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从2006-2009年河南省发生猪高热综合征的113家规模化猪场291份病料中分离革兰氏阳性球菌,通过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猪链球菌和猪链球菌2型的PCR试验,结果鉴定125株为链球菌,其中35株为猪链球菌2型。对35株猪链球菌2型进行小鼠毒力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5株猪链球菌2型对小鼠均有毒力,均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他啶、阿莫西林、氯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
关键词:
猪
链球菌2型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集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流产母猪死胎脑脊液作为样本,通过细胞盲传培养分离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毒株,对新分离的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1株分离株并命名为CSF.ZMD-3。DNA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该分离株与已报道毒株基因的序列同源性,确定该分离毒株为乙脑病毒。使用MEGA3.1软件对CSF.ZMD-3毒株主要结构蛋白E蛋白的基因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确定CSF.ZMD-3为基因Ⅲ型乙脑病毒。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分离鉴定
M基因
E基因
基因进化树
《现代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介绍了棉花制种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苗、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晾晒加工等内容,以期为棉花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
制种
培育壮苗
田间管理
晾晒加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豫杂37号在不同生育阶段其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干物质与氮、磷、钾的积累量及积累比例.就产量水平看,本试验以施氮量300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量225 kg.hm-2的增产1.66%,但增产不显著;而施氮量达375 kg.hm-2,其子棉产量比300 kg.hm-2的减产3.92%、比225 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提高.就纤维品质指标看,施氮可以提高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差别不大,以225 kg.hm-2处理的纤维比强度最大.
关键词:
杂交棉
施氮量
干物质
积累量
产量
品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结球白菜杂交品种暑绿的112个双单倍体纯系构建了包含186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两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结果表明:叶片脯氨酸含量由位于第5连锁群上与分子标记C20相距7.2cM的QTL控制,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37%和8.32%;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位于第3连锁群上与分子标记AE153相距0.8cM的QTL控制,其加性效应和贡献率分别为0.004%和8.12%。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脯氨酸
可溶性蛋白
QTL定位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2010
摘要:L-肉碱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特殊添加剂对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L-肉碱的发现、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论述,旨在为L-肉碱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L-肉碱
改善
母猪
繁殖性能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综述了西瓜生产中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并对我国西瓜抗病育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瓜病害的综合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瓜
病害
抗病育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真菌毒素(mycotoxin)对人类及动物危害严重。人们建立了各种毒素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其中的一种。笔者对ELISA结合胶体金标技术检测霉菌毒素,以及与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产生的毒素模拟表位肽结合检测毒素的优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真菌毒素
ELISA
胶体金
噬菌体展示技术
模拟表位肽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而引起的运动障碍的一种脊椎疾病。椎间盘有以下3部分组成: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椎间盘突出按照突出类型,分为Ⅰ型和Ⅱ型按照发病部位分为,颈椎间盘突出,胸椎间盘突出腰荐椎间盘突出。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杂双2号的最佳栽培密度。[方法]设计4个不同栽培密度(12.0万、19.5万、27.0万、34.5万株/hm2),进行杂双2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以密度19.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3 939.15 kg/hm2,较其他密度处理增产均达0.01极显著水平,且产量构成因素较协调,个体和群体发育协调。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总角果数,其次是千粒重和每角粒数;随密度的增大,株高逐渐降低。[结论]19.5万株/hm2是杂双2号最适宜的栽培密度。
关键词:
油菜
杂双2号
高产栽培
群体密度
产量
经济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