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华北平原长期秸秆还田潮土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学彤 1 ; 曹彩云 1 ; 党红凯 1 ; 马俊永 1 ; 李科江 1 ; 郑春莲 1 ; 李月英 2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2.衡水市气象局

关键词: 秸秆还田;潮土;有机碳;固碳速率;作物产量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5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132-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华北平原潮土区制定合理的有机碳管理措施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于1981—2021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试验站开展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区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和无机肥施用条件下4个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S0:0 kg·hm-2,S2250:2 250 kg·hm-2,S4500:4 500 kg·hm-2,S9000:9 000 kg·hm-2),2021年玉米收获后分析不同秸秆还田量下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同时利用40 a数据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建立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秸秆还田40 a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CK,增幅为21.91%~50.33%;而S2250、S4500和S9000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长期耕作与施肥均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各处理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较40年前增长13.64~24.50 t·hm-2;有机碳平均固持速率也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S9000处理达到0.61 t·hm-2·a-1,较S0处理显著提高45.2%。综上,施用化肥配合长期秸秆还田可以增加潮土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提升土壤固碳速率。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华北潮土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变化. 黄少辉,杨军芳,杨云马,邢素丽,韩宝文,刘孟朝,何萍,贾良良. 2019

[2]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河北潮土区作物产量和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孙丽敏,李春杰,何萍,刘孟朝,胡景辉. 2012

[3]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刘学彤,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 2021

[4]河北省潮土长期定位施钾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贾良良,韩宝文,刘孟朝,李春杰,邢素丽,孙彦铭. 2014

[5]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 黄欣欣,廖文华,刘建玲,张伟,曹彩云,郭丽. 2016

[6]长期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赵士诚,曹彩云,李科江,仇少君,周卫,何萍. 2014

[7]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质、不同形态氮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学彤,郑春莲,曹薇,党红凯,曹彩云,李晓爽,李科江,马俊永. 2021

[8]12年连续施用秸秆和钾肥对土壤钾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邢素丽,刘孟朝,韩保文. 2007

[9]土壤中铵的固定与温度的关系及调控. 贾树龙,唐玉霞,孟春香,张贵民. 2000

[10]控释氮肥用量对环渤海潮土区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全凤,刘永震,曹金锋,杨振立,翟玉柱,赖德强,孙一,刘贞贞. 2018

[11]褐土和潮土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测定研究. 唐玉霞,王慧敏,刘巧玲,孟春香,贾树龙. 2006

[12]长期秸秆深翻还田及养分管理对潮土有机碳矿化影响. 聂浩亮,杨军芳,杨云马,黄少辉,张静,王敬霞,杨慧敏,杨文方,邢素丽,贾良良. 2024

[1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碱性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张微微,周怀平,黄绍敏,杨军,刘树堂,马俊永,张淑香. 2021

[14]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马俊永,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 2007

[15]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的影响及其与重金属的关系. 王怡雯,许浩,茹淑华,苏德纯. 2019

[16]长期应用养分专家管理模式提高小麦玉米轮作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碳固存. 黄少辉,杨军芳,杨云马,姜蓉,何萍,贾良良. 2021

[17]秸秆还田对河北省滨海盐碱地理化性质及棉花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Feng Guoyi,冯国艺. 2015

[18]谷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董立,宋银芳,马继芳,郑直,李志勇,刘磊. 2009

[19]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王瑞丽,柴佳佳,许方剑,冯指名,李超,于帅,于锦,杨志杰. 2019

[20]冀东稻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与防伤苗措施. 杜琪,张薇,耿雷跃,邹拓,孟令启,李建广,韩民利,赵辉,张启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