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桃幼胚下胚轴高频植株离体再生

果树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桃品种京艳和晚蜜不同发育阶段合子胚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用6-BA、CPPU和TDZ等细胞分裂素诱导下胚轴直接再生不定芽试验。结果表明,花后70d下胚轴为诱导的最佳材料,供试细胞分裂素中,诱导活性为TDZ>CPPU>6-BA,苯脲类细胞分裂素TDZ5mg/L与NAA0.01mg/L配合对下胚轴再生具有极强的诱导作用,京艳诱导再生率高达95.2%,平均不定芽数达每外植体25.3个。京艳的诱导率显著高于晚蜜。IBA 0.5mg/L适于诱导再生幼茎的生根,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到92.6%和65.5%。组织学观察表明不定芽起源于皮层薄壁细胞,属直接再生方式。

关键词: 下胚轴 直接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APD技术在葡萄种质鉴定上的应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以鉴定葡萄(Vitis)种质资源,对CTAB、SDS和高盐法3种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较为适合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通过对Taq E,Mg2+,dNTP,模板DNA,Primer不同浓度的优化实验以及对PCR反应程序的筛选,建立了适合葡萄基因组RAPD分析的技术体系。运用该体系对部分葡萄品种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适合的引物在该体系条件下能够达到鉴定葡萄种质资源的目的,并可应用到葡萄的遗传图谱、指纹图谱及分子标记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

关键词: 葡萄 RAPD技术 指纹图谱 种质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马立克氏病CV1988/Rispens冷冻活疫苗和HVT冻干苗效力比较试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给带有不同血清型 (Ⅰ型、Ⅲ型 )母源抗体的两组雏鸡分别免疫不同血清型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 :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 (HVT、Ⅲ型 )和鸡的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冷冻疫苗 (CV1988/Rispens株、Ⅰ型 )。用CV1988免疫的两组雏鸡保护指数均高于HVT免疫的两组雏鸡的保护指数。

关键词: 鸡马立克氏病 血清型 疫苗 母源抗体 HVT CV1988/Rispen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几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林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盐胁迫对国槐、绒毛白蜡、核桃和中林 4 6杨四种苗木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杨树的死亡率最高 ,核桃次之 ,绒毛白蜡再次之 ,国槐没有死亡植株。杨树、核桃、绒毛白蜡和国槐的生物量、单株总叶面积受盐胁迫后都明显下降。根据盐胁迫后试验树种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不同 ,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核桃和中林 4 6杨为下降型 ,即苗木受盐胁迫后短期内净光合速率便发生明显地下降 ,且高盐时光合速率下降多。绒毛白蜡为中间型 ,它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也发生下降 ,但下降幅度小 ,并且能忍受一定时间和一定盐浓度的胁迫。第三种类型为上升型 ,国槐受盐胁迫后净光合速率上升 ,并且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盐浓度的胁迫条件下能维持其净光合速率不低于对照。盐胁迫条件下 ,单叶净光合速率和单株总叶面积的下降是杨树生长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影响核桃和绒毛白蜡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单株总叶面积的下降 ,对于国槐 ,单叶净光合速率和单株总叶面积都不是引起其生长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盐胁迫 光合作用 生长 国槐 绒毛白蜡 核桃 中林46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旋花蛾性信息素成分的鉴定

昆虫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取和鉴定了杂草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的天敌旋花蛾Tytaluctuosa的性信息素主要成分 ,并应用风洞实验对雄蛾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腺体提取物和雌蛾求偶时所释放的主要性信息素成分均为 2种化合物 :顺 9 十四碳烯醛 (Z9 14∶Ald)和顺 11 十六碳烯醛 (Z11 16∶Ald)。腺体提取物中 2种化合物的总量在个体间差异很大 (2 2~ 16 7ng) ,但二者的比率相对稳定 (Z9 14∶Ald Z11 16∶Ald =0 3± 0 15 )。雌蛾所释放的性信息素量及比率在个体间也存在差异。每只雌蛾求偶时平均每小时释放 94ngZ9 14∶Ald和 45ngZ11 16∶Ald ,平均比率为 2 2。风洞实验结果显示 ,48%的雄蛾可被合成的性信息素混合物 (0 4μgZ9 14∶Ald ,2 μgZ11 16∶Ald)引诱完成逆风飞行并最终触及刺激源 ,而 2种对照组 (以求偶期雌蛾或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为刺激源 )的引诱率则分别为 6 2 %和 44 %。

