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林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及与重金属相关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4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有机质中最活跃的成分,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过程,研究两者间相关性对环境监测和污染评价具有重要价值.采集位于小兴安岭的黑龙江省茅兰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典型针阔叶混交林表层(0~30 cm)土壤,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揭示林地土壤DOM荧光光谱特征,并进一步分析DOM荧光组分与重金属含量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林地土壤DOM荧光指数在1.468~1.635之间,平均值为1.531,其来源兼具自生源和外生源特征;生物指数在0.563~0.646之间,平均值为0.603,新近自生源贡献率低;腐殖化指数在4.607~8.993之间,平均值为6.491,腐殖化程度不高.林地土壤DOM荧光光谱中共识别出3类5种荧光组分,包括类腐殖质(紫外类富里酸C1和可见类富里酸C2)、类腐殖酸(胡敏酸C3)和类蛋白质(类酪氨酸C4和类色氨酸C5).类腐殖质占总组分和比例(60.12%)最大,显著高于类腐殖酸和类蛋白质,类腐殖酸占总组分和比例(11.25%)最小.C1、C2和C3间均具有明显正相关性,C5与其余4种荧光组分均成显著负相关.5种荧光组分与荧光指数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仅C5与荧光指数成正相关.林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差异,As与Cr,Cu、Ni与Zn,Hg与Pb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Hg与Cu、Ni及Zn,Cr与Pb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3类荧光组分与As、Cr和Pb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均与Zn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类腐殖质与Cu和Hg成显著相关,类腐殖酸与Cu、Hg和Ni显著相关,而类蛋白质与Ni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茅兰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壤环境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为小兴安岭典型针阔叶混交林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溶解性有机质 荧光组分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对猪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生物学杂志 2024 CSCD

摘要:旨在研究褪黑素对猪胎盘滋养层细胞(porcine placental trophoblast cells, pTr)增殖和功能的影响。不同浓度褪黑素(0、10 nmol/L、100 nmol/L、1μmol/L、10μmol/L、100μmol/L)处理pTr细胞48 h后,通过测定细胞数、VEGF、EGF、E2、P4分泌水平及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褪黑素对pTr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处理48 h时,10μmol/L的褪黑素显著促进pTr增殖(P<0.05),并显著提高VEGF、EGF、E2和P4分泌水平(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μmol/L褪黑素显著上调MT1、CDK4、SLC2A1、VEGF及EGFR的表达(P<0.05),并极显著上调VEGFR2、EGF、ESR1和PGR的表达(P<0.01)。综上所述,10μmol/L的褪黑素能显著促进pTr增殖,其可能通过与MT1结合直接,或通过上调CDK4、SLC2A1基因表达间接促进pTr细胞的增殖;此外,褪黑素还可能通过上调pTr中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类固醇激素受体等基因表达,以及促进生长因子、生殖激素合成和分泌改善猪胎盘功能。

关键词: 褪黑素 猪胎盘滋养层细胞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光谱图谱结合策略检测小麦单粒种子活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4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种子是一切农业活动的基础,种子活力是种子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高活力的种子拥有良好的田间表现及耐储能力,因此准确鉴别小麦种子活力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种子活力检测技术耗时、对操作人员要求高,且会对种子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以往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种子活力,通常是针对种子批检测,且仅仅利用图像数据或光谱数据中的一种,很少将图谱数据结合用于单粒种子活力检测。为了更深入了解种子活力与光谱的内在联系,高光谱成像的小麦单粒种子快速无损检测研究颇具学术价值。以210粒经人工老化处理过的小麦种子(105粒有活力,105粒无活力)为研究对象,采集种子400~1 050 nm波段内的高光谱数据,随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确保高光谱数据与发芽实验结果一一对应,按照4∶2∶1的比例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真实数据集。利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CARS)算法选择特征波段,最终得到了30个特征波段,且所选特征波段对应了引起种子活力变化的蛋白质、淀粉和脂类等种子内部营养物质。为挑选出最优分类模型,对于全波段和特征波段光谱数据,利用训练集和测试集数据基于SVM、 KNN、 1DCNN和改进的ECA-CNN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了小麦种子活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特征波段数据建立的模型性能均优于使用全波段数据建立的模型,其中使用特征波段数据建立的ECA-CNN模型性能最好,在避免过拟合的情况下,训练集整体准确率为99.17%,测试集准确率为80%。为避免建模过程对比较分类策略造成影响,利用真实数据集对比整体法和像素法两种分类策略。结果表明,像素法相比于整体法拥有更好的检测效果,整体准确率为86.67%,精确率为92.31%,召回率为80%,均优于像素法。该研究可为快速无损检测单粒小麦种子活力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单粒小麦 活力 卷积神经网络 光谱特征 图像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中国瓜菜 2024

