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农垦科学院两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新疆农垦科技 》 1990
摘要:新疆农垦科学院牧兽医所取得的“绵羊精液冷冻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与“绵羊绦虫病防冶研究”两项科研成果,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大、推广范围广,分别荣获198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地乐胺防除菟丝子研究初报
《新疆农垦科技 》 1989
摘要:菟丝子俗名黄缠、无根草,是一种常见的高等寄生性恶性杂草。它的种子萌发后,利用它的线型茎缠绕植物,并产生吸盘,吸取植物的营养和水分来供它生长发育,而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北疆农区养羊冬春补饲效果调查
《新疆农垦科技 》 1989
摘要:新疆养羊业由于冬春雪大、寒冷、草缺,羊只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不仅严重影响毛肉生长,而且死亡率高。为此,我们在农七师125团于1985—1987年三年对羊群进行冬春补饲试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区养羊业上的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被动局面,农区农副产品得到了充分利用,加快了农区养羊业的发展。现将调查情况摘要如下:


提高樟子松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新疆林业 》 1989
摘要:樟子松四季常青。随着城镇绿化以及防护需要,栽植樟子松愈来愈广泛,因此我们把几年来移栽樟子松的技术措施加以总结,以供借鉴。 一、掌握好移植时间 樟子松是初春萌动早的树种,树液开始流动时间比柳树早7—10天。当平均气温回升到9℃左右,地温回升到3—5℃(指20厘米以内土壤温度)时,就可能解除休眠,开


略论秸秆还田的效果及其措施
《新疆农垦科技 》 1989
摘要:本文根据调查、测定的资料,阐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提出了秸秆还田应注意的技术问题;肯定了实行秸秆还田是当前培肥增产的重要措施。


叶面宝对园艺作物增产效益的试验研究
《新疆农业科技 》 1989
摘要:叶面宝是广西化工研究所最新科技成果,1985年通过成果鉴定,并获得国家专利。现已在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推广面积8000万亩左右。使用效果与日本获七国专利的同类产品“爱多收”相当,而使用量及成本仅占“爱多收”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林农间作”应大力提倡——我区“林农间作”谈
《新疆林业 》 1989
摘要:林农、林果间作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但作为一种生态农业类型在生产中应用和推广,还是近期研究的结果。1981年以来,我国“三北”地区在高产和低产农业大面积林农间作,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是我国北方平原农区林农同步发展,促进多种经营,改善农田结构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理想形式。在新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然界中,一切绿色植物生长速度的快与慢,积累有机物质的多与少,除自身遗传特


沙漠里的一颗绿色明珠
《新疆林业 》 1989
摘要:在祖国西北边陲干旱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出现了一片林带成网粮丰畜旺的绿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注意,先后有美国、法国、西德、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尼日尔等国的二十多批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前来考察,国内许多省区的代表更是络绎不绝。这片新开垦的处女地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五○团场。


杜洛克猪生产性能的测定
《新疆畜牧业 》 1989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的需求已由少增多,由脂肪转向蛋白,养猪业的方向也将由脂肪型、脂肉兼用型转向瘦肉型。当前,杜洛克猪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在国际上的几个主要肉用品种中,杜洛克猪的增重,饲料利用率皆占第一位。杜洛克猪是19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育成。主要亲本有: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毛猪,纽约州的红色杜洛克猪,康乃狄州的红毛巴克夏猪。全名杜洛克泽西猪,简称杜洛克。因被毛由金黄色到暗红色又叫金毛猪,红毛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