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内外水果重金属限量标准差异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4
摘要:目的 解析我国与欧盟(European Union, EU)、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以及韩国水果中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异同。方法 研究中国与不同国家或组织水果重金属限量标准,比对重金属检测种类、涉及的水果种类和重金属最大限值。结果 除CAC未对水果中镉进行限量规定外,我国与EU、韩国均对水果中铅和镉进行了限量规定,但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韩国并未对铅和镉限量标准中的水果种类进行规定。我国对水果中铅的限量规定与EU、CAC相似。此外,欧盟在镉限量中对水果种类与限量值的规定比我国更严格。结论 我国监管部门应对进口贸易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制定宽松的水果进行重点关注,而出口的水果应符合出口国的要求。


阴离子盐在围产前期奶牛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奶牛 》 2024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前期奶牛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尿液p H值、血液指标、产后疾病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干奶后期荷斯坦经产牛6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头,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阴阳离子差(DCAD)水平为163.4meq/kg DM的饲粮;试验组饲喂的日粮DCAD初始水平为-100.2meq/kgDM [阴离子盐添加量380g/(头·d)],试验期间通过调整添加量,使尿液pH值稳定在6.0~6.5之间,从而探索阴离子盐的最适添加量及其与尿液pH值的相关关系。试验组从产前28d开始饲喂试验日粮直至产犊当日停止(前7d为预饲期),产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相同的泌乳日粮。试验结果表明:围产前期奶牛饲喂阴离子盐298~351g/(头·d),可显著降低奶牛尿液p H值至6.0~6.5;显著降低产前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降低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提高血钙含量,使血钙浓度保持在2.24mmol/L以上。可降低真胃移位、产后瘫痪、酮病、血乳等疾病的发生和淘汰率;产后60d产奶量曲线稳定,高峰奶上升快,同时有缩短奶牛产奶高峰到达时间的趋势。综上,围产前期奶牛饲喂阴离子盐,可预防和防止奶牛低血钙的发生,有效改善产后健康和生产性能。


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策略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2024
摘要: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推广服务管理体系有待强化、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等问题。文章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总结了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转化模式与成效,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如加强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和农业专家工作站及农业科技小院等转化平台建设,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概况及策略
《蔬菜 》 2024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在数字农业领域的深入发展与应用,正成为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关键驱动力。本文从关键技术要素、应用场景等多维度,概述了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应用潜力与发展路径。通过对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要素的全面剖析,揭示了其在构建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通过梳理无人农场、智慧设施及智慧种业等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展示了新质生产力重塑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的强大能力。同时,从农业劳动者角色、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及基础设施等角度指出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全方位变革作用。最后从政策体系、关键技术、科技转化及人才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发展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优化政策环境与市场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瓶颈突破、构建关键领域应用新场景等建议,以期为促进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新质生产力 技术要素 应用场景 存在问题 赋能效应 生产要素


葡聚糖硫酸钠饲喂SPF鸡诱导肠道炎症的研究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深入探讨肠道炎症对鸡生长发育、肠道组织结构及微生物菌群等方面的影响,试验利用1%和4%两种浓度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饮水诱导鸡肠道炎症,建立无特定病原(SPF)鸡肠道炎症模型,通过测定体重、器官指数、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组织病理、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炎症标识物钙卫蛋白(CALP)和脂质运载蛋白(NGAL)含量等,综合评价不同浓度DSS诱导的鸡肠道炎症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SS4组极显著抑制鸡增重(P<0.01),阻止鸡免疫器官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盲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均极显著改变(P<0.01),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占比达到74.39%,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组织结构均发生显著病变,脾脏炎性细胞因子相对mRNA表达测定显示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趋化因子生长调节基因1(CxCli1)和趋化因子生长调节基因2(CxCli2)极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未见显著变化(P>0.05),血清和盲肠内容物CALP和NGAL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DSS1组对测定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仅少数指标出现显著改变.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口服DSS成功建立了急性肠道炎症模型,并鉴定了肠道炎症对鸡生理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SPF鸡 葡聚糖硫酸钠 肠道炎症 微生物菌群 炎性细胞因子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京生态涵养区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生态涵养区的特点,构建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两个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评估生态产品供给和经济发展状况,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区2019年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耦合协调类型.结果表明,2019年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各乡镇生态产品供给和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高值和较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怀柔区、密云区和延庆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各区的城镇以及靠近北京市近郊的乡镇.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各乡镇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介于0.648~0.999之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值介于0.312~0.600之间,耦合协调度内部差异较大,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呈现较弱的耦合协调关系.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各乡镇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没有实现同步发展,生态产品供给滞后型和经济发展滞后型的乡镇大约各占一半.建议北京生态涵养区应立足于不同的资源优势,根据生态产品供给和经济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实现两者的互补和相互促进.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获得对桃细菌性穿孔病(peach bacterial shot hole)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从桃树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菌株并进行防治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共有198株细菌菌株被分离纯化出来,其中13株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表现出抑制效果,菌株8号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其抑菌直径为30.8 mm;通过形态学及分子鉴定,并建立系统发育树,鉴定菌株8号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离体接种及田间防治试验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菌株8号能较好抑制病害的扩散,并减缓发病率的增加。综上,菌株8号对于桃细菌性穿孔病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可为该病害的生防菌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番茄潜叶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评价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田间喷雾试验和田间灌根试验分别评价了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番茄潜叶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对番茄潜叶蛾的毒力高于氯虫苯甲酰胺,其LC50为0.707 mg · L-1;田间喷雾试验和田间灌根试验结果均表明:100 g · 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番茄潜叶蛾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喷雾试验施药后7 d防效在79%以上,灌根试验施药后7 d防效在60%以上,显著高于200 g · 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g · L-1茚虫威悬浮剂和10%多杀霉素悬浮剂的防效,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