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绵羊胚胎非手术移植初研简结
《新疆农垦科技 》 1982
摘要:家畜胚胎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繁殖新技术,它为挖掘良种母畜的繁殖潜力开辟了新的途径。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胚胎移植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与不断深入,使移植方法从手术移植推进到非手术移植,从而使某些家畜的胚胎移植技术发展到实用阶段。 由于绵羊子宫颈管腔弯曲而狭窄,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曾进行一系列非手术移植研究,据我们所知均未能取得成功,绵羊的胚胎移植技术一直停滞在手术移植阶段。


努力促进池塘养鱼的发展
《新疆农垦科技 》 1982
摘要:发展池塘养鱼是发展渔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好处很多: (1)投资少,建造简易,可以根据水面地势、居民分布等条件灵活设置,将自然坑洼加以整修,面积可大可小,使水深达2米,即可养鱼。一个基层生产单位,甚至个体农民都可建造,不需要国家多少投资。 (2)池塘养鱼生产周期短、饵料系数低、收效快、盈利高。石河子农学院试验农场二连自养鱼


胡杨无性繁殖的成苗条件及有关问题分析
《新疆林业 》 1982
摘要:胡杨对大气干燥、风沙盐碱等生境条件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并有喜光、萌芽性强和水平根发达,根易产生根蘖苗的特性,是戈壁、沙漠和盐渍土的主要造林树种.过去,利用胡杨根蘖苗或在胡杨根蘖苗上嫁接其他杨树(主要是新疆杨),解决盐碱地造林树种问题,取到了一定效果.近几年,由于胡杨大面积播种育苗获得成功,使盐碱地造林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但采用种子


家鱼精液冷冻技术的探讨
《新疆农垦科技 》 1981
摘要:鱼精冷冻技术的研究为世界渔业所重视,力寻突破和应用。它的应用可以长期保存家鱼精液,提高鱼精利用率,出售良种精液,应付雄性亲鱼的衰老、意外死亡;减少雄性亲鱼的培育量和鱼苗的运输;扩大亲鱼配偶范围,促进鱼类新品种培育;防止鱼种退化和减少鱼病传染。据报道从1953年以来,国内外对此技术曾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般受精率在18~89%,同时对冻精延寿精子,受精和孵化各单项因子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冻精育成鱼苗尚少,还未见用于生产。


塑料大棚滴灌蔬菜的耗水量及灌溉制度
《灌溉排水学报 》 1981
摘要:滴灌与沟畦灌相比,具有省水、增产等显著特点。为了掌握滴灌蔬菜的耗水规律以及对增产、省水等最为有利的滴灌制度,从1978年开始对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大棚主要蔬菜,进行了灌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于后。


有关滴灌设计的几个参数的测定
《新疆农垦科技 》 1981
摘要:为了搞好滴灌的设计工作,我们在1977—1980年先后在石河子和吐鲁番等地,测定几个有关滴灌设计的参数。 一、滴灌计划湿润层深度 滴灌计划湿润层深度是确定滴灌制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应等于作物主要耗水层深度。我们是通过测定在滴灌条件下的作物根系密集层的深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消失情况,来确定的。实测各种作物密集根系层的深度见表1。


滴灌作物耗水量的计算
《新疆农垦科技 》 1981
摘要:要合理的确定滴灌作物的灌溉制度,首先必须掌握滴灌作物的耗水量及其变化规律。本文根据滴灌特点和气象条件对作物耗水量的影响,对滴灌作物耗水量的计算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耗水量与水面蒸发量的关系式及运算方法。根据该公式,只要知道某一地区的气象条件(如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即可较为准确地估算某一滴灌作物的耗水量。文后有附表,供计算时直接查用。


滴灌效益试验总结以及发展滴灌的意见
《新疆农垦科技 》 1981
摘要:一、试验概况: 1977—1980年,我们对滴灌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其项目有滴灌效益、滴灌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滴灌制度与作物耗水规律等。其中滴灌效益对比试验是在石河子分五个点进行的。当地绝对最高气温42℃,绝对最低气温-39.8℃,作物生育期间(4—10月)蒸发量为1372毫米,降水量为144毫米,相对湿度为53%,试验地为非盐化土壤,质地分别为砂壤、中壤和重壤,地下水位8米以下,滴灌水源为井水,水质良好,水温12℃左右。试验作


塑料大棚滴灌蔬菜的耗水量及灌溉制度
《新疆农垦科技 》 1981
摘要:为了掌握滴灌蔬菜的耗水规律以及摸索对增产、省水等最为有利的滴灌制度,我院从78年开始对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大棚主要蔬菜,进行了灌溉试验。 一、试区概况 试验是在北疆石河子一四五团场种畜队进行的。当地4—10月为蔬菜生育期,78—80年生育期的月平均温度为8.8~25.7℃,最高月平均温度为7月,生育期内降水及蒸发量见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