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个性化多媒体农业信息推送系统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不强、对农民影响不大、信息质量低等问题,提出结合推送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个性化多媒体农业信息推送系统,通过合理用户分类和信息分类,能够按地域、时间等因素实现针对性的农业信息服务。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具有服务精准、信息生动、查询简单和服务主动等特点,是一套对用户文化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较低的低门槛服务工具,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易用性,对解决困扰农业信息服务已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典型旱作区不同田间持水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典型旱作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5个灌水下限(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70%、60%、50%和40%)处理,对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番茄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田间持水量对番茄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光合系统Ⅱ(PSⅡ)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反应中心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 v/F m)、光反应中心PSⅡ的潜在活性(F v/F 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CS0)、单位面积活性反应中心数(RC/CS0)和性能指数(PI)都呈现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性能指数(PI)下降的幅度最大。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番茄叶片的气孔限制值(L s)、水分利用效率(WUE)、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0)、捕获的光能(TR0/CS0)及热耗散(DI0/CS0)均呈现先缓慢下降后显著上升趋势,表明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对光合特性和PSⅡ造成胁迫,导致气孔关闭,PSⅡ原初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PSⅡ活性中心受到损伤,能量转化分配失衡,电子传递受阻。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作为控制灌水下限时,塑料拱棚春夏茬番茄的光合生理活动达到较佳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高,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可作为典型旱作区塑料拱棚春夏茬番茄栽培灌溉指标决策的依据。
关键词: 典型旱作区 番茄 田间持水量 灌水下限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明远断病手迹(四十九) 紫甘蓝上的烟蓟马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2014
摘要:2014年的7月,我接到北京市大兴区一个农业公司的电话。说他们生产的紫甘蓝发生了一种病,对品质影响很大,以至于成堆的甘蓝卖不出去。希望我能抽空给诊断一下。我让他描述一下症状特点。他说就是叶球从外向内上面起褐斑,斑上还有黑点。我问:心叶也有褐斑吗?他说没切开看,反正剥了3~4层都有,就是越往里越少。我又问:病斑有多大,他说大小都有,有的连成一片。这到底是什么病害?我仔细地回想着。据我所知紫甘蓝是一种较皮实的蔬菜,一般不怎么爱上病。特别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期驯化对米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捕食瓜蚜功能反应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瓜蚜Aphis gossypii的控害潜能及对其是否进行短期驯化的必要性,以水果黄瓜斯托克为寄主植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米蛾卵饲喂及预先饲喂瓜蚜2 d的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瓜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显示,2种处理的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瓜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模型,即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其对瓜蚜的捕食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其中预先饲喂2 d瓜蚜的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在瓜蚜密度每皿为30头、雌成虫在每皿15头时,其捕食量均显著高于相同瓜蚜密度处理下一直饲喂米蛾卵的东亚小花蝽;其余瓜蚜密度下2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瓜蚜驯化后的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瓜蚜的瞬间攻击率均高于未经瓜蚜驯化的。表明短期饲喂驯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东亚小花蝽对靶标害虫瓜蚜的捕食能力和识别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针对建筑群监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2014
摘要:现代建筑群结构复杂、楼层多,对其实现集中监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容量需求大,且在多障碍物的复杂环境下保障无线通信链路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分析对比现有主要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融合Zigbee技术与433 MHz射频通讯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其中Zigbee网络的实现采用TI公司的Z-STACK协议栈和CC2530 Zigbee模块,433 MHz射频通讯模块选用RFM69H。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网络能实现半径约600 m的区域内建筑群覆盖,丢包率低于5%,能保障较好的网络服务质量(Qos),整个网络通信在ISM频段,成本低,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关键词: 建筑群 监控 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 433 MHz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及综合评价
《现代城市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是推进我国"四化同步"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三化"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其次通过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以2009-2011年沿长江4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各区域"三化"发展水平,最后采用几何平均与算术平均调整的方法评估了流域"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地区"三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上中下游间发展不平衡;从区域差异来看,"三化"综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阶梯状,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长三角地区和部分省会城市,而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如昭通、自贡、泸州、乐山、宜宾等)以及部分粮食主产区(如滁州、岳阳、荆州、黄冈等)的"三化"水平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边际土地可持续生产模式探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边际土地长期规模化种植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有利于解决我国非粮生物质原料可持续生产和供应问题。然而,由生物质原料集约化生产与边际土地生境所致的一些潜在问题会影响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的可持续生产。基于京郊边际土地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规模化示范种植实践,提出了种类筛选、保护性耕作、混合种植、水肥管理、杂草控制、生物质收获等一系列可持续生产技术,构建了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边际土地可持续生产模式,展望了今后开展木质纤维素草本植物可持续生产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我国非粮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生产和供应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控释肥对设施番茄NO_3~-—N淋洗、N_2O排放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京郊番茄为对象,研究了聚合物包膜控释肥不同用量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设施生产体系产量和品质、硝态氮淋洗和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有机肥(N 134kg·hm-2,OM)、控释肥低量(控释N300kg·hm-2+有机肥N134kg·hm-2,N1)、控释肥中量(控释N 450 kg·hm-2+有机肥N 134kg·hm-2,N2)、控释肥高量(控释N600kg·hm-2+有机肥N134kg·hm-2,N3)、习惯施肥(速效N600 kg·hm-2+有机肥N 134 kg·hm-2,N4)共6个处理,用土壤溶液提取器测定淋洗液硝态氮浓度,静态箱法测定N2O排放。结果表明,与习惯处理(N4)相比,3个控释肥处理(N1、N2、N3)氮素淋洗损失明显减少,60 cm和100 cm土层的提取液硝态氮平均浓度降幅分别为15.4%~24.0%和17.8%~30.0%,拉秧后0~1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降低21.0%~59.8%。各处理N2O平均排放通量为60~144μg N·m-2·h-1,实际排放量为2.47~5.33kg·hm-2,施肥造成的N2O排放损失率为0.08%~0.39%;与习惯处理相比,控释肥处理平均减排38.1%~47.0%。番茄产量介于113~132 t·hm-2,N2处理产量最高,但处理间未见显著差异;N4处理的番茄硝酸盐含量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与习惯处理的多次施肥相比,控释肥与有机肥混配一次性基施显著降低了硝态氮淋洗量和N2O排放损失,控释肥高氮水平下氮素损失风险有增加趋势。试验结果显示施用中低量控释肥为协调番茄高产、高效与环保的较好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悬浮培养和鸡胚尿囊液抗原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力比较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悬浮培养和鸡胚尿囊液培养得到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抗原制备的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用3株H9亚型AIV株分别接种微载体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制备3种悬浮培养的细胞疫苗抗原,以3株H9亚型AIV株接种10日龄SPF鸡胚制备3种鸡胚尿囊液抗原,测定6种抗原液HA效价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分别使用6种抗原液制备灭活疫苗,免疫21日龄SPF鸡,并在免疫后第21天采血测定HI抗体水平,采血后进行攻毒并在攻毒后第5天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制备的AIV抗原HA效价为7~9 lb,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106.9~7.9EID50,疫苗免疫后第21天用同源毒株作为工作抗原测定的免疫鸡HI效价差异不大,用异源毒株测定时有一定差异;两种方法得到的抗原制备的疫苗均能获得很好攻毒保护。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悬浮培养 鸡胚尿囊液培养 免疫效力 攻毒试验 半数感染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