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SRAP标记技术在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青狗尾草的应用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被认为是谷子(S.italica)的祖先种,因此研究青狗尾草与谷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对于野生有益基因的发掘利用有着深远意义。以来源于不同国家的谷子和青狗尾草共24个品种为试材,分析SRAP技术在谷子和青狗尾草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用24个标记组合共产生127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标记组合产生5.29条多态扩增带。每对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带的比例为16.67%~37.90%,平均为28.30%。说明供试青狗尾草和谷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对所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9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9。相似系数为0.56时,可以将24份材料分成2大类群:第一类群全部为青狗尾草,第二类群则包括谷子和部分青狗尾草材料。综上所述,SRAP技术能够有效地对谷子和青狗尾草属进行多态性分析。

关键词: SRAP标记技术 谷子 青狗尾草 多态性分析 聚类分析

棉花萌发期和幼苗期的盐胁迫反应及耐盐鉴定指标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盐分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确定合适的棉花耐盐鉴定胁迫浓度和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室内种子萌发试验和盐池试验,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不同棉花品种发芽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出苗率和相对株高的变化。[结果]棉花发芽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出苗率和相对株高与盐分浓度均呈负相关。[结论]0.5%盐分浓度可以作为棉花耐盐鉴定的胁迫浓度;相对发芽率和相对株高可以作为棉花耐盐鉴定参考指标之一。

关键词: 盐胁迫 棉花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鉴定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联分析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关联分析是新近开始在植物数量性状研究和植物育种中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以连锁不平衡为基础鉴定某一群体内性状与遗传标记或候选基因间的关系,是对分子育种中QTL分析的补充和提高。主要介绍了关联分析的基础,分析了关联分析的研究策略,讨论了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关联分析 研究策略 应用现状

认清形势 依靠科技 提高植棉效益

现代农村科技 2010

摘要:2009年广大棉农在仔细盘点今年的家庭收入时普遍感到,今年植棉效益不高,比去年种棉投资大,用工多,产量低,收益差;相比较粮食、果树等收入稳定增长,严重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杏新品种‘硕光’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硕光’是由‘大丰’杏的自然杂交种子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早熟鲜食杏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6.08g,最大106.4g,果皮底色橙黄,阳面有少许红晕或无,果面光洁,味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3.2%~14.5%。果实发育期65~70d。早熟,丰产。

关键词: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息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现代农村科技 2010

摘要: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已进入畜牧生产的实际应用中,本文从畜牧生产信息监测与预警及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方面介绍信息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畜牧业 信息监测与预警 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新品种‘苹帅’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苹帅’苹果是以‘向阳红’ב胜利’杂交育成的中晚熟优良品种。果形端正,大小整齐,平均单果质量203.2g,果形指数0.84;果实浓红色,光洁靓丽,蜡质明显;果肉黄白色或浅黄色,质细,硬脆,多汁,香气浓,甜酸适口;采后硬度8.7kg·cm-2,可溶固形物14.6%,品质优;果实易着色,适宜无袋栽培;树体和果实抗轮纹病,耐瘠薄,适应性强。

关键词: 苹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茎枯病分级标准及调查方法的商榷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由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引起。病害主要侵染主茎、侧枝、亚侧枝,不为害叶片。病斑初为针刺水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黑星病菌抗药性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综述了梨黑星病菌的种类、抗性监测方法和抗性划分标准,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梨黑星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和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发生现状、抗药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梨黑星病菌抗药性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同时对梨黑星病菌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梨黑星病菌 杀菌剂 抗药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杂种优势群的构建方法及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根据主要依据地理远缘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杂交种的现状,作者于2007年提出开展"谷子杂种优势群构建、建立杂优利用模式"的构想,并开展了系列研究。目前,已建立了以分子聚类为基础,群体结构分析为主线,数理聚类为辅助,系谱聚类进行验证、校正的类群划分方法,以及双列交试验确定优势类群,建立杂优利用模式的技术路线。并于2009~2010年与美国Kansas State University、USDA-ARS Plant Science and EntomologyResearch Unit Manhattan合作,在国内外率先开展谷子杂种优势群的构建工作,成功地将我国主要谷子育种材料划分为6个类群。目前杂种优势群的构建工作已经完成,杂种优势群的确定和杂优利用模式研究正在进行,预计2011年12月完成。简要介绍了谷子杂种优势群的构建方法及研究进展,以期为谷子杂优利用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谷子 杂种优势群 构建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