熟组区试亩产322kg,比二九青增产12%。1991年在监利等20个县市种植5万亩,表现早熟高产,深受群众欢迎。1991年作秋种救灾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神农架及三峡地区的食用豆类资源
《湖北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一、概况 神农架及长江三峡地区独特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形成了多种食用豆类作物生存繁衍的基础。长期以来,本区食用豆类作物种植十分广泛,豆类作物在山区人民的食物构成和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1987~1990年神农架及三峡地区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粮食作物组对本地区地处北纬29°07′~32°37′、东径108°21′~111°36′之间的22个县(市、林区)进行了食用豆类资源考察,共搜集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饭豆、多花菜豆、黎豆、小扁豆、普通豇豆、野生豆类等作物的种


应用氯氰灵防治多种作物害虫
《植物保护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十多年来,生产上广泛使用菊酯类农药,这类农药较之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有高效低毒之优点,但成本较高,有关科研单位通过多种途径将菊酯类农药中的无效体转为有效体,低效体转为高效体,并加入增效剂,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防效的目的。天津农药总厂近年开发2.5%氯氰灵是一种增效不增毒的菊酯类农药优良制剂。为探明其应用价值,


粳型光敏核不育两系杂交稻原种生产
《湖北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光敏核不育两系法杂交粳稻的种植,已由试验、示范开始向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它同常规稻和“三系”杂交稻一样,在生产上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以及双亲自身产生的分离和变异,都会导致父、母本失去原有的特征、特性,出现不


棉属八个种(种系)的细胞质对陆地棉花器性状的影响
《遗传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具有草棉、亚洲棉、异常棉、长萼棉、哈克尼西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种系蓬蓬棉、墨西哥野生棉细胞质的中棉所7号(陆地棉)同核系为材料,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对陆地棉花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哈克尼西棉胞质系为雄性不育、不形成正常花粉外,其余各系育性正常。在单花花药数上,哈克尼西棉胞质系比陆地棉胞质系(106枚)增加约20枚,异常棉和亚洲棉胞质系则分别减少到68枚和75枚,其余各系均在106枚左右。在花蕾形态性状上,哈克尼西棉胞质系较陆地棉胞质系瘦小,亚洲棉和异常棉胞质系则较之尖削、瘦长。各可育胞质系与陆地棉胞质系在花粉粒形态、大小上差异不大。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及其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土壤持水模型以及根据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预测土壤持水特性的研究进展.土壤持水模型及其预测方法是基于土壤持水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根据适当的统计与回归分析方法或土壤物理学中的基本假设和模型提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满意的理论和模型可以全面描述和预测土壤的持水特性.土壤的持水模型及其预测方法,既要求能真实地描述土壤的持水过程,又必须简便实用,到目前为止,还有待土壤学家及其它学科研究者的共同探索.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 预测方法


磷肥合理施用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从肥料和土壤两个方面对合理施磷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被迅速吸持,磷肥在土壤中转化的实质是速效磷的缓效化。评价磷肥不能简单地只看磷肥本身的水溶性。本文还对有关磷肥力测定法和磷肥施用量预测法进行了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