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樱桃果酒发酵动力学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中国酿造 2024

摘要:为明确樱桃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生长、乙醇生成及总糖消耗的构效关系,该研究以樱桃为原料,果酒酵母为发酵菌种制备樱桃果酒,每隔1 d测定樱桃果酒的总糖含量、酒精度及酵母菌数量,应用Logistic模型、DoseResp模型、SGompertz模型及Boltzmann模型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发酵动力学模型,并测定其发酵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对两者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生长及乙醇生成动力学模型均可用Boltzmann模型进行拟合,总糖消耗动力学模型均可用DoseResp和Boltzmann模型进行拟合,所选模型对试验数据的拟合相关系数R2均>0.99,能较好地描述樱桃果酒的发酵过程。樱桃果酒发酵工程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呈先升高再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发酵过程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总黄酮呈极显著相关(P<0.01),·OH清除率与总黄酮呈极显著相关(P<0.01)。

关键词: 樱桃果酒 发酵动力学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超分子纤维素合酶复合体的结构与组装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植物纤维素由β-1,4-葡聚糖链组成,其合成是由位于质膜上的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ellulose synthase complex, CSC)催化完成。文章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进化角度分析了植物CSC结构及组装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 CesA)亚基的蛋白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CesA组装成玫瑰花环CSC核心复合体的机制,以及CSC结构与纤维素特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细胞骨架等辅助蛋白和蛋白翻译后修饰在超分子CSC组装与纤维素合成调控中的作用。最后,文章展望了利用单碱基编辑技术突变植物保守结构域(plant-conserved region, PCR)、N端结构域(N-terminal domain, NTD)或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 TM)等结构域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改变纤维素合酶复合体稳定性和功能,为培育生物量增加、抗逆性增强、适合特定工业应用的新型植物提供理论基础,为植物纤维素基因工程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策略。

关键词: 纤维素合酶(CesA) 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SC) CSC结构 CSC组装 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胡萝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中国瓜菜 2024

摘要:近年来,河南省胡萝卜产业已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指导河南省胡萝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胡萝卜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设施规模化种植及标准化种植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胡萝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指出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高品质种源“卡脖子”、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经济效益不稳定等,提出了加强高品质种源创制、发展加工业、发展优势茬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胡萝卜 河南省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6-BA对黄花菜贮藏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6-BA对黄花菜贮藏和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大同黄花菜为试验材料,喷施不同浓度6-BA(5,10,15 mg·L-1)后进行贮藏,定期取样检测贮藏期内黄花菜的好花率、失重率、叶绿素含量和呼吸强度,筛选出黄花菜贮藏的最佳6-BA浓度,并定期检测该浓度6-BA处理对黄花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H2O2及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6-BA影响黄花菜生理代谢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处理可降低黄花菜的呼吸强度和失重率,保持较高的好花率,并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且10 mg·L-16-BA处理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更佳;与对照相比,外施10 mg·L-16-BA可降低黄花菜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H2O2含量,提高SOD和POD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黄花菜在衰老过程中,H2O2的积累诱发丙二醛的产生,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即相对电导率增加,而抗氧化酶SOD和POD有效地抑制H2O2含量的增加,减少H2O2对黄花菜的伤害;6-BA处理后抗氧化酶SOD和POD的活性增加,减少H2O2的积累,从而降低了黄花菜在贮藏期间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因此,10 mg·L-16-BA可延缓采后黄花菜的衰老,达到一定的贮藏保鲜效果,试验结果可为黄花菜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保鲜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花菜 6-BA 贮藏 保鲜 生理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不同类别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差异性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党的十八大后,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为目标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为着力做好政策衔接与落实,文章对不同类别及新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政策差异主要体现在:简化预算编制,精简合并预算科目;预算调整权进一步下放;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合理补偿人力资本支出;实施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针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建议,切实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经费管理制度 差异性 精简合并 调整权下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piking-Hybrid方法与机器学习结合的冬小麦LAI反演

