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多角度光谱数据探测冬小麦氮素含量垂直分布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氮素具有随植株高度层垂直分布的特性,快速、无损探测作物氮素垂直分布状况,对于指导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算法,运用多角度光谱数据估计冬小麦氮素含量垂直分布的方法。分别选用前向和后向不同观测角度组合形成的光谱数据组建植被指数,建立不同高度层的叶片氮素含量探测模型,其中选用±50°和±60°的组合,建立了冬小麦上层叶位叶片氮密度反演模型;选用±30°和±40°的组合,建立了中层叶位叶片氮密度反演模型;选用±20°和±30°的组合,建立了下层叶位叶片氮密度反演模型。针对氮素反演容易受到作物背景(土壤、作物残渣)影响的问题,引入R700/R670比值,改进七种常见的植被指数,利用改进了的植被指数建立了冬小麦上层、中层、下层叶片氮密度垂直分布模型。建模实验结果改进了叶片氮密度上层、中层、下层垂直分布估算结果,验证实验选取建模实验中表现最好的三个植被指数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绿光归一化植被指数(gree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GNDVI)在反演上层、中层、下层叶片氮密度时效果最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可用于植被氮素含量的垂直分布探测。
关键词: 冬小麦 氮密度 冠层光谱 多角度 垂直分布 偏最小二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食品安全体系智能溯源终端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城市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信息化程度,提出一种智能溯源移动终端设计方法。针对溯源信息流程的特点,设计一种以ARM控制器为核心,集成条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GPS定位技术、嵌入式数据库技术的手持终端设备。通过软硬件的一体化协同设计,提高设备集成度,减少溯源流程中人工输入输出环节,在溯源信息载体与集成互连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溯源平台之间建立桥梁和纽带。该设备在项目应用示范中工作稳定,方便实用,提高了城市食品溯源体系的效率。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溯源设备 智能手持终端 二维条码 电子标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ASI高光谱数据的作物叶面积指数估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面积指数(LAI)的快速估算对于及时了解作物长势、病虫害监测以及产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年7月7日在黑河流域张掖市获取的CASI高光谱数据,精确提取出了不同作物的光谱反射率,同时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宽波段和"红边"植被指数在估算作物LAI方面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基于波段组合算法,筛选出作物LAI估算的敏感波段,并构建了两个新型光谱指数NDSI和RSI,最后对研究区域作物LAI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情况下,宽波段植被指数NDVI对LAI具有较好的估算效果,模型的精度R2与RMSE分别为0.52,0.45(p<0.01);对于"红边"植被指数,由于CIred edge充分考虑了不同的作物类型,其对LAI的估算精度与NDVI一致;利用波段组合算法构建的光谱指数NDSI(569.00,654.80)和RSI(597.6,654.80)对LAI估算的效果要优于NDVI与CIred edge,其中,NDSI(569.00,654.80)主要利用了植被光谱"绿峰"和"红谷"附近的波段,模型估算的精度R2可达0.77(p<0.000 1);根据LAI与NDSI(569.00,654.80)之间的函数关系,绘制作物LAI的空间分布图,经分析,研究区域的西北部LAI值偏低,需增施肥料。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作物长势信息、制定施肥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CASI高光谱数据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波段组合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记录间隔时间对山羊行为分类精度的影响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引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对山羊的行为特征进行监测,按照三种不同的记录间隔时间(1 s、2 s、3 s)分批次获取山羊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同时,利用全程的视频监控结合动作发生的时间分析山羊的3种典型日常行为。试验结果显示:1 s和2 s的记录间隔时间对山羊行为模型的分类精度分别为87.75%和86.73%,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3 s的记录间隔时间相比较前两种记录间隔显著性差异明显(P<0.05),且分类精度明显下降为74.32%。总体来说,在不影响分类模型精度的前提下,记录间隔时间可延长至2 s,这样既可以减少数据样本量与数据处理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为干预对动物正常行为的应激影响。
关键词: 记录间隔时间 山羊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行为活动 分类精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沟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发展沟域经济已成为北京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现通过梳理沟域经济发展研究的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的创新研究方向。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划分沟域经济发展类型并揭示其典型特征,开展沟域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综合诊断沟域系统的发展状况,长期定位监测与评估典型沟域的生态环境,研究沟域经济优化模式与提升对策,既是从沟域视角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途径、丰富山区经济发展理论的需要,也是面向实践为当前新农村建设、沟域经济发展建设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的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寿菊黑斑病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万寿菊起源于南美,是提取叶黄素的主要原料。叶黄素具有治疗人视网膜黄斑、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黑斑病是危害万寿菊生产的主要病害。现从万寿菊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病原菌种类与病症、病原菌的发病因素、抗病品种的选育及黑斑病高效防治等方面综述了万寿菊黑斑病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旨在为提高万寿菊抗病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人工繁殖效果的影响
《水产科技情报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几种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锦鲤亲鱼注射HCG+LHRH-A2(A组)、PG+HCG+LHRH-A2(B组)、DOM+LHRH-A2(C组)、复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组)和"双生"牌注射用高效鱼用催产剂(E组)进行人工催产,比较不同外源催产激素对锦鲤亲鱼产卵和排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催产剂均能在水温20~22℃下诱导亲鱼排卵、排精。其中,注射两种复合催产剂的D组、E组催产效果最佳,雌鱼效应时间为11~18 h,催产率均为100%,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3.93±2.31)粒/g、(22.62±2.81)粒/g,受精率分别为(86.44±2.9)%、(85.28±3.2)%,孵化率为(79.44±2.70)%、(78.65±3.10)%;雄鱼24 h内的采精量分别为1461、1456 m L,精子的寿命分别为(125.34±8.70)s、(125.26±9.40)s,精子的活动强度分别为(48.31±8.90)s、(47.89±8.40)s,且采精率分别为(69.57±5.25)%、(68.74±4.32)%,产后亲鱼的死亡率均为0。各组精子的寿命、采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A、B、C组精子的活动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网格的中国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估算
《水土保持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估算网格化的中国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以期准确分析中国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威胁。[方法]基于统计数据进行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氮养分量的估算,并利用面积权重内插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中国耕地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估算及网格化研究。[结果]网格化后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耕地氮负荷基本保持了以各省区为单元数据的基本特征,不再是以行政边界为划分不同畜禽养殖废弃物氮养分负荷的依据,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并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验证。[结论]从整体空间分布角度看,2010年中国畜禽养殖废弃物氮负荷量空间分布其高值范围与低值范围的界线近似于中国400mm等降水量线。从各省域空间分布范围分析,氮负荷量高的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北京市、四川省及湖南省范围,而蒙古、新疆、西藏及青海这4个区域范围内的氮负荷量都较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模型识别成熟苹果图像的比较分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有效地估测苹果产量,分析自然场景下3种颜色模型提取成熟苹果果实的效果。根据成熟苹果的颜色特征,利用RGB、L*a*b*和YCbCr颜色模型中的分量对彩色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采用OTSU法进行二值化处理和形态学运算。对逆光和顺光下的苹果图像进行苹果果实面积和噪声面积比较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分量均能分离出苹果,a*分量在保留最多苹果面积的情况下噪声较小,r-g色差分量会削弱部分苹果面积,Cr分量噪声较大,给出了各分量的适用范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