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小麦新品种衡观35温光特性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小麦新品种衡观35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有着广泛的适应性。通过对该品种发育特性的研究,明确了该品种的温光特性,揭示了其广泛生态适应性的原因。衡观35虽然是半冬性品种,但属于对温反应不敏感型品种,且感光性偏弱,对光反应较为迟钝。正是这种特性,使衡观35较好地适应了多种生态条件,其发育速度受到生态条件的影响较小;再加上其抗寒性突出、矮秆抗倒、抗病性强、节水明显和早熟等特点,综合决定了该品种对黄淮麦区(分南北两片)、长江中下游麦区和北部冬麦区4个不同的生态区域有着很好的生态适应性,这也是其适应性广泛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冬小麦 衡观35 适应性 发育特性 温光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中晚熟梨新品种冀玉

中国果业信息 20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小豆种质资源初选核心种质构建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河北省作物种质库中385份小豆资源为材料,根据13个农艺性状,利用地理来源进行分组,分别采用比例法、平方根法确定取样数法及聚类选择和随机选择2种个体选择法构建5个小豆初选核心样本,对不同的取样方法及总资源间进行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性状符合度、遗传多样性指数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的比较,探讨构建河北省小豆初选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聚类选择取样优于随机取样,在聚类选择条件下采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优于平方根法,最终确定按地理来源分组、利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聚类选择个体为小豆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方案。采用该最佳方案,构建包含79份小豆种质的初选核心种质,取样比例为20.5%,13个农艺性状的性状符合度达100%。

关键词: 河北省 小豆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一株灰葡萄孢黑色素缺失突变体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色素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因子,为明确灰葡萄孢黑色素在致病及抗逆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获得了1个黑色素缺失突变体,并通过基因扩增及分子杂交对其进行鉴定。对突变菌株的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突变菌株的致病力明显下降,并且与野生型相比突变菌株的生长速度下降和对紫外线敏感性加强。说明黑色素在灰霉致病性及抗逆中起关键作用,这为今后以灰霉黑色素为靶位点设计杀菌剂进行防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灰葡萄孢 插入突变体 黑色素 致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常用同种不同名农药及肥料混用禁忌

现代农村科技 2010

摘要:本文作者整理总结了"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西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以及周边地区在西瓜种植上常用的同种不同名农药及肥料混合禁忌,提出了生产中农药混合使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西瓜 同种不同名农药 混用禁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制农业科研机构企业知识培育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概述了企业知识的基本内涵和企业知识培育的原则,分析了企业知识的周期,并从知识获取、知识预处理、知识发现、知识重组和知识再造5方面探讨了企业知识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 转制 农业科研机构 企业知识 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转基因抗虫棉——冀棉958

现代农村科技 2010

摘要:冀棉9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转基因高产抗病虫棉花品种,2002~2003年参加了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了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仪器管理探索与实践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根据多年对科研仪器管理的经验,对科研单位仪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仪器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探索,旨为今后仪器仪器体质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业 仪器 管理 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中晚熟梨新品种‘冀玉’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玉'为‘雪花梨'和‘翠云梨'的杂交后代。8月下旬至9月初成熟。果实椭圆形,绿黄色,蜡质较厚,平均单果质量260g;肉质松脆,风味酸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综合品质上等。抗黑星病,丰产。

关键词: 中晚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收期对南水梨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水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即采收期Ⅰ(8月17日,盛花期后131 d)、采收期Ⅱ(8月25日,盛花期后139 d)和采收期Ⅲ(9月1日,盛花期后146 d)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的果实单果重最低,种子变黑指数较小,硬度下降最快,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固酸比较低,食用品质欠佳;采收期Ⅱ和采收期Ⅲ的果实因采收期推迟使单果重和种子变黑指数增大,硬度虽然变小,但变化平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减少,固酸比增大,但采收期Ⅱ果实由于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大于采收期Ⅲ,因此更有利于果实贮藏品质的保持。综合考虑,认为采收期Ⅱ即盛花期后139 d为石家庄地区南水梨的适宜采收期。

关键词: 采收期 南水梨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