中国农业信息 2024

摘要:[目的]准确地反演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对小麦生长诊断和管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机器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作物参数反演,但农业领域原始数据获取成本高,机器学习模型在LAI反演中面临训练数据不足、过拟合等问题.[方法]文章基于遥感辐射传输PROSAIL模型模拟数据结合实测数据,采用Spiking-Hybrid方法构建混合样本集,再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机器学习算法来反演叶面积指数.将Spiking-Hybrid方法与数值优化的PRO-SAIL反演方法、传统混合方法和经验机器学习方法等3种常用的植被性状估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piking-Hybrid方法在不同小麦生育期的LAI反演中展现出优于其他方法的效果,即使选择不同条数、不同生长地域的实测抽样样本,Spiking-Hybrid方法一直表现出更好的准确度和稳健性.当抽取实测样本为40~60条时模型精度最高,在挑旗期使用60份样本时达到了最佳测试精度(R2=0.85,RMSE=0.78).[结论]当实测样本十分有限时,Spik-ing-Hybrid 方法比基于模拟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具有更好的反演精度,并且Spiking-Hybrid方法在极少的实测样本量时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小麦 高光谱 Spiking-Hybrid方法 PROSAIL 少样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鸡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鸡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核小体(PML NBs)在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感染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制备抗鸡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Ch-PML)单克隆抗体,建立可视化检测Ch-PML的方法.[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制备Ch-PML重组蛋白,并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骨髓瘤细胞和免疫小鼠的脾细胞进行融合,用ELISA方法筛选出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体内诱生法制备腹水并用Protein A/G纯化抗Ch-PML单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和亚类,最后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建立用于鸡PML NBs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方法.[结果]Ch-PML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分子质量大小为19 ku;以此蛋白成功制备了 1株抗Ch-PML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经亚类和型检测,其为IgG2b亚类,轻链为Kappa型.利用制备的抗Ch-PML单克隆抗体建立的IFA检测方法发现,内源性PML NBs在宿主细胞核中呈点状分布,过表达的Ch-PML在宿主细胞核中形成团块状聚集体,且MDV感染宿主细胞后核内PML NBs数量比未感染细胞显著减少(P<0.05),说明MDV感染导致核内的PML NBs组装受到抑制.[结论]本研究利用制备的抗Ch-PML单克隆抗体建立了鸡PML NBs的IFA检测方法,并发现MDV抑制宿主细胞PML NBs组装这一现象,为MDV致病机制的解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 单克隆抗体 核小体(NBs) 马立克病病毒(MD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农业展望 2024

摘要:本研究探析玉米育种技术领域全球研究发展动态,为科研人员和决策管理者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掌握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玉米育种技术七大领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载体构建、单倍体育种、基因组选择、杂种优势)为主题,利用Derwent Data Analyzer和CiteSpace从发文趋势、学科领域、重点国家、重要机构、高被引论文、高发文期刊、研究热点和前沿多维度对1995—2023年玉米育种技术文献展开全面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育种技术是世界上重要的研究领域,受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且硕果累累,全球年度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在玉米育种技术领域表现突出,仅次于发达国家美国,但影响力尚待进一步提高;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既是研究前沿又是研究热点,是玉米育种技术领域的重中之重,值得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相关管理部门重视。

关键词: 玉米育种技术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温室内金盏菊对东亚小花蝽定殖及防控草莓害虫的增效作用

环境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应用功能植物的保护型生物防治技术,有助于实现天敌昆虫释放后对种群定殖与可持续控害的增效作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究北方冬季温室内功能植物协同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本研究以蜜源植物金盏菊Calendula offinalis和捕食性天敌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为对象,以不含金盏菊为对照,系统研究了金盏菊对东亚小花蝽成虫寿命和定殖的影响,以及对草莓上重要害虫蚜虫和叶螨的防控效果.结果发现,温室种植金盏菊显著增加了东亚小花蝽雌成虫的存活率和寿命,东亚小花蝽雌成虫的寿命达到9.49 d,较对照(6.18 d)延长了 53.6%.金盏菊存在显著增加了释放东亚小花蝽后的第2~4周的种群数量,显著降低了草莓植株上棉蚜和叶螨的密度,表明金盏菊通过支持东亚小花蝽存活与种群定殖,增效草莓害虫防控.本研究不仅支持了蜜源植物增效天敌和控制害虫的生态作用,还为北方冬季温室草莓的害虫生物防治方式多元化应用与推广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金盏菊 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 二斑叶螨 棉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职能分工的地熊蜂飞行能力的差异分析

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熊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不同级型以及同一级型不同生理阶段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其中,飞行能力是影响不同生理阶段熊蜂传粉和交配等职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究职能分工和体重对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飞行能力的影响,为地熊蜂的高效生产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飞行磨对地熊蜂蜂王、工蜂和雄蜂3种级型以及不同生理阶段的蜂王(处女王、滞育王和产卵王)在24 h内的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等飞行能力进行测定,分析飞行能力与职能、体重、飞行后体重下降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24 h吊飞试验中,地熊蜂雄蜂的累计飞行距离、累计飞行时间、最大飞行距离和最长飞行时间均显著高于工蜂和蜂王的,雄蜂和蜂王的平均飞行速度和最大飞行速度也显著高于工蜂的,即相同条件下工蜂飞行能力最差.不同生理阶段的蜂王的飞行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处女王的累计飞行距离、累计飞行时间、最大飞行距离、最长飞行时间、平均飞行速度和最大飞行速度均显著高于滞育王和产卵王的,后二者在飞行距离和飞行速度方面无显著差异.三型蜂中,蜂王和工蜂的累计飞行距离和累计飞行时间均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但平均飞行速度与体重无显著相关性;雄蜂飞行能力与体重无显著相关性,但累计飞行距离和累计飞行时间与飞行后体重下降量呈显著正相关;在蜂王的不同生理阶段,处女王的累计飞行距离和累计飞行时间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滞育王和产卵王累计飞行距离和累计飞行时间与飞行后体重下降量呈正相关.[结论]地熊蜂飞行能力的差异与阶段性的职能改变密切相关,且不同级型和生理阶段的地熊蜂的飞行能力分别与体重和飞行后体重下降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地熊蜂在生产中的优选优育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地熊蜂 飞行能力 体重 级型结构 职能分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