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Ven、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在春小麦上的表现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具有粘果山羊草和偏凸山羊草细胞质的K、Ven小麦雄性不育系与普通小麦的核质互作及细胞质的不良效应较低,在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上最有价值和利用前景,试验针对西北春麦区生态条件,直接引用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Ven、K质1 B/1 R易位小麦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利用西北春麦区现主栽或新育成的春麦品种(系)作为广泛测交的测验种,应用于春性杂种小麦。结果不育系表现育性稳定,细胞质效应小,春性较春麦品种弱,生长发育快,株高较矮,丰产性较差。因此,今后生产应用应转育丰产性好的春性Ven质和K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测交筛选高恢复性恢复系。


宁夏苜蓿白粉病预测预报技术的初步研究
《当代畜牧 》 2006
摘要:根据2002-2005年对宁夏旱地苜蓿白粉病发生规律的系统调查和研究,结合日均温、降雨量、湿度等气候因子及天敌等因素,应用SPSS分析软件,对苜蓿白粉病采用相关因子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初步建立了苜蓿白粉病的预测模型:y=131.358-1.663x3。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极为显著,历史拟合率均为100%,说明建立预测预报的方法是准确的,精度高且简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性强。


美国抗盐碱小麦引入宁夏的表现
《宁夏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对从美国引进的耐盐碱材料进行田间农艺性状和耐盐碱性鉴定。初步鉴定该批材料特性为:春性,杂种低代材料,分蘖力强,抗病性好,具有形态学多样性。在0.6%NaC l浓度下M23、M24、M17等材料表现强的抗盐性;在0.8%NaC l浓度下M23正常生长,无畸形幼苗,表现出明显的耐盐性;而主栽品种宁春4号在0.8%NaC l浓度下均无成活个体。


宁南山区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效应影响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宁南山区采取不同恢复措施的土壤水分、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含水量最高的是农田18.61%,其次为林地16.73%、人工草地9.95%,最小的为天然草地9.20%;土壤总孔隙度、土壤碱解氮排列顺序为林地>农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排列顺序为人工草地>林地>农田>天然草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灌木林地>农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土壤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为天然草地>农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土壤尿酶含量为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林地;土壤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的含量为人工草地>天然草地>林地;过氧化氢氧化酶的含量为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林地。


不同水解乳蛋白培养液对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寄生细胞生长增殖的对比试验
《宁夏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采用不同水解乳蛋白配制的培养液,进行牛环形泰勒焦虫裂殖体寄生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英国产的OXOID和北京海淀区微生物培养制品厂进口分装的水解乳蛋白均不能用于牛焦虫苗的细胞培养,从北京欣经科公司购入美国产的DIFCO水解乳蛋白为生产首选,其次为从上海购入美国产的GIBCOBRL水解乳蛋白。


近10年宁夏盐池县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Landsat TM/ETM卫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对景观斑块面积、分离度、破碎度、分形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计算,对我国典型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宁夏盐池县1991—2000年生态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生态景观的基质是草地,景观格局始终呈农牧交错结构;耕地斑块面积减少,但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加;草地斑块面积增加,但中高盖度草地斑块面积大幅度减少,低盖度草地斑块面积大幅度增加,草地质量退化严重;林地斑块面积增加,但连通性不够明显,防护林廊道尚未形成;沙荒地斑块面积有所减少;居民工矿建设用地略有增加;各类型景观斑块面积增减变化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高盖度草地、低盖度草地、耕地、林地、极低盖度草地、沙荒地、居民工矿建设用地.总体看来,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有所改进,但改进幅度不大,政策引导和人为活动是本地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