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日本精品富士苹果前期管理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12

摘要:笔者曾四次赴日进行果树研修并留学毕业于日本鸟取大学。在日本苹果的主产地长野县和青森县进行过苹果的技术交流并参与了生产全部过程,掌握了日本精品苹果的周年生产管理技术。有些技术还不太适应我国,但要想产出精品苹果绝大多数技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介绍一下日本精品苹果的前期管理—授粉、疏花、疏果。1授粉苹果的栽培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单植性栽培和混植性栽培。单植性栽培就是在一块地里只栽培一个品种,而混植性栽培则是在一块地里栽培两个以上的品种。前者在日本的苹果栽培模式中常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氟磺草胺的除草活性及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评价

植物保护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氟磺草胺为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为了明确其在我国北方麦田的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双氟磺草胺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对不同小麦品种安全性。双氟磺草胺对麦田常见阔叶杂草活性较高,对麦田恶性杂草播娘蒿、麦瓶草、麦家公、猪殃殃和荠菜的除草活性均高于常用除草剂苯磺隆,毒力倍数分别为1.56、6.26、1.65、18.27和22.75。济南17和山优2号2种小麦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分别为苯磺隆的2.57倍和11.66倍。双氟磺草胺在小麦与5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11.16~49.32)远优于苯磺隆。该除草剂对小麦苗期的株高及鲜重有抑制作用,且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对临麦2号、济宁13及济南17的株高和鲜重抑制率相对较高,对潍麦8号、山农6号及泰山9818等相对较低。研究表明双氟磺草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双氟磺草胺 小麦 杀草谱 生物活性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北燕麦种植及利用情况的分析

中国种业 2012

摘要:对我国燕麦分布,燕麦营养、饲用等用途进行描述,总结了华北燕麦育种技术的研究、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绿色无污染的原因,对燕麦的加工产业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燕麦 保健 营养 绿色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摘要: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指出了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业 科研 财务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及来源和危害,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修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对砀山酥梨采后生理及腐烂效果的影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臭氧对冷藏条件下砀山酥梨采后生理以及贮期病害的影响。在冷藏(缓慢降温至(0±0.5℃)期间,每日用4 mg/m~3臭氧处理砀山酥梨3 h,定期测定了贮藏期相关生理指标和腐烂率,并进行了臭氧对砀山酥梨主要致腐菌梨青霉、梨褐腐、梨轮纹的离体和活体实验。臭氧处理可显著抑制砀山酥梨的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丙二醛含量,有效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对果实硬度没有显著影响;臭氧明显抑制引起砀山酥梨发生腐烂的青霉痛、褐腐病、以及轮纹病病原真菌孢子的萌发,抑制了接种病原菌在梨果实上的扩展。将臭氧用于砀山酥梨的贮藏,既可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又可防治果实腐烂。

关键词: 砀山酥梨 臭氧 采后生理 腐烂 梨病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流控管理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应用统计与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利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网络中心的流量监控设备,对该院各项网络应用协议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其应用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制定网络应用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网络应用统计 网络应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全基因组导入系所需BC_1F_1群体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基因组导入系是遗传和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导入系经受体亲本和供体亲本间连续杂交、回交构建而成,BC1F1群体大小是获得理想导入系群体的关键参数。然而,各物种所需要的最小群体尚不清楚,并且难以通过试验确定。本研究通过编写程序,模拟减数分裂时的重组过程研究适宜的群体大小,并通过数学运算和试验验证程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编程模拟与数学计算和试验结果一致。BC1F1群体大小与连锁群数目、连锁群长度和基因密度之间均为正相关。当模拟连锁群从5个增加到40个时,群体大小需要由6.06增加到9.49;当模拟连锁群长度从80cM增加到200cM时,需要的群体大小从7.14增加到8.64;当模拟基因密度从每基因20cM缩小到每基因5cM时,群体大小从7.65增加到8.22。为测试该程序的应用范围,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进行了BC1F1群体大小模拟,在保证95%的概率覆盖全基因组条件下,水稻需要的群体最少,为12个个体,小麦和大豆均需13个个体,玉米需要的个体数最多,为14~15个。

关键词: 导入系 群体大小 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稳产粳稻垦育1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从生物学特性、抗逆性、品质性状、产量表现等方面介绍粳稻垦育12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包括施肥、水层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 粳稻 垦育1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寄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河北林果研究 2012

摘要: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对不同处理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几种寄主植物对绿盲蝽雌虫都有明显的引诱作用,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黄豆、棉花、苜蓿、具花枣枝和辣椒。与纯净空气相比,黄豆接虫26头时对绿盲蝽雌虫具有超显著的引诱作用,但接虫60头时对绿盲蝽雌虫产生了显著的驱避作用;与健康黄豆植株相比,在黄豆接虫26头时,对绿盲蝽雌虫产生明显的引诱作用,但在黄豆接虫34头时,对绿盲蝽雌虫产生极显著地驱避作用。

关键词: 绿盲蝽 具花枣枝 黄豆 挥发物 行为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