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播期下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以适宜甘肃河西灌区种植的10个春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间小麦籽粒产量、千粒重及沉降值差异显著,适期早播可提高产量并改善品质;播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甘春20号、陇春22号、高原602、永良15号、陇春23号和8106的品质性状受播期影响相对较小;小麦灌浆期间14.4~26.7℃的日均温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小麦灌浆期间充足的日照有利于产量提高及品质的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苗期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及相关性和配合力分析
《北方园艺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8个辣椒亲本及其组配的16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11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相关性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R21、R14的2个组合在苗期各性状中表现优良,在育种上可着重考虑;11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且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的超亲优势较高,可把这2个性状作为苗期杂种优势预测的参考依据。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10个性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除了茎粗、每周叶产量、根鲜重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上部干重、根干重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达到0.517**、0.505**。配合力分析表明:R21、R14、R13、R10的总配合力高,在杂交育种上有一定的利用价值。R1、R6一般配合力表现较为理想,是杂交育种上的良好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甘肃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7种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10%噻唑膦颗粒剂30.0 kg/hm2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最好,为83.80%,其余药剂的防效为59.38%~78.33%。供试的7种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黄瓜安全。考虑到10%噻唑膦颗粒剂、15%毒死蜱颗粒剂、1.8%阿维菌素乳油及15%阿维.毒乳油属中低毒产品,在蔬菜上使用较为安全,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向日葵器官颜色的相关性及抗病性观察
《甘肃农业科技 》 2009
摘要:对食用向日葵植株生长势、主要器官颜色及常见病害的田间观察表明,植株某一部位颜色加深,其它部位颜色也随着加深,且随着器官颜色的加深,植株对病害的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均增强,植株健壮,自交系花粉量明显增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不同繁育方式的2个马铃薯品种原种性状表现差异性研究
《长江蔬菜 》 2009
摘要:对露地和网棚繁育的2个不同熟性马铃薯品种原种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网棚条件下繁育还是露地条件下繁育,对晚熟品种陇薯3号、早熟品种LK99的幼苗生长势、整齐度、生育期以及植株高度均没有显著影响。露地繁育的陇薯3号原种花叶病发病率比网棚繁育的高3.57~5.01个百分点,而繁育条件对卷叶病影响不显著。LK99无花叶病、卷叶病发生。2个品种晚疫病露地繁育的原种发病率均比网棚繁育的原种高5.0个百分点。生产的一级种网棚与露地相比,2个品种的单株块茎数、单株生产力差异均不明显。网棚繁育的陇薯3号比露地繁育的增产9.3%,LK99增产4.5%,增收不明显,差异不显著。种植一级种产量跟踪发现,生产的二级种网棚比露地减产幅度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新育油用亚麻品种(系)木酚素含量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新育油用亚麻品种(系)木酚素含量与基因型和地点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11个油用亚麻品种(系)2005、2006年在4个代表性试点的木酚素含量。【结果】11个亚麻品种(系)88点次木酚素含量变幅为6.487~13.127mg·g-1,以97047平均含量最高,伊04的最低;4个地点中以河北坝上点最高,新疆伊犁点最低。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地点以及基因型×地点互作效应对木酚素含量的影响均达到1%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系)木酚素含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以97047和伊04的稳定性好。【结论】基因型是影响木酚素含量的首要因子,品种选育是提高木酚素含量的首选措施。不同品种有不同的适种地区,参试品种(系)中97047为木酚素含量高且适应性广泛的品种(系)。
辣椒苗期杂种优势生理指标的早期预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个辣椒亲本及其组配的16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a/b含量外,16个辣椒杂交组合的其它指标的超亲优势均较好;一般配合力分析表明,R1、R5、R8亲本的表现较为理想,是辣椒杂交育种上的良好亲本;相关性分析表明,杂交组合辣椒单株产量分别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F1杂交组合的超亲优势分析和特殊配合力分析得出,R21、R23和R14 3个杂交组合表现优良,在将来的育种工作中可着重考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