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虎耳草在园林垂直绿化中应用初探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虎耳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药用价值较高,近年来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多,现从虎耳草种类及形态特征着手,综合分析了其在园林垂直绿化等方面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112份引进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态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贵州引进大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发掘优异基因,加速大豆新品种选育进程和推动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对贵州112份引进大豆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112份引进大豆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种皮色、脐色、籽粒形状、花色、茸毛色、株型、叶形、荚熟色、生育习性、结荚习性和荚形11个质量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多样性指数在0~1.43,平均为0.80,以生育习性最低、荚熟色最高。株高、荚长、单株有效荚数、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和成熟期7个数量性状也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变异系数在12.02%~38.31%,平均为21.86%,以主茎节数最小、有效分枝数最大;多样性指数在1.75~2.08,平均为2.0,以主茎节数最高、荚长最低。18个性状中,以主茎节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达2.08;生育习性最小,为0;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远大于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112份引进大豆资源聚类为4组,第Ⅰ组有3份,第Ⅱ组只有1份,第Ⅲ组有62份,第Ⅳ组有46份。贵州112份引进大豆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和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引种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金荞麦品种生长表现研究
《耕作与栽培 》 2015
摘要:为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贵州本土野生牧草金荞麦,从2009年-2010年利用经栽培驯化后的黔金荞麦1号、开阳金荞麦与原始群体在贵阳进行品种比较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黔金荞麦1号在干草产量、茎叶比和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优于原始群体和开阳金荞麦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砧木叶片结构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目的]测定丽江山荆子和八棱海棠2份材料在干旱和复水情况下叶片结构的特征指标。[方法]以丽江山荆子(Malus rockii Rehd.)和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Carr.)Rehd.)为试验材料,利用大棚自然控水-复水进行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结果]丽江山荆子叶片有2层栅栏组织,而八棱海棠叶片栅栏组织由3层柱状细胞构成,且排列紧密。八棱海棠叶片较丽江山荆子厚,栅海比高,气孔密度大,而丽江山荆子叶片气孔对于水分变化较八棱海棠敏感,干旱复水后气孔面积增加幅度是八棱海棠的10倍。干旱复水后,2份材料叶片的SR值提高,栅海比下降,八棱海棠2个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大于丽江山荆子。[结论]2份材料叶片在干旱-复水水分胁迫的响应不同,八棱海棠叶片抗旱结构特征较丽江山荆子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健优388在长江上游稻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010—2011年全国长江上游杂交水稻区域试验和2012年生产试验材料结果,对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健优388在南方稻区试验中的产量、生育期、稻瘟病抗性及稻米品质4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优388在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900 kg/hm2,比对照组合Ⅱ优838增产4.33%;全生育期159.7 d,比对照迟熟1.7 d;稻瘟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合,是参试组合中对叶瘟和穗颈瘟抗性相对较好的组合之一;稻米品质指标与对照相比,也优于对照组合Ⅱ优838,其测试分析的11项理化指标中有6项达部颁一级米标准,3项达部颁二级米标准。表明健优388在长江上游稻作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进行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esdC基因的功能分析
《菌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esd C基因的功能,构建该基因的敲除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及筛选获得敲除突变体,并对突变体的形态进行了初步分析。生物学特性显示:△esd C突变子的子囊结构与野生型相似,子囊孢子均为球形或近球形,无性发育也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但是,在MYA培养基上培养14d后,△esd C突变体菌落的渗出液相对野生型较少,且无皱褶,菌落表面干燥。这些结果表明esd C基因的缺失对孢子结构的影响不显著,为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有性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关键词: 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 esd C基因 基因敲除 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烤烟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对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种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州当前主栽烤烟品种抗旱性水平,通过盆栽控水处理在烤烟对水分最敏感的旺长期,模拟自然状态下的干旱胁迫环境对不同烤烟品种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烤烟品种体内POD、S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发生了相应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烤烟的抗旱性能;干旱胁迫影响烤烟体内一些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在叶片POD活性大幅度上升,较正常植株上升1.5~11个活力单位,增加幅度为10%~207%,SOD活性的变化与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增加率为13.7%~80%,CAT活性也增加了2%~168%;干旱胁迫下不同烤烟品种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都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98%到383%;干旱胁迫下不同烤烟品种叶片MDA生成量较对照高,增加幅度20%~478%。干旱胁迫导致烤烟叶片电解质外渗值的增加,因而相对电导度增加,说明干旱胁迫破坏了生物膜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各品种伤害度在35%~68%之间。不同烤烟品种在干旱干旱胁迫下烟株生化指标抗旱能力表现有差异,各指标之间表现不尽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安顺地区烟草白粉病菌侵染特性及发生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易感品种"南江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盆栽及大田调查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贵州安顺地区烟草白粉病菌侵染特性及发生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寄主上的白粉病病原菌,采用粘叶法,健康烟叶在烤房的环境条件下,在散叶堆放、晾干、烘烤的整个过程中均不会被感染,其品质更不会受到影响。盆栽试验中,在温度为18~25℃和湿度为60%~80%时,病情指数维持上升趋势,当温度为10~15℃和湿度为85%以上,在病情指数较高的情况下,病情指数基本维持原有趋势;反之则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大田烟草小苗期当叶片受到侵染后10 d左右,发病等级达到9级,30 d后发病叶片全部干枯死亡;烟草成株期病原菌从初侵染到9级需10 d左右,到20 d左右叶片开始变黄,30 d后病叶干枯、死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紫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了解决紫苏资源鉴选中产量构成因素的问题,对贵州地区收集的50份紫苏种质资源材料进行2年2点种植,并对农艺学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农艺学性状指标均有较大的变异,变异系数最大是单株总穗数,其次是单株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株高、单株总穗数及千粒重是影响紫苏产量的重要因素。以株高、单株总穗数及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建立回归方程,发现3个因素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度分别为0.037、0.069、5.598 g。结果表明,紫苏高产育种研究应主要考虑株高、单株总穗数、千粒重指标。该研究结果将为贵州紫苏种质资源的鉴选评价,以及紫苏材料创新及品种选育研究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