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沙蒿根际、非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对荒漠草原沙蒿根际、非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三大类群数量排序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2)0~10 cm土层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多于其它各层;(3)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根际大于非根际,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


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半干旱退化山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营建与配置,优化了林种和树种结构,改变了树种单一局面,提出了不同立地条件的人工混交林,试区已形成了以防护林为主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结构,带、片、网、团、乔、灌、草相结合的生物学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同时已建成面积为1 200 hm2持续、高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示范区,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途径。


宁夏有毒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宁夏地区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区分布的高等植物中,具有开发价值的有毒植物有21科41属56种。在研究宁夏有毒植物资源种类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有毒植物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亚乐苦参素对枸杞害虫防治效果试验
《宁夏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7天,亚乐苦参素+阿维菌素对枸杞蚜虫、锈螨、瘿螨的防治效果最好,亚乐苦参素+吡虫啉防治效果较好。


风沙土麻黄氮磷钾生物学特征与田间效应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本文应用化学分析和田间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麻黄氮磷钾营养生物学特征及氮磷钾对麻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氮素、磷素和钾素含量在麻黄全生育期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与麻黄生物量增加而造成养分吸收较多有关。也发现麻黄早期生长对磷素和钾素需求较高。麻黄单株产量可分为: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时期、第二次快速增加和单株产量下降4个阶段。回归方程为:Y=11672.96+21.0064N+7.7418P+11.9732K+0.0164NP+0.0066PK-0.0006NK-0.0349N2-0.0317P2-0.0303K2,氮磷钾的增产顺序为N>P>K。氮磷增产等效点方程为N=153.8817+0.9258P,产量互补效应为2.7134,增产效应转化阈值为153.8817kg/hm2;氮钾增产等效点方程为N=130.5376+0.8671K,产量互补效应为1.7545,增产效应转化阈值为130.5376kg/hm2;磷钾增产等效点方程为K=62.9673+1.0417P,产量互补效应为1.5466,增产效应转化阈值为62.9673kg/hm2。氮磷钾与麻黄含碱量和生长性状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