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冬季抗旱措施对小麦耗水特征与生育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党红凯 1 ; 郑春莲 1 ; 马俊永 1 ; 曹彩云 1 ; 王桂锋 1 ; 李伟 1 ; 李科江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冬季;冬小麦;抗旱措施;耗水;生育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9 期

页码: 1127-1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2010—2011年小麦生长季节降水量为47.7 mm条件下,采用冬季抗旱处理时期(1月28日、2月12日、2月27日)、冬季抗旱措施与春一水灌水量组合(冬季喷灌+春一水灌水量75 mm、漫灌措施+春一水灌水量75 mm,冬季覆盖牛粪措施+春一水灌水量90 mm)2因素设计,研究了河北低平原区高产条件下冬小麦耗水特征和生育性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小麦全生育期总耗水量为384.93~464.24 mm,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为15.23~20.87 kg·hm-2·mm-1。播种到越冬期和起身到灌浆期是小麦耗水量较大的时期。同一处理时期不同水肥措施下,随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有增加趋势,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有降低趋势;其中以牛粪覆盖措施小麦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最高,喷灌措施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漫灌。同期不同水肥措施对小麦干物质再分配的影响表现为:牛粪覆盖措施和对照促进了小麦开花前营养器官贮存的同化物向籽粒再分配,喷灌和漫灌提高了小麦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中来自花后积累干物质的比例。不同处理时期同一水肥措施比较,随处理时期推迟籽粒产量有增加趋势。以上结论可为指导小麦冬季田间旱情补救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水下限对盆栽油葵生长、耗水及产量的影响. 姚佳宾,李和平,吴鑫淼,高赢磊,李积铭,李爱国,郄志红. 2018

[2]根土空间对黄瓜耗水及产量贡献率的影响. 刘俊波,范凤翠,李志宏,贾建明,李明. 2014

[3]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方式对日光温室桃树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贾永国,张双宝,徐淑贞,郭贤,王淑芬. 2007

[4]基于COTTON2K的华北平原和新疆2个棉区棉花耗水特征比较. 杨艳敏,欧阳竹,王淑芬. 2012

[5]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夏大豆冠层发育及耗水量的影响. 董志强,贾秀领,张丽华,马瑞昆,姚艳荣,赵双进,张孟臣. 2009

[6]打顶时间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王树林,杜海英. 2011

[7]土壤盐碱胁迫对水稻生育性状影响的研究分析. 张薇,耿雷跃,薛志忠,杨雅华,丁冯洁. 2018

[8]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冀3927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祁虹,张海娜,张谦,崔淑芳,林永增,冯国艺. 2012

[9]密度 肥料和化控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树林,杜海英,祁虹,张谦,林永增,王志忠,李智锋,冯国义. 2012

[10]春季灌水量/次与灌水时期对冬小麦耗水与生长的影响.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 2012

[11]超高产冬小麦的钾素营养特点.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 2012

[12]河北省两熟制农田小麦保护性耕作实践经验、问题与对策. 李晋生,马吉利,刘玉升. 2006

[13]甲黄隆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研究. 王贵启,李香菊,段美生. 2003

[14]气候条件对河北低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月英,柳斌辉,牛英洁,王霞,张歆婕,栗雨勤. 2009

[15]春季水分管理对冬小麦耗水规律与生育特性的影响. DANG Hong-Kai,党红凯,LI Ke-Jiang,李科江,Ma Jun-Yong. 2012

[16]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分析. 马辉杰,康西言. 2010

[17]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的吸收、积累、分配和利用.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 2012

[18]华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开花期灌水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张经廷,吕丽华,张丽华,姚艳荣,董志强,金欣欣. 2016

[19]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20]区域试验中试验点的质量评估. 兰巨生,陈淑琴,蒋春志,路香彩.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