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菜心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首次从菜心中克隆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BcPAL1(GenBank登录号为GU245694)。BcPAL1全长2 476 bp,开放阅读框2 166 bp,编码721个氨基酸。经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发现,BcPAL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烟草、甘蓝型油菜等植物的PAL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大于90%,BcPAL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与拟南芥、烟草PAL蛋白质相同的脱氨基位点和催化活性位点。基于氨基酸序列的PAL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BcPAL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十字花科类植物(如拟南芥)的PAL聚为一支,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 BcPAL1 苯丙氨酸解氨酶 菜心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花药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以花药愈伤组织为受体,研究了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等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共培养温度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AS不影响转化效率。2.2万个花药愈伤组织经EHA105菌株侵染后,转入未添加AS的培养基,22℃共培养6d,通过50mgL-1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叶片GUS染色、uidA和NptII基因PCR特异扩增、PCR产物测序及NptII基因Southern检测,鉴定出11株转基因植株,并通过嫁接和次生体胚发生,获得来自8个转基因株系的681株转基因植株,移栽成活253株。
关键词: 橡胶树 根癌农杆菌 花药愈伤组织 遗传转化 次生体胚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材料导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木醋杆菌菌株A.xylinumHN001,以椰子水为培养基,生物合成了纳米细菌纤维素(NBC)。研究了影响纳米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几个主要因素:培养时间、培养基初始pH值和培养方式。实验所得NBC的产率为1.2g/L。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FC)测定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MMD)约为1.0,说明相对分子质量均匀。采用透射电镜测试了形貌,证明NBC分子近似球形,直径约100nm。NBC冷冻干燥后采用红外光谱确证了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抑制剂对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籼稻品种湘中籼2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1-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1-Naphthylphthalamic acid,NPA)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GdCl3)对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PA和GdCl3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的负向光性逐渐受到抑制,外施一定浓度的CaCl2可以部分恢复水稻种子根的负向光性;根尖的生长素含量与黑暗的相比没有差异,推测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形成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而钙离子作为生长素下游的第二信使,可能参与调控水稻种子根负向光性的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球藻紫外线诱变及高含油藻株筛选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利用紫外诱变技术,对海南本地淡水水域筛选得到的小球藻Y019进行诱变,得到1100株诱变株。以HSM培养基和HSM氮缺乏培养基分别进行筛选,筛选出M37和M67两个高含油量株系。与野生型小球藻Y019相比,其相对生长速率没有明显变化,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24.58%、17.88%,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cDNA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从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差减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transfer protein)同源性较高的基因片段,并根据该基因片段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进行差异片段的5'和3'端的扩增,并获得长度为1081bp的全长cDNA克隆R291(GenBank登陆号:AY589690)。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702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4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6.8kD,等电点为6.51,有一个的跨膜螺旋区(氨基酸位点为83~103)。R291基因含有一个脂质结合保守区(Sec14p-like lipid-binding domain),具有CRAL-TRIO脂质结合结构域,推测该基因是一个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基因。该基因的克隆将为橡胶树磷脂酰肌醇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磷脂酰肌醇代谢与胶乳再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胶乳 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 RACE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大环内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海洋药物 》 2010 CSCD
摘要:目的综述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大环内酯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大环内酯化合物的研究打下前期基础。方法查阅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很多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大环内酯类次级代谢产物,与陆栖放线菌一样,很多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表明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蔗区甘蔗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通过1年来对海南甘蔗产区8个县(市)28个乡镇进行病害调查,初步明确了海南甘蔗病害种类。共发现病害31种,其中由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有19种,由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有3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2种和由线虫引起的病害3种及由于甘蔗生长期出现的缺氮、缺磷、缺钾、缺钙等生理性病害4种。在这些病害中,甘蔗黑穗病(Ustilago scitaminea Sydow.)、赤腐病(Colletotrichum fuleatum Went.)、黄斑病(Mycovellosiella koepkei(Kruger)Deighton.)、轮斑病(Leptosphaeria sacchari Breda de Haan)、梢腐病(Gibberella fujikuroi(Sawada)Wollenw)、宿根矮化病(Clavibacter xyli subsp.xyli Davis)和甘蔗黄叶病(Sugarcane yellow-leaf virus,SCYLV)、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最为普遍,而对甘蔗生产产生主要影响的是甘蔗黑穗病和甘蔗花叶病。总结甘蔗苗期、生长中期及后期发生的各类主要病害,对指导海南蔗区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anstatin-N基因在Pichia pastoris中表达及产物活性分析
《生物技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应用P.pastoris的pAOX1表达系统胞内表达canstatin-N蛋白。方法:通过PCR DNA合成技术以及DNA的酶切和连接技术,除去pPIC9K分泌型表达载体的信号肽,并使其载体的多克隆位点的3′端融合his6纯化标签,获得新的载体pPIC9Ki。以含canstatin N端序列的pET-CTN质粒为模版,PCR法扩增1~89个氨基酸的267bp的canstatin的N端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于pPIC9Ki的多克隆位点,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9Ki-CTN-N,用电转法将pPIC9Ki-CTN-N转化P.pastorisGS115,通过G418抗性筛选获得工程菌GS115(pPIC9Ki-CTN-N)。通过摇瓶发酵甲醇诱导表达Canstatin-N蛋白。用蜗牛酶裂解P.pastoris细胞,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在鸡胚中进行活性分析。结果:在pAOX1的调控下,canstatin-N基因能在P.pastoris中经甲醇诱导表达,摇瓶发酵表达量为65mg/L,纯化的目的蛋白具有显著的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实现应用P.pastoris表达Canstatin-N蛋白,为Canstatin-N蛋白的规模化生产和进一步的药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canstatin-N P.pastoris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