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水肥耦合条件下间作小麦光合特性的响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不同肥水条件下,对间作小麦灌浆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小麦灌浆期的光合特性在不同肥水组合下的变化不同,灌溉量5550m3/hm2条件下的各肥料处理对间作小麦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提高显著高于其他肥水处理。灌溉量5550m3/hm2条件下,间作小麦Pn与WUE呈正相关。肥水管理以灌溉量5550m3/hm2、氮肥施用量420kg/hm2或灌溉量5550m3/hm2、氮肥施用量630kg/hm2的方案最优。

关键词: 间作小麦 水肥耦合 灌浆期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小型奶牛场奶牛粪便两种处理模式效果分析

甘肃科技 2009

摘要:以中小型奶牛场为例,对奶牛场29头奶牛粪尿潜在的生物质能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奶牛场年产粪便通过沼气生产和蚯蚓养殖,其生物质资源价值分别达4.8万元和13万元。奶牛场利用沼气技术对粪便进行处理,产生沼气用于生活能源,沼肥用于种植;蚯蚓养殖生产蛋白饲料,蚯蚓粪则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两种处理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与环境之间实现了良性循环利用。

关键词: 奶牛粪便 沼气生产 蚯蚓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陕西农业科学 2009

摘要:通过对中部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提出适合中部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几种措施,为该区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部半干旱地区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恢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水肥效应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优质。在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最佳补水时期是苗期(补水量为90m3/hm2)。氯化钾施用量为150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最高为36324.97kg/h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127.48 kg/hm2,对应的马铃薯鲜薯产量为35178.71kg/hm2。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严重缺水,降水较少的情况下,苗期补水可改善土壤水分从而增加钾肥的生物有效性,增加钾肥的扩散,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钾肥的利用效率较高,最高值为37.92kg/kg,而过量施用钾肥其利用率下降。

关键词: 马铃薯 施钾量 补水时期 产量 钾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庄浪县生态建设历程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庄浪县社会、经济、生态特点的分析,结合以梯田化为主的生态建设成效,总结归纳了该县50多年的建设历程,并对"庄浪模式"进行了评价,对其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前景分析 梯田化 庄浪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保鲜果蜡对台农芒果常温保鲜效果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09

摘要:分别采用天然虫胶浓度为6%、8%、10%、12%与纳米SiOx共复合配制成果蜡,同时选取虫胶浓度为8%和12%不加纳米SiOx的果蜡,以清水为对照(ck),对台农芒果进行涂膜处理,在常温条件下(25℃,RH40%)进行贮藏试验。通过对芒果贮藏期间失重率、转黄指数、腐烂指数、呼吸强度的测定,初步筛选出天然虫胶浓度8%与纳米SiOx共复合配制成的果蜡对芒果果实的贮藏效果最佳。

关键词: 芒果 天然虫胶 纳米SiOx 果蜡 常温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一甘啤4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啤4号(原系号8810―3―1―3)是由甘肃省农科院啤酒原料研究所以法瓦维特为母本、八农86265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2002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同年在甘肃省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2005年通过新疆、内蒙古自治区认定,2006年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2008年通过甘肃省品种认定登记(甘认麦2008001),同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40642.6,证书号:20081736).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啤酒大麦 优质高产 甘肃省农科院 大面积示范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内蒙古自治区 法瓦维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茎用莴苣适宜密度与播期研究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以茎用莴苣"太原笋"为试材,研究不同密度和播期栽种对莴苣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莴苣的株高、茎粗、茎长、单株重逐渐降低;以5445株/667m2密度下产量最高。随播期推迟,莴苣生育期缩短,抽薹率增加,产量降低。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区莴苣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适宜播种密度为5445株/667m2。

关键词: 莴苣 密度 播期 高海拔冷凉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09

摘要: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弱光组合及低温弱光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低温弱光逆境程度加剧和持续时间延长持续减少;在15℃/5℃以上,弱光处理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增加幅度随着弱光逆境加剧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减弱;但在15℃/5℃下,弱光逆境导致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

关键词: 西葫芦 低温 弱光 渗透调节 游离脯氨酸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防治软荚豌豆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药效试验

中国蔬菜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毒死蜱乳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对软荚豌豆美洲斑潜蝇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11d的防效达89.5%;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施药后11d的防效仅达62.6%。

关键词: 软荚豌豆 美洲斑潜蝇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