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7889条记录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作物是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导入基因或基因嵌合体的作物,其可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多种优良农艺性状.概述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现状,包括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商业化许可稳步推进、市场交易增幅较大、发展中国家逐步受益等,并对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商业化生产 现状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磺胺类药物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模拟磺胺母核结构合成了3种人工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监测免疫效果。选择抑制效果较好的2组多抗血清建立磺胺类药的ELISA检测方法,绘制竞争标准曲线,并进行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A组多克隆抗体对6种常用磺胺药SMD、SMM、SMZ、SDM、SDM′、SD的IC10分别为0.010、0.046、0.010、0.100、0.067、0.019μg/mL,低于最高残留限量(0.10μg/mL);C组多克隆抗体对SMD、SMM、SMZ、SDM、SQ、SD、磺胺氯哒嗪、磺胺氯吡嗪的IC10分别为0.0091、0.051、0.058、0.088、0.020、0.010、0.014、0.011μg/mL,亦低于最高残留限量。2组多克隆抗体对磺胺药的回收率为54.5%~111.8%和54.2%~130.3%,变异系数为3.6%~10.9%和3.7%~5.9%。

关键词: 磺胺类药物 多残留检测 多克隆抗体 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病虫草害安全高效综合防治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花生主要病害有青枯病、锈病、叶斑病、根腐病等,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和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简述了花生病、虫、草害安全高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田管理、间作套种、合理轮作、品种选用和地膜覆盖等农业技术措施以及花生主要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原则和农药使用方法等.

关键词: 花生 病害 虫害 草害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疯树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麻疯树的生物学特征和资源分布,分析了这一重要生物能源资源的发展前景,并通过对当前麻疯树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今后麻风树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麻疯树 生物学特性 分布 发展前景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花生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点、常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的主要原理,及其在花生遗传多样性、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花生分子遗传图谱构建、花生抗黄曲霉研究和花生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标记 花生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EST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EST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揭示基因组容量的方法,已成为基因发现、基因表达及重组蛋白表达等研究的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工具.花生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花生基因组大而复杂,功能基因组的研究较晚,但发展迅速.概述了花生EST研究及其在花生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花生 表达序列标签(EST) 功能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穿心莲GAP种植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广泛征集各地种质资源、筛选出穿心莲优良品系的基础上,为适应穿心莲产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提高穿心莲的产量和品质,防治种植过程中的重金属、化肥和农药残留等污染,结合优良品系在产区的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开展了穿心莲优质高产种植技术研究.综合参考各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经验,并参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总结了优质穿心莲GAP种植技术.

关键词: 穿心莲 GAP 种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桔小实蝇对敌百虫抗性稳定性及再增长趋势

昆虫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用LC50及LC90两种浓度敌百虫汰选14代建立的不同程度高抗性水平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抗性品系TrR50和TrR90在停止使用药剂后的抗性衰退规律,以及抗性衰退到原有水平的1/3时再用药汰选的抗性再增长规律。结果表明:两抗性品系对敌百虫抗性均不稳定,但抗性衰退速率不同,TrR90完全隔离药剂4代后,抗性已衰退至原有水平的1/3,而TrR50完全隔离药剂7代后,抗性才衰退至原有水平的1/3,但随后两品系抗性衰退均减缓,到19代后抗性均还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无法衰退至敏感水平。通过对其抗性衰退趋势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品系抗性衰退均符合S型曲线模型。抗性再增长试验结果表明:桔小实蝇两抗性品系对敌百虫抗性再增长趋势不同,TrR50继续使用药剂汰选,经过6代选育,抗性迅速上升,接近原有的抗性水平,随后保持平稳增长;而TrR90继续使用药剂汰选,经过9代选育,抗性才迅速上升,经过12代选育,抗性才接近原有的抗性水平。通过对两品系抗性再增长趋势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品系抗性再增长趋势不同,TrR50品系抗性再增长趋势符合逻辑斯蒂模型,而TrR90品系则符合二次曲线模型。

关键词: 桔小实蝇 敌百虫 抗药性 抗性稳定性 抗性再增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花脸与杜洛克猪繁殖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二花脸和杜洛克猪种为试验材料,采用real-time定量PCR技术,对猪ESR、RBP4、PRLR、INHA、SPP1、DPP4、P450arom、LHR、FSHR、FSHβ、GnRHR、EGF、PAPP-A、IGF1、NRP2、GDF9和SCG2等17个与繁殖性能相关基因在这2个猪种垂体、卵巢、子宫、输卵管4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7个基因中有15个基因(ESR、RBP4、PRLR、INHA、DPP4、P450arom、FSHR、FSHβ、GnRHR、EGF、PAPP-A、IGF1、NRP2、GDF9和SCG2)在二花脸子宫中表达量均高于杜洛克子宫的表达量,尤以RBP4(相对定量结果为123.35)和ESR(相对定量结果为10.67)表现最为明显;而垂体除了ESR和GDF9在二花脸中表达量(7.15和5.47)明显比杜洛克高之外,其余基因在二花脸中的表达量与杜洛克的基本差不多,甚至表达量还少些(如P450arom、LHR、IGF1、SPP1、RBP4);17个基因在两猪种卵巢及输卵管的表达差异不明显.结果提示二花脸猪高产仔性能是受多个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可能主要受子宫内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二花脸 杜洛克 繁殖 基因表达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乡旅游产业互补共生圈构建实证分析——以广州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广州市城乡旅游资源方面阐述了广州市构建生态旅游圈的条件优势,并分别以从化市和增城市近年来城乡旅游产业互补共生生态圈建设为实例,针对未来发展趋势,从项目实施带动、企业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广州市城乡旅游产业构建互补共生生态圈的创新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城乡旅游 产业 共生圈 实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