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施氮对大棚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氮素与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韭菜扣棚期施氮量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养根期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超过225 kg/hm2之后边际效应降低;韭菜的Vc、粗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扣棚期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养根期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韭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韭菜的产量和品质对养根期施肥比扣棚期施肥敏感,因此韭菜的氮肥关键期是养根期。

关键词: 施氮 韭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面覆盖对果园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旱地果园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分析了土壤水分、温度、棵间蒸发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覆膜、覆沙、覆草下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13%以上,可满足果树需水;覆沙、覆黑地膜能显著提高地温,覆草能明显降低地温;4-9月,覆沙、覆膜、覆草的日平均棵间蒸发量仅为CK的53.42%、24.01%、46.64%,有效缓解陇东果园旱季水分不足问题;不同覆盖下果实单果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 地面覆盖 土壤 水热分布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6号

甘肃农业科技 2010

摘要:1品种来源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6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啤酒原料研究所以"883-50-2"为母本、"吉5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8年7月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鉴定,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蔓红皮印度南瓜新品种甘红栗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甘红栗是以短蔓型高代自交系YN0112为母本,以Jar05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红皮印度南瓜一代杂种。早熟,短蔓型,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7~9节,雌花节率高,坐果节位蔓长40~50cm。果实扁圆形,果皮橘红色,覆浅黄色条带,外形匀称美观。单果质量1.0kg左右,果肉橘黄色,肉质甜面,适口糯香。抗白粉病和病毒病。全生育期90d(天)左右,每667m2产量2500kg左右,适于春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印度南瓜 甘红栗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8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陇薯8号以油炸加工型品种大西洋为母本,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材料L9705-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6d(天)左右。薯块椭圆形,皮肉淡黄,薯皮粗糙,芽眼较浅,大中薯率一般80%以上。平均干物质含量31.59%,淀粉含量22.91%~27.34%,粗蛋白2.96%,VC133.2mg·kg-1,还原糖0.24%。每667m2产量1800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陇薯8号 超高淀粉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瓦里短枝苹果生理变化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瓦里短枝苹果生理变化的影响,以瓦里短枝苹果为材料,在室温(温度16~27℃,RH 28%~40%)、地窖(温度13~18℃,RH 54%~62%)和冷藏[温度(4±1)℃,RH 85%~95%]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①盛花后157 d,单果质量无明显增加;②室温贮藏10 d,采摘Ⅴ、Ⅵ期果实乙烯释放高峰出现,达到可食用状态;贮藏20 d,采摘Ⅱ、Ⅲ期果实硬度较高;③地窖贮藏下,Ⅱ~Ⅳ期果实乙烯释放高峰分别出现于25 d、20 d2、0 d,贮藏30 d时果实硬度依然保持在6.00 kg.cm-2以上,风味良好;采摘Ⅴ、Ⅵ期苹果贮藏20 d后,硬度均降到5.00 kg.cm-2左右,肉质绵;④冷藏条件下,不同采摘期果实贮藏120 d后,硬度均在6.00 kg.cm-2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贮藏特性良好。

关键词: 瓦里短枝苹果 采收期 贮藏 生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泉小流域生态恢复的水土效益评价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CSCD

摘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泉小流域生态恢复的水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根据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的坡地、梯田的草地、林地和农田等不同类型土地进行生态恢复的水土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高泉小流域生态恢复的水土效益指数为44.819。其水土效益排序指数排序为:土壤养分效益>林草地生态恢复效益>土壤水分含量效益>农田土地生产力效益。总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治理措施对农田土地生产力和土壤水分效果较之于土壤养分和林草地植被恢复效益来说低,这种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当地实际。也说明该小流域通过治理后,生态恢复还处于初始阶段。图1,表2,参7。

关键词: 小流域 指标体系 水土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的比较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自交系87-1的幼胚和成熟胚为材料,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诱导的幼胚及成熟胚愈伤组织内源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细胞分裂素(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0~7d时,幼胚及成熟胚的IAA和GA3含量均急剧下降,说明在胚萌发阶段IAA和GA3需求量较大。在幼胚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初期(14d左右),2种激素含量出现峰值,反映出幼胚较高水平的IAA和GA3含量,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在胚萌发后的愈伤诱导阶段,成熟胚愈伤中IAA、GA3和ABA含量以及IAA/ABA和GA3/ABA比值明显高于幼胚愈伤,且IAA/ABA和GA3/ABA比值均大幅度上升;而幼胚愈伤组织中IAA/ABA和GA3/ABA比值则稳定地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可以认为,成熟胚愈伤组织中过高水平的IAA、GA3和ABA含量及IAA/ABA和GA3/ABA比值大幅度上升可能是导致其难以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主要生理原因之一。

关键词: 玉米 幼胚 成熟胚 愈伤组织诱导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CSCD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耗散结构性。针对当前中国湿地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利用耗散结构理论与熵,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结果表明,耗散结构理论对恢复湿地生态、发展替代产业、湿地利用与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图1,参11。

关键词: 耗散结构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海拔冷凉气候区胡萝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长江蔬菜 2009

摘要:在甘肃河西走廊沿祁连山高海拔冷凉气候区开展了胡萝卜种植密度、播种时期及平衡施肥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胡萝卜最佳种植密度为10cm×15cm;播种期和出苗期的气温在10℃以上为佳;N,P,K平衡施肥(尿素4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300kg/hm2)可使胡萝卜植株生长健壮,商品性状好,产量高,效益好。

关键词: 胡萝卜 密度 播期 平衡施肥 高海拔冷凉气候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