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农作物土传病原物高通量定量监测与风险预警

中国植保导刊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澳大利亚南澳发展研究所(SARDI)针对大田小麦土传病害,研究开发出一套农作物主要土传病原物高通量定量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这一系统包括通过室内外试验,建立病原菌数量与危害程度风险评估分级标准;土样采集;自每份土样(500 g)中提取总DNA;设计异性引物和探针;实时定量PCR(Q-PCR)分析总DNA中各靶标病原物DNA数量。按照风险评估标准,分别做出各种病原物对下茬作物可能的危害程度,在播种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该系统已在南澳、威尔士等主要小麦生产区广泛应用,对小麦9种土传病原物进行定量监测和预警的有偿技术服务。

关键词: 土传病原菌 定量监测 小麦土传病害 综合防治 定量PCR

二点委夜蛾诱捕器中不同数量性诱芯诱蛾效果比较

中国植保导刊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3省同期试验结果表明,装有1个二点委夜蛾性诱剂诱芯的水盆诱捕器诱蛾量略多于装有2个诱芯的诱捕器,统计差异不显著,可见增加1个诱芯并不能增加诱蛾量,表明该种性诱芯的剂量是比较合适的。同时在山西省临汾市试验,1个性诱剂水盆诱捕器的诱蛾量比1支黑光灯高出2.78%,统计差异不显著,表明该种性诱剂在测报上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 性诱剂 二点委夜蛾 水盆诱捕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矮化砧木的应用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摘要:简述了苹果矮化砧木的主要品系和目前国内外矮化砧木的应用现状,介绍了砧木的选择、栽植密度与树形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目前矮化砧木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苹果 矮化砧木 树形 密植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行山区香椿矮化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中国蔬菜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河北省鹿泉市白鹿泉乡通过采用密植、摘心或短剪、平茬、半劈拉枝等综合技术手段控制香椿生长,使之矮化,并达到高产的目的,是山区农民一项很好的收入来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胡萝卜幕田红光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2012

摘要:总结石家庄地区从国外引进的春播胡萝卜新品种幕田红光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重点介绍了露地春季种植栽培技术。

关键词: 胡萝卜 幕田红光 耐抽薹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园林博览会景观设计特色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2012年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以"园林走进生活"为主题,将园林景观要素山、水、植物、建筑通过艺术手法科学地融入自然环境中。本研究从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等方面分析了园博会的植物景观、水体景观、园林建筑及其所蕴含的深厚地域文化,园博会的景观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艺术理念与现代设计手法的有机结合;同时,将"园林走进生活"——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模式再现于有限的园区,表达了将园林艺术融入生活场景的理念。

关键词: 河北省园林博览会 园林景观 设计特色 科学性 艺术性 文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侵入与发育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燕麦孢囊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分析了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侵入、发育与孢囊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3d后,在18℃下燕麦孢囊线虫侵入数量最多;接种6~9d后,16℃处理的线虫侵入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在12、14℃下线虫侵入数量分别于接种15、12d达到最大值。在16~18、20、22、24℃下线虫完成生活史分别需要34、30、27和18d;在10~12℃下,于2个月后尚未发现雌虫形成。线虫在18~22℃下形成的孢囊数量最多。综合线虫的侵染数量与速度,认为线虫的最适宜侵染温度为16℃,最适宜的发育温度为18~22℃。

关键词: 燕麦孢囊线虫 温度 侵染 发育 生活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播种对麦茬夏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免耕播种可以减少生产中劳动力和机械的投入,提高产投比。以不同类型的3个夏谷品种衡谷10号(常规品种)、冀谷31(抗除草剂品种)和张杂谷11号(杂交品种)为试材,在麦茬地进行免耕播种,以传统的旋耕条播为对照,比较2种播种方式下谷子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苗密度相同时,3个谷子品种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对谷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不同;谷子品种相同时,免耕播种与旋耕播种不同留苗密度的谷子产量差异较大。免耕播种时,衡谷10号和冀谷31均在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达到了5 380.20 kg/hm2和5 680.35 kg/hm2,较同密度的CK增产68.13%%和5.77%;张杂谷11号在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了5 010.30 kg/hm2,较同密度的CK(旋耕播种该密度时产量最低,3 260.10 kg/hm2)增产53.69%。夏谷常规品种免耕播种的产量高于传统的旋耕播种,但应适当加大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75万株/hm2较适宜;而杂交种免耕播种时应适当降低留苗密度,留苗密度为22.5万株/hm2较适宜。

关键词: 谷子 免耕播种 旋耕播种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苏属植物药用成分含量比较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依据2010版《中国药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我国紫苏种下5个变种21个紫苏种质苏叶、苏梗、苏子中药用成分挥发油和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21个紫苏种质中,10个紫苏种质叶中挥发油含量达到药典规定标准;16个紫苏种质梗中迷迭香酸含量达到药典规定标准;13个紫苏种质种子中迷迭香酸含量达到药典规定标准。其中,四川省广安县野生紫苏、河北省安国市(油苏)白苏、河北省安国市平叶纯紫紫苏、广西省南宁市紫苏、云南省临沧县(耿马白紫苏)耳齿紫苏和云南省临沧县(耿马黑紫苏)耳齿紫苏的叶、梗、子中的药用成分含量均达到了国家药典规定标准。该研究为有效开发利用紫苏种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紫苏 挥发油 迷迭香酸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苦痘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河北果树 2012

摘要:1症状果实上产生黄豆大小的近圆形凹陷斑,病部果肉变褐呈海绵状,黄绿色果病部表皮深绿,红色果病部表现皮深红,褐变果肉深达5~10mm,病部果肉苦;后期病部干枯,表皮坏死变褐,病斑处易着生其他霉菌引起大量烂果。2发病规律苹果苦痘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苹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