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灌溉制度和品种对冬小麦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付佳祥 1 ; 党红凯 2 ; 李晓爽 3 ; 柴春岭 1 ; 高惠嫣 1 ; 王晓玲 1 ; 刘宏权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3.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灌溉制度;品种;穗部性状;生物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ISSN: 1007-2284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69-1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灌溉制度和品种对冬小麦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20—2021年选取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衡4399、衡4444、衡麦28和石麦22),在田间设置5个水分处理(不灌水对照处理-CK,1水-W1,2水-W2,3水-W3,4水-W4),每次灌水定额为75 mm,研究了冬小麦的穗部性状、生物量、产量及构成要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穗长随灌溉次数增加而增加,结实小穗数在W3处理最大,不孕小穗数在W2处理最小;茎的生物量所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叶和穗则随之增加,衡4444、衡麦28和石麦22的生物量显著高于衡4399;冬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随灌溉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受灌溉制度影响显著,穗粒数在W3处理达到虽大,衡4444、衡麦28和石麦22的千粒重在W3处理最大,衡4399在W4处理达到最大;W1、W2、W3和W4处理较CK处理籽粒产量增加68.15%、98.68%、120.76%和136.85%,衡麦28较衡4399、衡4444和石麦22籽粒产量增加12.53%、6.33%和6.55%;衡4399在W3处理达到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为2.39 kg/m3,衡麦28、衡4444和石麦22均在W2处理达到最大2.49、2.48和2.43 kg/m3.综上,衡麦28搭配W2灌水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 宋平,刘燕,张晓芳,张丁,王广才. 2024

[2]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董志强,吕丽华,崔永增,申海平,张经廷,姚艳荣,贾秀领. 2016

[3]灌溉制度对冬小麦茎基腐病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付佳祥,李晓爽,刘宏权,党红凯,于丽娜,可艳军,马俊永. 2021

[4]华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开花期灌水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张经廷,吕丽华,张丽华,姚艳荣,董志强,金欣欣. 2016

[5]灌水和施硅对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孙金阳,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张俊鹏,党红凯. 2024

[6]长期定位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曹彩云,刘荣香. 2007

[7]微喷带灌溉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研究. 姚海坡,董志强,吕丽华,张经廷,张丽华,姚艳荣,郑孟静,贾秀领. 2022

[8]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于玲玲,郭强,赵贵元. 2017

[9]抗旱节水冬小麦品种衡H1401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柳斌辉,王变银,陈朝阳,张文英,张晓. 2021

[10]供水深度与冬小麦根系发育的关系. 马瑞昆,蹇家利,贾秀领,刘淑贞. 1991

[11]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荧光特征及品种抗旱性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7

[12]土下微膜覆盖与灌水管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与物质生产效果的影响. 何立谦,张维宏,张永升,曹彩云,李科江,杜雄. 2014

[13]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郭丽,马俊永,李科江. 2016

[14]不同水分运筹方式下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消耗特征. 吕丽华,王勤,张经廷,马贞玉,梁双波,贾秀领. 2016

[15]春季浇一水条件下丰产冬小麦耗水特性与生育性状. 李和平,张玉兰,翟兰菊,李积铭,何晓庆. 2016

[16]冬小麦新品种衡4399水肥高效模式初步研究. 乔文臣,陈秀敏,孙书娈,孟祥海,魏建伟,李丁,李强,李会敏,赵明辉,冯佳,赵凤梧. 2016

[17]土下覆膜与适宜灌水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率. 何立谦,张维宏,杜雄,张永升,王磊,曹彩云,李科江. 2016

[18]微喷灌模式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吕丽华,董志强,李谦,张丽华,姚艳荣,张经廷,贾秀领. 2020

[19]水分胁迫对不同根型小麦幼苗水分利用率和导水率的影响. 柳斌辉,孟东霞,刘子会,郭秀林,李广敏. 2007

[20]微喷灌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特性. 董志强,张丽华,李谦,吕丽华,申海平,崔永增,梁双波,贾秀领.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