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的普适性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4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进行作物长势判断和产量估测的重要农学指标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为大面积、快速监测植被LAI提供了有效途径。在探讨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方法和高光谱数据对不同条件下冬小麦LAI的估算能力。在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PHI航空数据降维的基础上,利用实测LAI数据和高光谱反射率数据,构建LS-SVM模型,采用独立变量法,分别估算不同株型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氮素和水分处理条件下的冬小麦LAI,并与传统NDVI模型反演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每种条件下的LS-SVM模型都具有比NDVI模型更高的决定系数和更低的均方根误差值,即反演精度高于相应的NDVI模型。NDVI模型对不同株型品种、不同氮素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LAI估算精度不稳定,LS-SVM则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表明LS-SVM方法利用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对于不同条件下的冬小麦LAI反演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普适性。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叶面积指数 高光谱 普适性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粒径组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维氏气单胞菌病预防效果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2种粒径组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预防效果。分为3个试验:安全性试验:设粗粉中草药(CP)组和超微粉中草药(SP)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采取人工灌服给药,观察7d;预防性试验:设对照(C)组、CP组和SP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阶段性投喂2个疗程中草药后,用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攻毒试验鱼,观察10d;中试试验:分组同预防性试验,在鲟鱼养殖基地进行生产性试验,连喂2个疗程后抽血测定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种粒径的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鱼LD50均大于5000mg/kg体重。预防性试验结果表明,CP、SP组试验鱼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中试试验结果表明,CP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SP组的丙二醛(MDA)、补体蛋白3(C3)水平均显著高于C、CP组(P<0.05);SP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2种粒径的组方中草药对西伯利亚鲟维氏气单胞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投喂超微粉制剂组方中草药能提高西伯利亚鲟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鲤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氨氮含量变化规律的比较研究
《水产科技情报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锦鲤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中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在肥水池塘、新水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水泥池、定期换水的水泥池、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的水泥池中进行了锦鲤养殖试验,测定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氨氮含量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各组氨氮含量与时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为显著负相关,其余各组为显著正相关。肥水池塘、新水池塘、不换水的水泥池、定期换水的水泥池4个试验组的氨氮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的氨氮含量在鱼种投放后第4天达到最高值0.42 mg·L-1,而后随时间的延长,氨氮浓度处于波动下降的状态。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水泥池的氨氮浓度分别在试验第10天和第20天出现了两个波峰,在第14天和第25天出现了两个波谷,整体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锥形喷头喷雾二维分布均匀性试验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喷雾均匀性是喷头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圆锥形喷头设计了正交试验,通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喷头类型、喷雾压力、喷头高度对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在喷雾均匀性自动化检测装置上完成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的影响显著性由大到小的次序为喷头类型(T)、喷头高度(H)、喷雾压力(P);最优组合为:喷头类型TeeJet D5,喷雾压力0.3MPa,喷头高度250m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HRH-A、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释放GtH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在古老的软骨硬鳞鱼中促性腺激素(GtH)的双重内分泌调节作用,本实验设计用离体灌流的方法研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和多巴胺(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分泌GtH的影响。引入10、100和1 000 nmol/L 3个浓度的LHRH-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3次脉冲式刺激实验;每次间隔1 h,持续5 min,研究不同剂量LHRH-A对鲟鱼脑垂体释放GtH的作用;用200 nmol/L 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持续2 h灌流后引入5 min的1 000nmol/L LHRH-A刺激实验,研究DA如何抑制鲟鱼脑垂体释放GtH。每5 min收集一管灌流液,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灌流液中GtH的含量。结果显示,低剂量LHRH-A随着刺激引入脑垂体释放GtH出现波浪式的增加,中、高剂量出现释放延后现象。LHRH-A在10nmol/L到1 000 nmol/L范围内对刺激脑垂体释放GtH没有剂量依存关系。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GtH的分泌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可以抑制LHRH-A引起的GtH分泌,即DA不能抑制施氏鲟GtH的基础分泌,而只能抑制LHRH-A诱导的GtH分泌。研究结果证明,在高等硬骨鱼类中存在的双重神经内分泌调节在古老的鲟鱼中也存在。
关键词: 施氏鲟 脑垂体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多巴胺 促性腺激素 离体灌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nity3D的甘蔗种植虚拟教育培训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是最大的甘蔗种植国之一,甘蔗种植教育培训课程在各大农林职业院校广泛开展,针对传统的甘蔗种植教育培训试验开展周期长、成本高、授课方式枯燥、参与实践机会少等不足。为此开展甘蔗生长模型建模,农事仿真实时可视化等虚拟仿真交互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看动画、学知识、玩游戏、长技能"的虚拟互动培训理念,提出基于时序驱动的甘蔗虚拟种植教育培训系统设计方法;以Unity3D为开发平台,实现甘蔗种植生长周期虚拟展示以及互动体验功能。系统以虚拟化改造传统教学,为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为全面提升学员技术技能水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 虚拟交互 农事仿真 Unity3D 虚拟培训 甘蔗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沟式栽培的全封闭温室降温方法与作物生长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地温相对恒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在全封闭温室内采用沟式栽培法,根据蒸腾量进行补充灌溉,营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条件,研究不同沟深栽培条件下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差异及其对小白菜蒸腾速率、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0.7 m和0.9 m深度处理的温度较温室内对照CKi有明显的降低,最大温差大于20℃;光照强度随着沟深的增加而减弱,但0.9 m深度处理的光照强度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空气相对湿度基本保持在25%~75%之间,适宜植株生长;水分生产率的大小在各处理中表现为0.9 m>0.7 m>0.5 m>0.25 m>CKi>CKo。高温季节0.7 m和0.9 m的深度更适宜小白菜的生长。沟式栽培法可解决全封闭温室的高温、高湿问题,同时可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丁酸梭菌的分离及其在沼气发酵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沼液中分离出1株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butyricum),用于沼气发酵原料的预处理,以提高沼气的产气量。方法:运用亨盖特厌氧操作技术分离、筛选,并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与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考察温度、初始pH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菌株B1为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芽胞圆形,端生。最佳的种子培养条件是温度、pH和接种量分别为37℃、7.0~8.0、5%。菌株B1与Clostridium butyricum ATCC 19398T的16S rRNA(登录号为AF396963)同源性为99.6%。将菌液与猪粪按比例混合进行丁酸型预发酵处理,预处理后的混合物接种沼液后产气量比对照可提高19.02%。结论:从沼液中成功分离出1株丁酸梭状芽孢杆菌(C.butyricum),为进一步研究其对沼气发酵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