关键词: 旋花蛾 性信息素 田旋花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小麦小孢子培养一直是国内外长期以来努力攻克的课题。值得高兴的是 ,近几年来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大 ,已成功地建立了小麦小孢子的培养体系 ,同时在克服基因型限制问题上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小孢子和未成熟子房共培养对胚胎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2 .通过对外植体进行胁迫处理 ,可以有效地诱导小孢子由配子体发育途径向孢子体发育途径转变 ;3.对分离的小孢子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方法进行分级分离 ,可以降低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限制作用。本文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我国开展小麦小孢子研究作些前期准备工作

关键词: 小麦小孢子 胚胎发生 子房共培养 胁迫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国内昆虫病原线虫的优良品系筛选、防治对象、田间侵染力、耐药性方面的研究。我国已筛选出多个线虫品系 ,用于田间防治。近期发现小杆科和双胃科的线虫有生防价值。国内研究集中于小卷蛾线虫、芜菁夜蛾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对 4 0多种害虫的防治 ,田间防效达 70 %以上。线虫施用技术、生活习性及搜索方式直接影响其侵染力。应用保湿剂、抗干燥剂及干燥脱水等技术为线虫的储运和防治食叶害虫提供了方便。低毒化学农药不影响线虫的存活和田间侵染力 ,可以混合使用。我国还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线虫资源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品系筛选 生物防治 田间影响因素 耐药性 环境污染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的研究

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籽粒色泽不同遗传标记材料 ,将白粒玉米 (作母本 )花粉与紫粒玉米 (作父本 )花粉以及黄粒高油玉米 (作父本 )花粉大致以 1:1:1混合的授粉方式 ,研究玉米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 ,普通玉米间杂交 ,籽粒含油量变化不大 ,因组合而异。用高油玉米作父本给普通玉米授粉 ,因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 ,可显著提高杂交当代籽粒含油量。据试验估计 ,用高油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做授粉亲本 ,花粉直感效应值为 0 .35~ 0 .38,用高油单交种为材料做授粉亲本 ,花粉直感效应值为 0 .36~ 0 .4 8

关键词: 高油玉米 遗传标记 混合授粉 花粉直感效应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素营养对小麦子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缺硫农田进行2个品种的冬小麦试验,研究不同土壤供硫水平对冬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及小麦子粒氨基酸和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小麦植株体内氮、硫的累积吸收量都受硫肥施用量的影响,但京冬8号氮、硫累积量随施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而北农10号氮、硫累积量随施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小麦子粒面筋几乎不受施硫水平的影响。北农10号小麦的17种氨基酸总量因施硫而明显提高,最高可提高1.97个百分点;当施硫量为60kg/hm2时,含硫的蛋氨酸含量比对照(不施硫肥)增加0.5个百分点。不含硫的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含量因硫肥的施用而有所提高,但是达到最大含量的硫肥用量差别很大;京冬8号小麦的17种测定氨基酸中,含硫的胱氨酸含量增加百分率幅度最大,达7%~28%。

关键词: 冬小麦 面筋 氨基酸 硫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离体培养中的顽拗现象及其生理和遗传基础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植物离体培养中顽拗现象的若干表现形式 ,包括影响顽拗性的主要因子、多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的遗传预决定性生长特性、顽拗现象与自由基、离体肿瘤转化性进程中植物器官发生全能性的丧失等 ,并对有关的生理和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离体培养 顽拗现象 生理和遗传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