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议灵武长枣品种选优及相关的问题
《宁夏农林科技 》 2004
摘要:根据当前灵武长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鲜食枣的发展趋势—要求优质大果型品种 ,说明灵武长枣品种选优及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枣品种的选育方法和灵武长枣必须采用单株选优的原因 ;介绍了灵武长枣品种选优的进展情况 ,灵武长枣的品种核定和品种选优相关的问题—育苗和关键性栽培技术


马齿苋的开发利用价值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4
摘要:主要介绍了马齿苋的分布、生长习性、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医疗保健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齿苋的利用现状和开发应用前景。


试用配合力进行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的划分
《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9个生态类型 5 1份粳稻亲本材料 ,以生态型进行双列杂交 ,研究供试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生态型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以此分析粳稻的优势生态型。结果表明 :各生态型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 ,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配合力分析表明西北粳、台湾粳和非洲ITA粳在多个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可初步认为它们是本试验的优势生态型。一般配合力效应与杂种一代表型表现出极显著的正向相关 ,而特殊配合力与杂交组合后代相关不显著 ,亲本各自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 ,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亲本性状的高低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高低也无必然联系


不同种植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宁夏盐池干旱退化草场植被恢复与风蚀沙化防治技术示范区内不同种植密度的柠条林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观测 ,从土壤水分日变化、季节性变化、水分垂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主要受大气降雨及植物生长节律的影响 ,变化较大。 0~ 10 0 cm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为 :从表层到深层土壤含水量递增。林地土壤水分随着离柠条带距离的增加显著 (P<0 .0 5 )增加。种植密度不同土壤贮水量明显不同 ,密度分别为3330丛 / hm2 (带间距 4 m) ,土壤水分处于亏损状态 ,0~ 10 0 cm土壤贮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 ,柠条密度为 2 4 90丛/ hm2 (柠条带间距 7m)和 16 6 5丛 / hm2 (柠条带间距 10 m)时 ,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 ,但 0~ 10 0 cm土壤贮水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针对盐池干旱风沙区 ,柠条林种植适宜密度为 7m或大于 7m为宜。退化草场种植密度土壤水分干旱风沙区。


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场恢复对策——以宁夏盐池沙地退化草场为例
《西北农业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描述了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天然草场退化现状,指出退化主要原因是干旱少雨、超载放牧、滥垦和不合理利用土地、滥采乱挖。针对天然草场退化现状,提出通过围栏封育,灭杂草,鼠虫害防治等技术对退化草场进行改良。针对草场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合理的放牧制度,实行以草定畜、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畜群结构、压缩耕地、发展人工草地等措施促进退化天然草场植被恢复。为北方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场植被恢复、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依据。


盐胁迫下枸杞叶片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变化
《西北植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细胞化学的方法,对经过不同浓度盐胁迫的枸杞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标记定位电镜观察.枸杞盐胁迫处理后发现,盐胁迫过程中枸杞细胞表面糖蛋白层明显增厚、致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则变薄、脱落,游离到细胞间隙中.细胞壁糖蛋白的积累是枸杞对盐胁迫反应的重要生化机制,在枸杞的耐盐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设施蔬菜地土壤硝态氮的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宁夏农林科技 》 2004
摘要:设施蔬菜地土壤与相邻粮田比较 ,其表层硝态氮均高于相邻粮田 ,栽培年限越长 ,土壤表层积累的硝态氮越多 ,8年和 15年棚龄的土壤表层硝态氮较相邻粮田分别增加了 8.18倍、9.34倍 ;设施蔬菜地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也明显增高 ;浅层地下水硝态氮也大幅度增加 ,超过二级标准 ;不同使用年限蔬菜地土壤的 p H均低于相邻粮田 ,3、8、15年棚龄土壤 p H分别下降了 0 .4 8、0 .38和 0 .39个单位 ,土壤有酸化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