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北滨海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评价
《天津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了掌握土壤肥力状况,采用定位取样测试、ARC/INF软件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河北滨海11县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平均为15.86g·kg-1、0.76g·kg-1,除乐亭县外均达缺乏水平;速效钾含量平均76.50mg·kg-1,唐山及沧州滨海区域速效钾含量丰富,平均高于150g·kg-1;沿海11县区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0.79mg·kg-1,达到中等水平。从总体养分地域分布看,唐山滨海区高于秦皇岛滨海区,冀东沿海区县高于沧州沿海区县。
关键词: 河北滨海区 农用地 有机质 全氮 速效磷 有效钾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快速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含量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含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2011有机肥料中有机质的测定方法为标准方法,对其中的沸水浴加热氧化条件进行了改进,即恒温烘箱加热氧化法。同时对恒温烘箱加热氧化法测定有机原料中有机质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方法相比,恒温烘箱100℃加热氧化30 min和175℃加热氧化10 min这2种方法所测的结果准确可靠,而且高效、快捷、更为实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秋延后茄子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 2012
摘要:1品种选择要选择既耐高温又较耐低温,同时要求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如:茄杂六号、黑茄王、超九叶等。2培育壮苗2.1种子处理2.1.1温汤浸种。用55℃左右热水,边放种边搅拌至水温降到30℃左右为止,继续浸种4~6h后捞出用清水搓洗,稍晾干水后再进行播种。2.1.2药剂处理。先用清水浸泡种子4~6h,让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放到事先配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企业中管理会计的若干思考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12
摘要:企业只有当拥有一个好的管理理念,才能使自己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更加的具有竞争实力,更加的强大,然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竞争中是相当的重要,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要求,才能使自己的价值观慢慢转变,才能更好的学会理财,因此,管理会计就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显得相当的重要,本文就针对管理会计这方面来探讨一下,进行一下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五省(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敏感性检测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我国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抗性状况,2007-2009年从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采集马铃薯晚疫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叶盘漂浮法测定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其对精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的380株晚疫病菌中和以叶盘漂浮法检测的222株晚疫病菌中对甲霜灵的抗性菌株分别占80%和73.5%;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结果显示,河北省对甲霜灵的抗性菌株所占频率从2007年的100%降为2008年的66.4%,2009年又回升至74.2%,而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对甲霜灵的抗性菌株分布频率呈上升趋势。叶盘漂浮法检测的95个菌株中对精甲霜灵的抗性菌株占54.5%,其中河北省40个菌株对精甲霜灵的中间型菌株占优势(62.5%),抗性菌株仅占34.9%,而其他4省55个菌株对精甲霜灵的抗性菌株占优势(69.1%)。受检测的北方五省(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中对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抗性菌株已占优势,马铃薯晚疫病菌已普遍对甲霜灵及精甲霜灵产生抗性。在对甲霜灵和精甲霜灵普遍产生抗性的地区,应优先选用与甲霜灵、精甲霜灵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甲霜灵 精甲霜灵 敏感性检测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苗期耐盐生理指标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与棉花耐盐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为棉花苗期耐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塑料盒栽植试验,探讨了棉花幼苗在盐胁迫前和胁迫后5天、10天、15天时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K+、Na+及K+/Na+值等耐盐相关生理指标相对值的变化情况,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指标在胁迫后第5天开始即与胁迫前表现极显著差异;选取K+/Na+值、相对含水量和质膜透性3个主要的耐盐鉴定生理指标;4个棉花品种的耐盐性强弱排序为‘枝棉3号’>‘中棉所35’>‘鲁棉6号’>‘中棉所12’。胁迫后第5天为最佳鉴定时机,所选取的耐盐生理指标代表了所有指标的信息,且其评价结果与省地方标准《棉花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中盐害指数的评价结果高度相关,因此所选生理指标可与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用于棉花苗期耐盐综合评价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实生树枝干对轮纹病菌抗病性反应的差异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苹果枝干对轮纹病的抗病机理,以红玉×金冠杂种后代中表现不同抗病性的杂种实生树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抗病性的实生树枝条皮孔密度差异,接种轮纹病菌丝后枝条皮层木质素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接种点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对20份不同抗性实生树1年生枝条皮孔密度的调查表明,在本分离群体内,皮孔密度与抗病性未见显著相关性。对苹果枝干轮纹病抗病、感病的杂种实生树进行接种,菌丝均可从皮孔侵入,但抗病的杂种实生树表现为致瘤性弱。接种病原后抗病和感病材料均会导致木质素含量的增加,但抗病材料木质素的增加量显著高于感病材料,表明木质素含量的激增与抗病性相关。金冠×红玉杂种后代中抗病单株的抗病性并非表现为抑制病原菌丝侵入,而表现为侵染后,通过诱导皮层木质素积累,抑制病原菌丝在寄主体内的扩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