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浙江省农户粮田规模经营实践与探讨
《浙江农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浙江省农户粮田规模经营实践与探讨卫新,丁贤劼,杨祖增,毛晓红(浙江省农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310021)70年代末,我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其发展,是对农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它促进了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但是随...


文成县蜜梨低产原因及其增产措施
《浙江农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文成县蜜梨低产原因及其增产措施胡征龄,吴顺法,施泽彬,王建军,蔡建国(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310021)(文成县农业局)文成县位于浙江省南部,飞云江中上游,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连绵不绝,间有少许河谷盆地,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82.5%,俗称“八山一...


裂叶红麻的光合器官数量性状与麻皮产量相关性分析
《中国麻作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对6个裂叶红麻品种(系)不同光合器官的数量性状与干皮产量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叶数、7裂叶数及麻皮长和麻皮宽的光合器官之间及与干皮产量之间的相关都是显著的,而圆叶数、3裂叶数及5裂叶数与干皮产量相关不显著。总对数、7裂叶数及麻皮长的数量性状其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很低.表明主要光合器官的表现易受环境影响,注意选择圆叶数性状可能有助于培育高产品种。
关键词: 红麻,裂叶型,相关性,遗传力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的感染与防制
《畜牧与兽医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的感染与防制张存,范坤晓,陈如玉,刘蔓雯(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31002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自1957年在美国甘布罗镇(Gumboro)首次发生后,几十年来,已遍及几乎所有的养鸡国家。其病原为双股RNA病毒科(B...


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1981-1993年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的状况以及各类农业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000年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50%的具体措施


青壳Ⅰ系、白壳Ⅰ系和RE系蛋鸭 产蛋性能比较测定
《中国家禽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青壳Ⅰ系、白壳Ⅰ系和RE系蛋鸭 产蛋性能比较测定赵爱珍,卢立志,沈军达,陈黎洪(浙江农科院畜牧所310021)薛茂强(浙江省苍南县农业局畜牧兽医站)钱海根(浙江省嘉善县江南水禽良种场)本试验是在以往对5个纯系和10个杂交组合测定的基础上,筛选出表现...


稻田土壤中氮素淋失的研究
《土壤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应用稻田大型原状土柱渗漏计,研究了双季稻田土壤中氮素随渗漏水流淋失的形态、数量、季节性变化以及若干农化因子的影响。明确了稻田中氮素淋失的基本形态是硝态氮(NO-3-N),估算出双季稻田中氮素淋失总量可接近30kgN/ha,同时肯定了农田施用氮肥对地下水体环境可能的NO-3-N污染,建议双季稻田中每季水稻的氮肥用量宜控制在150kgN/ha;本文还证实氮肥用量对氮素淋失有明显影响,不同氮肥品种的氮素淋失是碳铵高于尿素,采用涂层包膜处理似可减少氮肥的淋失。
关键词: 氮素淋失,渗漏计,环境保护


硅酸盐细菌在不同土壤中的解钾作用及对甘薯的增产效果
《土壤肥料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硅酸盐细菌不仅具有解钾能力,而且具有较好的解磷和解硅作用。在浙江省3种代表性土壤接种试验表明:参试菌株在泥砂土中的存活宰均表现最低,土壤接种38天测定,各菌株在青紫泥中的存活率最高,其次是黄筋泥;接种66天测定,除K129—1在3种土壤上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外,其它二菌株则以黄筋泥中的存活率较高。从各菌株在3种土壤中存活率看,均以K55—2的存活率最高,其次是301,而K129—1的存活率最差。解钾效果以缓效钾较低的泥砂土和黄筋泥较好。甘薯施用菌剂后增产效果显著,增收鲜薯3308~4887kg/hm2,增产6.95%~10.27%。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存活率,解钾,甘薯增产


快速灌浆晚粳稻资源的利用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了灌浆速度比常规品种快10~15d的早熟晚粳稻明珠1号,并将这一特性称之为“快速灌浆”。本文就其研究意义及快速灌浆资源明珠1号的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快速灌浆,晚粳稻品种,早衰


利用地下水进行生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地下井水为无上栽培用水进行了生菜营养液配方的调整研究,调整后的配方菜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叶形指数和pH值的稳定性上均优于或近于日本国试配方,但肥料成本得到降低;同时本文还对不同水源水质蔬菜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管理及营养液配方的调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无土栽培,地下水,生菜,生长,营养液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