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脱水甜椒节水栽培技术规范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蜜瓜子叶组培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摘要:以甜瓜品种黄河蜜3号的无菌子叶为材料,对6-BA与NAA不同配比的16种激素组合进行不定芽分化培养基的筛选及添加IAA的4种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研究的结果表明,在M S+6-BA 1.50 m g/L+NAA0.20 m g/L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达到66.7%,获得了较高的不定芽再生率;在1/2 M S+IAA 0.20m 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100%。

关键词: 甜瓜 黄河蜜3号 子叶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共转化法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摘要:介绍了用农杆菌介导的共转化法培育无选择标记基因转基因植物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

关键词: 农杆菌 共转化法 无选择标记 转基因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葵根——茎过渡区子叶节区的研究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葵根—茎过渡区发生位置较低.在下胚轴基部就已完成根—茎初生维管组织的转变过程.转变过程中初生木质部的原生与后生部分分离.分离后的原生木质部逐渐消失在基本组织中,不参与新维管组织的形成.初生韧皮部的分离不对称,4束中只有同侧两束分离.在下胚轴下部由根内间隔排列的四原型木质部和韧皮部转变形成6束外韧维管束.下胚轴中上部在6束外韧维管束之间发育形成8束新的外韧维管束.先后形成的两组维管组织在子叶节区发生分离形成内外两环.外环进入子叶,内环进入上胚轴.根据幼苗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提出了油葵根—茎过渡区、子叶节区的具体区域界限,指出了油葵形成壮苗的形态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 油葵 根—茎过渡区 子叶节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冬小麦新品系陇鉴301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摘要:冬小麦新品系陇鉴30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以抗锈亲本DW 803为母本,以群体选择获得的中间材料799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2-200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4 080.3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增产5.22%。经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系苗期对条锈菌混合菌表现感染,成株期对条中29号表现免疫,对条中31号、水4、水7表现免疫至中抗,对条中32号、混合菌表现中抗。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12%、湿面筋30.6%,容重平均804.76 g/L。全生育期275 d,抗倒伏,抗旱、抗寒,适宜在甘肃陇东地区、宁夏南部及六盘山以西的半干旱山区种植。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陇鉴301 选育 报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麻土和黄绵土营养元素诊断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摘要:通过对庄浪县白堡乡乱庄村5社坡地黄绵土、川地黑麻土营养元素速效含量及其在土壤中吸附能力的测定,以及温室盆栽试验,认为黑麻土对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及限制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P、K、M o;黄绵土对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及限制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P、Cu;两者共同的主要限制因子是N、P;在N、P充足的情况下,K是黑麻土的主要限制因子。

关键词: 黑麻土 黄绵土 营养元素 诊断 限制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白菜施用灵飞控释肥效果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摘要:在同一养分水平下,进行了灵飞控释肥与普通化肥对复种油白菜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施控释肥417、833 kg/hm2处理的油白菜经济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优于普通肥料,折合产量分别为6 125、6 375 kg/hm2,分别较空白对照增产45.6%、51.5%,增收4 534、4 400元/hm2;控释肥用量为1 250 kg/hm2时,折合干重下降,经济效益不佳。

关键词: 灵飞控释肥 油白菜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灌高效节水灌溉实验研究

甘肃科技 2007

摘要:渗灌是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管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自下而上湿润其周围土壤。渗灌通过充分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水要求,还能够充分利用水、气、肥、温,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结构,适合于植物生长需求,提高产品综合经济效益。在张掖市党寨乡特定的自然气候条件下,通过渗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法,进行对西红柿、苦瓜等蔬菜瓜果进行灌溉对比实验研究。

关键词: 张掖 高效节水 渗灌 沟畦灌 灌溉模式 灌溉制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李品种在兰州的引种表现调查

山西果树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Ca~(2+)、W7和EGTA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渗透物质的调节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Ca2+浓度处理和Ca2+信号抑制剂对低温下辣椒幼苗叶片中3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10mmol/LCa2+能明显地增加辣椒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采用Ca2+螯合剂EGTA和钙调素拮抗剂W 7[N-(6-氨基己基)-5-氯-1-萘磺胺]对辣椒幼苗低温处理后,辣椒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以上结果说明Ca2+信号系统参与了调节辣椒幼苗抗寒过程中渗透物质的合成。

关键词: Ca2+ EGTA W7 辣椒幼苗 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 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