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炎康宁1号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畜禽种业 2008

摘要: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因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常根据炎症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卡他性、卡他脓性和脓性三种。其分泌物也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不定期从阴道排出清稀无粘性或清亮混有脓性絮状物或呈面汤样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生物农药对枸杞瘿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农药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4种生物农药对枸杞瘿螨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枸杞瘿螨毒力顺序为0.3%苦参碱AS>歼年虫菜蛾特WP>0.2%伟鼎EC>0.2%福达甲维EC。以0.3%苦参碱AS和歼年虫菜蛾特WP对枸杞瘿螨的毒力较高,LC50值在0.99~6.09mg/kg之间;0.2%伟鼎EC和0.2%福达甲维EC对枸杞瘿螨的毒力水平比较接近,LC50值在6.73~14.62mg/kg之间。

关键词: 生物农药 枸杞瘿螨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及药剂筛选试验

宁夏农林科技 2008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25%腈菌唑乳油、10%高渗三唑酮乳油对小麦白粉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一次用药14天后试验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均显著优于对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且对小麦安全无药害,建议今后可作为小麦白粉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并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25%腈菌唑乳油 10%高渗三唑酮乳油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小麦育种及育种方向的转变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小麦是宁夏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加,提高小麦单产势在必行;宁春4号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以来,迄今也有近30 a的历史,但仍没有更好的品种出现来实现宁夏春小麦的第5次更新;而引进的以蓝粒作为标记性状分离、保持不育系的新型蓝粒二系法杂交小麦系统,是一套切实可行的杂交小麦系统。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新型两用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学习月刊 2008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并完成政府下达的农业科研项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应用型农业科研院所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正逐步改制为企业。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部地区政府引导农民就近转移的有效方式研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摘要:农民就近转移尤其需要政府的有效组织和引导,然而,学界近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本研究认为,引导农民企业携带农民就近转入城镇、以"两地两换"方式引导农民向农村城镇转移、以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特别是初中后教育问题引导农民进城等,才是西部政府引导和组织农民就近转移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民就近转移 政府引导 有效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属(Lycium Linn.)13份供试材料花粉形态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枸杞属(Lycium Linn.)7种3变种及3个种间杂交后代植株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3份枸杞属供试材料花粉为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片圆形;具三孔萌发沟,直达两极,沟的深浅、孔膜是否明显外突各种间存在差异;外壁条状纹饰作纵向排列,不同的条状纹饰、条纹表面的不规则细横纹以及表面的穿孔是不同种间花粉的区别点;花粉的大小在各种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根据花粉形态建立了7种3变种的分类检索表.

关键词: 枸杞属 花粉形态 分类检索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小杂粮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宁夏是西北地区杂粮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小杂粮呈现市场价位明显提升的发展态势。通过对宁夏小杂粮区域性的优势、生产条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速品种选育和品种更新、培育龙头企业和市场、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小杂粮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延安地区辽东栎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延安地区辽东栎群落的结构特征,为延安森林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延安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辽东栎顶极群落为参照系统,选设5块标准地,并在其中设立36个小样方进行调查,对辽东栎次生林的结构特征及优势种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延安森林区辽东栎次生林内有乔、灌木21种,其中主要的12种乔、灌植物重要值大小排序依次为:辽东栎(41.57%)>小叶锦鸡儿(12.68%)>水栒子(11.58%)>土庄绣线菊(5.03%)、山杏(4.95%)>山樱桃(3.93%)、陕西莢蒾(3.91%)>三裂槭(2.92%)、茶条槭(2.40%)、黄蔷薇(2.36%)和秋胡颓子(2.25%);辽东栎、山杏、三裂槭和杜梨垂直分布呈UML型,侧柏呈UL型,具有ML型分布的植物有茶条槭、山樱桃、大果榆、山楂、小叶锦鸡儿、水栒子、土庄绣线菊、葱皮忍冬、紫丁香和桃叶卫矛,北京丁香呈现M型分布;在群落中出现的21种乔、灌木中,辽东栎、水栒子、小叶锦鸡儿等16种植物呈现集群分布,侧柏等5种植物种群为随机分布;辽东栎种群胸径与高度呈现幂次关系。【结论】延安地区天然次生辽东栎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垂直分层明显,种群以集群分布为主,反映了群落内各种种群对环境非均质性的选择和适应及次生异龄复杂的结构特点,表明辽东栎群落是稳定和可持续的。

关键词: 辽东栎 近自然林经营 林分结构 分布格局 重要值 延安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舍饲滩羊繁殖力的配套饲养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