摘要:环京合作圈是北京蔬菜生产供应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业领域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基于调研,梳理了三地协同推进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相关机制,并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分析了三地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进环京基地建设、健全京津冀三地农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环京 蔬菜生产基地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草莓育苗模式及发展建议

中国果菜 2024

摘要:随着草莓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草莓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育苗技术,育苗技术的完善是草莓产业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北京市草莓育苗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主要育苗模式及应用技术;提出除发挥北京市自身优势外,还应充分利用外埠冷凉地区条件进行优质草莓种苗繁育工作,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的育苗管理模式,提升育苗水平,保障北京地区优质种苗供应。

关键词: 草莓 育苗 模式 标准化 种苗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设施类型通风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近年来,中国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设施园艺中,设施通风是设施环境调控的一种关键手段,用于调节设施内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环境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设施内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针对设施通风调控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通风技术装备存在应用不到位、通风装备能耗较高和智能通风系统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建议今后要深入研究,突破技术瓶颈,为设施园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设施园艺 通风方式 通风装备 发展现状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子鼻和GC-IMS技术分析不同类型鲜食玉米的风味差异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风味是评价鲜食玉米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类型鲜食玉米挥发性风味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差异,以农科糯323等6个玉米品种鲜果穗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C-IMS)技术对鲜食玉米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挥发性风味物质对鲜食玉米整体风味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在6个参试鲜食玉米品种中共鉴定到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10种酯类化合物(34.68%~26.74%)、8种醛类化合物(28.46%~21.22%)、6种醇类化合物(10.33%~6.04%)、5种酮类化合物(14.74%~9.87%)、2种醚类化合物(10.05%~6.94%)和3种其他类化合物。GC-IMS指纹图谱显示,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类型鲜食玉米特征风味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ROAV确定了5个鲜食玉米共有的关键香气成分和23个差异性特征风味物质。农科糯323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总体释放量最多,其次是京科甜608。异戊醛对农科糯336、京紫糯219、京科糯768和京科甜608籽粒的总体风味贡献值最大,3-辛酮对农科糯323和京科糯2000的总体风味贡献值最大。研究结果为鲜食玉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评价及特征风味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鲜食玉米 GC-IMS ROAV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协同使用对提高盐碱地小麦产量效果初探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

摘要:在盐分质量分数为3‰的滨海盐碱地,以捷麦19、济麦22、京麦188为试验品种,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分别施用1次芸苔素内酯+吡唑醚菌酯药剂组合,研究药剂施用对盐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药剂后小麦产量平均提升11.2%,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提高5.19%和6.17%,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麦的生物量和抗病性.药剂对不同试验品种产量提升效果济麦22高于京麦188高于捷麦19,这与品种自身抗性和产量水平有关.

关键词: 盐碱地 小麦产量 芸苔素 吡唑醚菌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中南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

玉米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豫中南夏玉米区高产优质多抗的青贮玉米品种,以20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生育期、干草产量等13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科青贮516、京科968等6个品种的干草产量较高,抗逆性强.对干草产量、农艺性状及营养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20个玉米品种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为京科青贮938等8个品种,其干草平均产量最高,抗逆性强,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平均最高,饲料相对饲喂价值最低;第2类群为京科522,其农艺性状居于中等;第3类群为MC703等11个品种,其干草平均产量较高,平均粗蛋白含量等营养价值优良.从干草产量等综合分析,MC703、郑单919、京科青贮576、京科青贮516、京科968等5个品种表现较好,适宜作为青贮玉米在豫中南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豫中南 粮饲通用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源遥感数据耦合CBA-Wheat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研究

遥感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量是反映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及时准确估计冬小麦地上生物量对于产量预测和田间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遥感植被指数VI (Vegetation Index)与数字化生育期ZS (Zadoks Stage)创建的作物生物量模型CBA-Wheat (Crop Biomass Algorithm for Wheat),虽然适用于全生育时期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但是由于模型参数基于地面高光谱数据构建,而卫星遥感数据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更多的地面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调试,因而限制了该模型的推广使用。因此,本研究采用遗传优化算法GA (Genetic Algorithm)对CBA-Wheat模型进行全局优化确定模型最优参数,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VI与试验记录的ZS数据,分别构建以不同VI为输入变量的冬小麦生物量反演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2)为输入变量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冬小麦生物量估算验证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达到0.92 t/hm2和1.37 t/hm2;基于CBA-Wheat模型的生物量估算精度效果优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生物量估算精度(R2=0.85,RMSE=1.87 t/hm2)。综上,本研究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CBA-Wheat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而且适用于冬小麦多个生育期反演,在使用遥感卫星数据进行大面积生物量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冬小麦 地上生物量 遗传算法 CBA-Wheat 多源数据 EVI2 Sentinel-2 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