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半无叶型豌豆新品种“陇豌1号”

农村百事通 2009

摘要:"陇豌1号"豌豆2009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甘认豆2009004号)。一、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早熟豌豆品种,矮秆,春播生育期85~95天,株高55~70厘米,半无叶型直立生长,抗倒伏性较普通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实生苗培育技术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种子繁殖能够完整保留亲代遗传特性。根据半夏种子萌发特性,采用播前用35℃左右温水浸泡种子,播后地膜覆盖、冬季搭建小拱棚保温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半夏种子的田间出苗率,保证实生苗安全越冬,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关键词: 半夏 种子 实生苗 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荒漠灌耕土区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9

摘要:在河西荒漠灌耕土区单作小麦田进行了"3414"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磷肥和钾肥,该区最佳施肥量为氮(N)150 kg/hm2、磷(P2O5)120 kg/hm2、钾(K20)60 kg/hm2。生产中应侧重氮肥的补充,调节磷肥的合理施用,控制钾肥的投入。

关键词: 河西荒漠灌耕土 小麦单作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椰菜黑斑病病原鉴定及6种杀菌剂的室内药效测定

甘肃农业科技 2009

摘要:对甘肃省花椰菜黑斑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最适生长温度和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花椰菜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生链格孢菌(A lternaria brassicicola(Schw.)Wiltsh ire);Altc-2菌株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不同温度下培养特征也有一些差异。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研究了6种杀菌剂不同浓度对Altc-2菌株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5%己唑醇微乳剂在供试浓度下对花椰菜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90%以上,其中,5%己唑醇微乳剂稀释到50000倍时,对菌株A ltc-2的抑制率仍然达到100%。

关键词: 花椰菜黑斑病 芸薹生链格孢 生长速率 杀菌剂 抑制率 病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红叶杨繁育及园林应用

甘肃农业科技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中半干旱区萨福克肉羊引种及杂交效果

畜牧与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引进国外良种萨福克肉羊进行适应性观察,结果表明,引进种羊及其纯繁后代增重速度快,繁殖性能强,抗病力好,抗逆性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作为当地高档肥羔生产的首选品种。与小尾寒羊的杂交效果明显,是杂交肉羊生产的理想终端父本。

关键词: 萨福克肉羊 引种 小尾寒羊 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期喷施钾离子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钾离子在作物抗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品种铭贤169为材料,对其1叶1心期的幼苗接种条锈病菌,分别在接菌前24 h、接菌后24 h和接菌后3、7 d对其喷洒1.75、3.50、5.25、7.00 mmol/L氯化钾,接菌12 d后调查发病情况。[结果]接菌前24 h喷氯化钾的处理小麦幼苗的病情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接菌后24 h,3.50、5.25、7.00 mmol/L氯化钾处理的小麦幼苗病情指数比对照低18.73%~25.25%,对条锈病的防效为30.30%~40.69%;接菌后3 d,1.75、3.50 mmol/L氯化钾处理的小麦幼苗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对条锈病的防效为17.14%~18.57%;接菌后7 d,1.75、3.50、5.25 mmol/L氯化钾处理的小麦幼苗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P<0.05),对条锈病的防效为20.25%~39.48%。[结论]钾离子抑制小麦条锈病的最佳浓度为1.75~5.25mmol/L。

关键词: 条锈病 钾离子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菌株法中两种菌液不同浓度比对共转化率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甜瓜反义ACC氧化酶基因双菌株共转化载体研究了两种菌液不同浓度比对不定芽分化率和共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CD-aACO1]∶[pCAMBIA2302]值较低时,不定芽的分化率较高,但随着比值的增大,不定芽的分化率一直呈下降趋势。[pCD-aACO1]∶[pCAMBIA2302]值对共转化率的影响呈单峰曲线,当比值等于2∶1时,共转化率达到最大,为36.7%。

关键词: 双菌株法 不定芽分化率 共转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药剂处理覆土对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6种药剂处理覆土后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对双孢蘑菇的子实体形态和单菇重量影响不明显。疣克星稀释倍数为1200倍、消毒剂稀释倍数为2000倍~5000倍、多菌灵稀释倍数为1500倍~2500倍、菇丰稀释倍数为2000倍~2400倍、甲基托布津稀释倍数为2500倍时对双孢蘑菇增产明显;百菌清处理能降低双孢蘑菇产量。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药剂 覆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底墒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甘肃陇东旱作雨养农业区的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冬小麦夏季休闲期正值该区的降雨高峰期,降雨和无效蒸发同步且土壤保持水分不足的问题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夏季休闲期的地膜覆盖、集雨抑蒸,提高播前底墒,并对模拟底墒试验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播前底墒对该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提高底墒,对于稳定产量有较大贡献,提高生育期降水利用率,对提高产量有较大贡献。在分析多年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冬小麦产量和播前土壤水分含量之间的模拟关系式以及冬小麦产量和生育期降雨量之间的模拟关系式。

关键词: 底墒 冬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